学术投稿

社区家庭病床静脉输液有关问题的探讨

郑菊英;钟杏珍;张爱勤;叶月华

关键词: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促进医疗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家庭病床已成为医疗服务的触角直接进入社区服务,为广大居民带来了诸多便捷.我院自开设家庭病床工作以来,静脉输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但由于此项治疗是要有一个整套严格规章制度的医疗技术,并需在特定的医疗场所下进行.因而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故仍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完善.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社区护理是社会卫生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迫切希望得到及时、合理、经济、有效的卫生保健社区护理服务.

    作者:李增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001-2010年我国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点建设探讨

    我国现有212台微机投入到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中,总上网患者数突破十万名,覆盖人口超过200万,为我国高血压防治奠定了基础.预计十年内完成宏观高血压防治网,解决1.0亿高血压患者的防治问题.

    作者:刘建一;孙瑞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社区家庭病床静脉输液有关问题的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促进医疗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家庭病床已成为医疗服务的触角直接进入社区服务,为广大居民带来了诸多便捷.我院自开设家庭病床工作以来,静脉输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但由于此项治疗是要有一个整套严格规章制度的医疗技术,并需在特定的医疗场所下进行.因而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故仍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完善.

    作者:郑菊英;钟杏珍;张爱勤;叶月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首先是要对社区卫生队伍进行全科医学教育,这对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转变他们的医学观和服务模式,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为社区培养补充全科医学人才,并坚持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了社区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陆晓东;侍杏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政策构思和实践

    社区卫生服务的举办和开展,实质上是对城乡现有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涉及整个卫生资源设置层次、结构功能、行政隶属、管理方式、补偿途径、队伍组建等多个方面,如何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组织自身生存发展规律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必须加强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研究和实施.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作者:府采芹;谭伟良;周永兰;刘广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连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1997年10月以来,我区作为卫生部和大连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单位,紧紧抓住机遇,精心组织,大胆创新,不断深化卫生改革,积极探索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新路子,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宏观管理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社区卫生服务新体系.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作者:张淑娟;蒯敏;刘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淋病奈瑟菌临床检验实践

    淋球菌是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我们实验室诊断主要是用直接涂片的方法(培养方法此文略).现将1995-2000年6年间在我院泌尿外科、妇产科、眼科就诊检验的患者,检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报道如下.

    作者:李苏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谈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的公共关系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我国建立城市卫生新体系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政府的重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基本医疗项目纳入医保范围,进一步从根本上巩固和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一,站长是社区站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完成辖区内防、治、保、康、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咨询六位一体的全科医疗工作队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行政领导,站长必须团结可能多的人一道为其目标奋斗.这种团结人的能力取决于站长具有的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

    作者:王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

    1基本功能1.1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设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作者:国家卫生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为摸清本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本情况,对其危险因素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了更好的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对景山地区7032位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重点对其中334位居民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行为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指导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作者:陈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人为本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如何在社区内做好以预防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就成为社区卫生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因此只有实现以人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社区内消除、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有害因素,同时增进有益健康的各项措施,从整体上降低人群的发病率,才能真正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作者:汪亚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与发展

    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要求,医疗应将更多的注意力从单个病人转向社区的人群,以医院为基础转向社区为基础,从治疗型模式转为预防保健模式,从纯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从卫生部门单独行动转向社会各部门的合作和群众的广泛参与.本文就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张为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初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也相应提高,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中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完善、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任务重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如何采取一定的管理模式和策略,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龚果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美国的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

    笔者于2000年12月至2001年2月在美国IOWA大学家庭医学部接受家庭医学培训,接触到美国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的医院服务、诊所服务、流动服务和研究的各个方面,并同家庭医生(Family Physician)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本文试着介绍美国开展的家庭医学和家庭医生实践,并将中美家庭医生工作和实践进行比较,并提出一些思考.

    作者:黄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淡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发育成熟的阶段,此期第二特征和性器官已经发育成熟,已具生育和性行为能力.虽然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或多或少接受过性生理、性心理、生殖与健康等性知识教育,但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作者:宋奎娜;张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老年护理为突破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

    采用对社区9 253名老人生活习惯、疾病谱和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老年疾病谱以高血压为首占37.8%,老人二周就诊率34.2%,住院率4.8%;需生活护理2.39%,自宅死亡46.29%.社区老人护理和临终关怀问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施永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强社区食物中毒知识教育及应急处理能力的必要性

    食物中毒是社区家庭内中毒的大部分,多在家庭聚餐及婚丧期间发生,是各种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品造成的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食源性疾患.

    作者:王跃进;张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牙痛错觉定位47例临床分析

    牙痛是牙体牙周疾病的主要症状,一般情况下患者多能准确指出病患牙的位置.临床上亦可见到不以患牙为主诉,而感邻近牙甚至对颌牙剧痛就诊.这种错觉定位现象有时易造成诊断与治疗上的偏差.本文对27年来所见47例典型病例进行初步分析.

    作者:马万彬;孙晓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研究

    1999年7月卫生部等10部委发出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到2000年,基本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和扩大试点工作,2010年前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可以预见21世纪前10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作者:郭清;唐继志;马海燕;汪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利用

    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看,卫生事业的发展已从解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传染病与流行病的防治,逐步转入非传染病、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病等一些现代社会中的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与愈合、康复已成为要解决的问题.必需走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指导计划生育、康复六大功能的全科医学道路,实施全科医学服务.笔者结合我校社区卫生的特点,浅谈一些看法.

    作者:黄奀娣;王再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