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方红燕;李丽蓉;周安秀;梁务清;曾玉婷

关键词:宫颈癌, 焦虑, 抑郁, 睡眠
摘要:目的: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分别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65例恶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有12例(18.46%)存在焦虑情绪,有20例(30.77%)存在抑郁情绪,有36例(55.38%)存在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宫颈癌同步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较差,焦虑、抑郁对睡眠质量有明显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儿中的效果及睡眠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儿中的效果及睡眠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结果:数据显示,2组患儿的睡眠质量水平在护理前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睡眠质量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腓骨骨折患儿来讲,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护理效果,应用价值高,能够显著提升减少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长,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黄美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帕金森病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爱泼沃斯思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对受检者睡眠状况与临床特点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PQSI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过程梦魇、尖叫、肢体有反击性动作、片段睡眠、入睡困难、打鼾、RLS、EDS的发生概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EDS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患者PQSI指数经治疗后PQSI指数评分相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的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有睡眠障碍,通过予以合理的治疗与干预,患者睡眠质量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对此类患者临床需及时进行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综合治疗干预以改善症状.

    作者:柯尊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阻肺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慢阻肺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慢阻肺失眠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59%VS 79.4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觉醒总时间、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次数、睡眠总时间及睡眠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稳定慢阻肺失眠患者的病情,改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参芪五味子胶囊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合并失眠多梦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参芪五味子胶囊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合并失眠多梦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河流镇卫生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合并失眠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参芪五味子胶囊联合阿普唑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8.46±5.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5.74±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以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为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五味子胶囊联合阿普唑仑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合并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延长其睡眠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雪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地西泮联合黛力新在神经衰弱失眠患者睡眠与情绪改善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地西泮联合黛力新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衰弱失眠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黛力新,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多导睡眠(PSG)参数、焦虑自评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38%、87.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412.04±71.32)min、睡眠潜伏期(21.83±7.62)min和睡眠效率(93.15±11.74)%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40.12±1.66)分、HAMA(10.33±2.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黛力新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状态.

    作者:龚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分别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65例恶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有12例(18.46%)存在焦虑情绪,有20例(30.77%)存在抑郁情绪,有36例(55.38%)存在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宫颈癌同步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较差,焦虑、抑郁对睡眠质量有明显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

    作者:方红燕;李丽蓉;周安秀;梁务清;曾玉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ICU清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比较2组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结果:前瞻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RCSQ量表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清醒患者给予前瞻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肥城矿业中心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睡眠障碍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居住地、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关系.结果:150例抑郁症患者中睡眠障碍者为118例,发生率为78.67%,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居住地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均是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其影响因素涉及面较广,应重视对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干预.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应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合并睡眠障碍患者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帕金森病情变化、睡眠质量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UPD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才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提升整体生命质量、睡眠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49)和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n=49),比较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在护理后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其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等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获得提升生命质量、提升睡眠质量的效果.

    作者:陈静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式对睡眠质量较差的IC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睡眠质量较差的ICU患者10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基于常规护理的综合护理方式.运用RCSQ量表对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良好率分别为66%和86%,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ICU患者来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产生高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提升睡眠质量.因此对于这类病患者来说,综合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期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比较艾滋病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后的睡眠质量变化,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和诊治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病房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和同期来体检并自愿参加睡眠质量监测的健康人群288例,按照研究对象是否患病分为观察组(艾滋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群),每组114例.对2组研究对象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心理韧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紊乱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韧性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均名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艾滋病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状态均不佳,临床上要早期给予针对性的措施并进行积极预防.

    作者:蔡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体位对髋部骨折患者睡眠状态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髋部骨折患者的睡眠状态和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骨科接收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骨折部位的情况及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翻身方式进行术后的恢复,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位进行恢复.统计2种不同体位方式对患者睡眠状态指标(负性情绪阳性、睡眠时间减少、严重疼痛)、康复知识评分、肺部感染和感染恢复天数、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睡眠状态指标中负性情绪阳性患者比例8.89%(4/45)、睡眠减少时间比例17.78%(8/45)、严重疼痛比例22.22%(10/45),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阳性患者比例24.44%(11/45)、睡眠减少时间比例55.56%(25/45)、严重疼痛比例51.55%(23/45),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44%(2/45)、康复知识评分为(92.14±4.47)分,感染恢复时间(3.1±1.1)d,临床肺部感染评分(4.2±1.3)分;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7.78%(8/45)、康复知识评分为(78.51±5.02)分,感染恢复时间(7.0±3.0)d,临床肺部感染评分(8.3±2.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舒适位进行康复后,患者的睡眠时间明显提高,疼痛程度减轻,负面情绪改善,对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加深,肺部感染比例降低,感染恢复时间缩短,是临床上用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体位的佳选择.

    作者:黎万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哮喘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患有哮喘的患者在本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后,对该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的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率和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护理前后睡眠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哮喘的患者在本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使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并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缓解因睡眠治疗下降而引发的各项症状.

    作者:王小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压氧联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应用高压氧联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治疗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10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BZD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取BZD联合高压氧的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睡眠改善情况与治疗前后的PSQI、MOCA评分.结果:观察组在BZD联合高压氧的治疗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3%,对照组的则为74.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MOCA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高压氧联合BZD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睡眠情况,提高PSQI与MOCA评分,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作者:赵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醒脑固摄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之夜尿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固摄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之夜尿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石景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睡眠障碍之夜尿症患者58例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以醒脑固摄针刺法,取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肾俞,会阳,留针30 min/次,2次/d,休息1 d/周.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法,取穴: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2次/d,留针30 min/次,休息1 d/周.2组均在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固摄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之夜尿症疗效肯定,并且优于常规针刺法.

    作者:谭元奇;刘日富;徐振;李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失眠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施治.治疗结束后,评定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心力衰竭加重等较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施治,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大程度降低恶性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保护心脏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陆曼婷;俞琳;张逸军;居培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睡眠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究与观察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间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慢阻肺及失眠护理,观察组则进行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心理应激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的睡眠质量及心理应激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及心理应激状态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慢阻肺失眠患者睡眠状态的影响更好,因此在慢阻肺失眠患者中具有相对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喉结核34例病例报告及治疗前后患者睡眠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结核的临床特征、诊断及转归情况,监测患者的睡眠状况,减少喉结核的误诊误治.方法:2013—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收治的喉结核患者34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或是规律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明显效果的为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患者睡眠质量,并分析睡眠质量对患者病程和预后影响.结果:喉结核的主要症状为声嘶、喉痛,多数伴有肺结核.喉镜检查总结为3种类型:水肿型,增生型和溃疡渗出型.经过治疗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掌握喉结核的临床特点,实现早期诊治并进行睡眠干预,可有效果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感染扩散.

    作者:张荣;林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流产术后临床综合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研究

    目的:探讨流产术后临床综合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9年01月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新户中新卫生院妇产科接收的流产术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对照分组,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结果:观察组PSQI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流产术后患者,临床加强综合护理,能够减轻其焦虑情绪,进一步提高其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普及.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