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肢伤三方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彭汉士;贝美莲;吴清和;苏俊芳;吴绍锋;杨志东

关键词:肢伤三方/治疗应用, 骨折愈合/药物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兔
摘要:[目的]探讨肢伤三方对兔桡骨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对28只白兔施行骨折手术后,随机分为用药组及对照组.取术后14、28d标本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用药组新生血管、骨小梁形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种骨痂记分、外骨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肢伤三方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皂矾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复方皂矾丸(西洋参、海马、皂矾等组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复方皂矾丸加康力龙联合治疗3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上升变化情况.[结果]复方皂矾丸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的53.5%(两组比较P<0.005).[结论]复方皂矾丸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安全、廉价、效果满意的药物.

    作者:梁永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药肢伤三方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肢伤三方对兔桡骨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对28只白兔施行骨折手术后,随机分为用药组及对照组.取术后14、28d标本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用药组新生血管、骨小梁形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种骨痂记分、外骨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肢伤三方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作者:彭汉士;贝美莲;吴清和;苏俊芳;吴绍锋;杨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与卵巢雌激素分泌的关系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及雌激素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9例更年期抑郁症妇女及40名正常更年期妇女的晨7时血清雌激素水平,并与笔者前期测定的一组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的雌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更年期抑郁症组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更年期妇女(P<0.01),但更年期综合征组与更年期抑郁症组雌激素水平接近(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出现一系列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症状可能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关,但尚不能证实血清雌激素水平的改变与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生有特异性的联系.

    作者:王小云;沈碧琼;张春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瘀证与血小板粘附分子的研究

    [目的]观察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不同病种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溶酶体完整膜蛋白(C163)、α-颗粒膜蛋白(CD62p)及凝血酶敏感蛋白(TSP)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气滞血瘀组的血小板CD63、C162p、TSP表达量明显高于气虚血瘀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1);气虚血瘀组的血小板CD63、C162p、TSP表达量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气滞血瘀患者心、脑血管两种疾病之间的血小板CD 63、CD 62p、TSP表达量无差异;气虚血瘀组心、脑血管两种疾病之间的血小板CD63、CD 62P、TSP表达量亦无差异.[结论]血小板活化参与了血瘀证的发生与发展,而不同证型的血瘀证影响了血小板活化的表达,不同病种之间的血小板活化表达量则无差异.

    作者:孔令钧;李鲁扬;唐占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抗凝与纤溶障碍研究

    [目的]探讨实验性血瘀证兔模型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与纤溶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复制去甲肾上腺素与牛血清白蛋白诱导的血瘀证兔模型,分离其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检测模型动物体内血浆及体外细胞液中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等抗凝和纤溶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血瘀证组兔血浆t-PA和AT-Ⅲ的活性降低(P<0.01),PAI的活性升高(P<0.01);血瘀证组原代培养液中的t-PA活性较正常组降低(P<0.05),PAI活性升高(P<0.05);血瘀证组传代培养液中t-PA、PAI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与纤溶功能障碍在血瘀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奇;陈云波;赖世隆;梁伟雄;温泽淮;程淑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黄胶囊预防脑梗塞并发应激性胃溃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黄胶囊预防脑梗塞并发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用大黄胶囊对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复制的脑梗塞模型大鼠进行预防性治疗.[结果]治疗后大鼠胃粘膜细胞凋亡指数降低,胃粘膜细胞增殖指数升高,胃粘膜和血浆内5-羟色胺(5-HT)含量下降,胃和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降低,胃内胆酸明显降低,胃液pH值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提示大黄胶囊可以保护实验性脑梗塞后胃粘膜免受损害和促进应激性胃溃疡的修复.

    作者:谭明义;陈根成;唐纯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瘀证动物细胞损伤模型的研制

    [目的]探索建立血瘀证细胞损伤模型的方法.[方法]用两种方法,即用血瘀证兔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直接培养的方法和用血瘀证兔模型血清损伤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方法,研制血瘀证细胞损伤模型.[结果]第一种方法原代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出现了病理性损伤及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初步表明能直接反映体内的病理状态,但其病理特征并未随细胞传代得以保留;第二种方法培养的细胞同样体现了类似前者的病理状态,且更易于复制.[结论]初步表明所建立的细胞损伤模型从功能和结构上都反映了血瘀证整体动物模型及部分临床病人的病理特征,可应用于探讨血瘀证实质和活血化瘀作用机理的研究.

    作者:陈云波;王奇;赖世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生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从心脏功能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综述了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改变,认为其病理机制与心肌细胞糖的代谢障碍、胞膜完整性受损和Ca2+转运机制异常及心脏局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有关.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进展.认为今后应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严格的实验方法,找出疗效确切的中药和治疗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中医药的治疗机理.

    作者:邓常青;熊曼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后综合征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6例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于TACE治疗后当天,中药组予清开灵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7 d;对照组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结果]中药组在减轻发热、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的程度以及在缩短TACE后毒副反应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中药组在TACE后有显著的护肝降酶作用,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对TACE所致肝功损害的耐受性.[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后的栓塞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罗海英;吴万垠;卢君仁;徐凯;刘伟胜;朱迪盈;李柳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对用血瘀证兔血清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用血瘀证兔血清损伤的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正常组、血瘀证组、正常加中药组和血瘀证加中药组兔血清分别加入同批培养的正常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中,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光镜检查表明血瘀证组内皮细胞收缩变形,细胞间隙增大,胞浆中有暗色颗粒;血瘀证加中药组细胞间隙增大不明显.电镜观察发现,与正常组和正常加中药组相比,血瘀证组细胞内饮液泡明显增多,粗面内质网数目减少并有扩张,线粒体细小、嵴不清,细胞表面仅有少量细长的微绒毛,末端膨大融合;而血瘀证加中药组粗面内质网数目较少但不扩张,细胞表面微绒毛未见融合.[结论]血瘀证组兔血清严重损伤体外培养的正常血管内皮细胞,血府逐瘀汤对用血瘀证兔血清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奇;陈云波;赖世隆;梁伟雄;温泽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30例

    运用中药自拟解毒化湿汤加减配合手术和高锰酸钾点灼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30例,一次性治愈28例,二次性治愈2例,治愈率100%.采用本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简易可行、无副作用、无复发,展示了中西医结合的新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碧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理脾化痰方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症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

    [目的]探讨由法半夏、白术、天麻、橘红、丹参等组成的理脾化痰方抗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症(atherosclerosis,AS)的可能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组织形态学(包括光镜和电镜)、免疫组化和TUNEL等方法观察了该方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症家兔脂纹脂斑期主动脉内膜形态和相对厚度、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s,VSMCs)ki-67和凋亡细胞阳性率的影响.[结果]理脾化痰方确能阻抑早期AS的形成,观察组主动脉内膜相对厚度小于模型组(P<0.05),VSMCs ki-67的表达率和凋亡的VSMCs阳性率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该方抗早期AS的机制与其同时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过高水平的凋亡有关.

    作者:赵学军;李任先;刘国普;赵立诚;徐勤;郑高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32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辨证分型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同期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和有痛性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特点、中医辨证分型及近期预后.[结果]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隐匿,梗塞部位多位于下壁、右室、后壁,占65.6%;中医辨证分型以阳气虚、气阴两虚多见,占65.6%;有痛性急性心肌梗塞以血瘀、痰浊证型多见,占70.0%.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构成比明显高于有痛性急性心肌梗塞,前者心力衰竭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后者.急性期病死率高于后者,主要死因是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

    作者:尹克春;罗翌;刘涛;汤湘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不同提取方法对檀香挥发油含量及成分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檀香挥发油含量及成分的影响.[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乙醚浸渍法及溶剂回流法所得的檀香油与水蒸汽蒸馏得到的挥发油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乙醚浸渍法所得檀香油中总檀香醇的比率稍大于以水蒸汽蒸馏所得挥发油,且二者化学成分的组成及比例相类似.经石油醚回流及乙醇回流所得挥发油比率高于水蒸汽蒸馏法;其总檀香醇的含量及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则与之相近.[结论]乙醚浸渍法可用于檀香挥发油的定性分析.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檀香油难以提取完全.

    作者:陈志霞;林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血儿茶酚胺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血儿茶酚胺水平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80例ADHD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ADHD患儿血浆NE、E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医辨证肾虚肝亢组NE、E水平与心脾两虚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NE、E水平之改变可能与ADHD患儿活动过多、冲动任性等临床症状的形成有关,而中医辨证肾虚肝亢证是否有交感神经兴奋的神经生化基础,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宜瑞;黄永强;陈晓刚;杨京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针药结合疗法对免疫性不育大鼠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疗法对免疫性不育大鼠模型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分为4组,采用主动免疫法建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大鼠模型,并于造模时同期分别用针刺(取穴关元俞、次 )、归肾液(由熟地、菟丝子、女贞子、淮山、构杞子、桑寄生、山萸肉等组成)及针药结合治疗.[结果]针刺结合归肾液治疗组SD大鼠血清ASAb阴性率明显高于归肾液、针刺治疗组(P<0.05及P<0.01).[结论]说明针药结合有抑制ASAb产生的作用.

    作者:何燕萍;唐纯志;梁国珍;李功营;林锦泉;李万瑶;赖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瘀证兔血清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血瘀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内皮素和一氧化氮(NO)改变的分子机理.[方法]用半定量IT-PCR方法,观察血瘀证兔模型血清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ET)和组成型NO合成酶(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 c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清导致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中ET-1 mRNA表达升高(P<0.01),cNOS mRNA表达下降(P<0.01),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857,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中ET基因高表达及cNOS基因低表达导致的二者平衡失调在血瘀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云波;侯孟君;王奇;梁伟雄;温泽淮;赖世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去伤片对创伤瘀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毒理研究

    [目的]探讨由七叶一枝花等组成的去伤片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创伤瘀血模型大鼠观察去伤片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同时进行急性和慢性毒性研究.[结果]去伤片对创伤瘀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影响,可改善血液的浓、粘、聚、凝状态;未见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结论]去伤片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其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钟广玲;陈渭良;陈燕平;杨梅香;瞿长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盆炎清胶囊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探讨由丹参、赤芍、枳实、毛冬青、延胡索等组成的盆炎清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理作用,从抗炎、镇痛、免疫及微循环方面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了解盆炎清胶囊的镇痛作用;通过观察盆炎清胶囊对小白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对大白鼠琼脂肉芽肿的影响了解盆炎清胶囊的抗炎作用;通过观察盆炎清胶囊对小白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对大白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了解盆炎清胶囊对免疫及微循环的作用.[结果]盆炎清胶囊能提高小鼠痛阈值;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及大白鼠琼脂肉芽肿重量;改善由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的大白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并能提高小白鼠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盆炎清胶囊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能改善由炎症所致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同时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增加机体局部血供,促进炎症吸收;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以上结果为本方在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提供了药效学依据.

    作者:沈碧琼;司徒仪;区勇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酸甘利胆法治疗胆石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酸甘利胆中药胆石清片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洁霉素皮下注射诱发豚鼠胆囊结石制备胆结石的动物模型,然后采用纯中药制剂胆石清治疗.[结果]6周后显示,胆石清高、低剂量组胆汁酸含量明显高于致石对照组,而总胆红素及钙离子含量明显低于致石对照组;胆石清高剂量组成石率为27.27%,明显低于致石对照组80%(P<0.05).[结论]胆石清片对豚鼠胆结石具有一定的溶石排石作用.

    作者:杨英;余绍源;陈培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