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灿;曾永明;李威
目的:评价原子吸收法测定血砷值对可疑砷化氢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在矿渣火灾现场的可疑砷化氢中毒者(7人)的血砷值.结果:血砷值>190μg/L 4例,其中3例死亡.结论:本法测定血砷值可以作为砷化氢中毒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张源;罗文鸿;李慧;林哲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SC)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细胞增殖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荧光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蛋白印迹等技术,在MSC的不同浓度(0、1、2、4、8、16μg/mL)与时间(6、12、24、48h)的作用下,观察其对EC109细胞形态的影响以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细胞主要表现出固缩,生长密度降低,凋亡小体形成并被吞噬等形态改变,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作用.各实验组的Ki-67标记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cl-2/Bax表达比值降低,并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MSC有抑制EC109细胞系增殖及下调Bcl-2/Bax表达的作用.
作者:裴小娟;苏敏;田东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测定高中学生全血叶酸浓度,为建立全血叶酸水平营养状况指标积累基础数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对汕头市区495名高中生(17~21岁)进行全血叶酸浓度测定.结果:男生(249名)全血中叶酸平均值222nmol/L,女生(249名)218nmol/L;男、女生全血中叶酸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女生全血中叶酸水平分布情况相近.
作者:李慧;罗文鸿;张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高龄老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围手术期血钠、血钾、血糖及红细胞比容的变化.方法:将行TURP的患者分为<70岁组(110例)和≥70岁组(102例).于术前5min、术中30、60min及术后1h分别抽血测血钠、血钾、血糖及红细胞比容.结果:与术前5min相比,术中30、60min及术后1h两组血糖均显著升高(P<0.01),而血钠及红细胞比容则显著降低.两组术中30、60min及术后1h血钠及红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P<0.05,P<0.01).而血钾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老人TURP中冲洗液吸收的程度越严重,越应警惕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杨镜秋;章振保;郑俊鸿;陈燕珠;周德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肿瘤淋巴结微转移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本领域有了长足的进展,然而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研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许慕明;杨捷生;陈于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反义c-myc寡脱氧核苷酸(ASODN)对家兔髂总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再狭窄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pluronic gel缓释系统和Lipofectin转染导入系统,将c-myc ASODN作用于家兔髂总动脉损伤后的血管外膜,3周后对所取的血管节段进行组织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计算出内膜/中膜(I/M)面积比和I/M厚度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myc ASODN可明显抑制内膜增生,而正义c-myc ODN对内膜增生无影响.结论:c-myc ASODN以序列特异性方式抑制了新生内膜的形成.
作者:王伟;李吉林;王欣;李玉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明确二者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EM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MMP-1及TIMP-1在EMs的异位内膜组织(64例)及在位内膜组织(40例)中的表达,并与同期32例子宫正常内膜组织进行对比.结果:MMP-1在在位及异位内膜中均高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1在异位及在位内膜中均呈低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内膜较在位内膜TIMP-1表达降低(P<0.01).结论:异位内膜组织中的MMP-1过表达,而TIMP-1 表达下降,两者间的比例失调使异位内膜组织更具侵袭性,这在EM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殷桂云;孟才;张元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影响头孢曲松钠(CS)在静脉输液中稳定性的因素,以提高药效.方法:观察CS在不同液体、保存时间、温度下的药物稳定性.结果:CS在20℃时,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好;常用输液液体中,5℃条件下,24h内稳定性>97%,5~35℃条件下,6h内稳定性也>90%.结论:室温(20℃)下,CS应即配即滴,并在6h内滴完,输液配伍以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为佳.
作者:黄振伟;陈建中;黄少丽;郑邦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全身化疗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每例用同一化疗方案连续化疗2周期,其中一周期单纯化疗,另一周期化疗同时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观察化疗后肝功能变化.结果:两周期化疗后谷氨酸转氨酶升高分别为15.0%,5.0%(χ2=5.556,P=0.018);谷氨酰胺转移酶升高13.0%,5.0%(χ2=3.907,P=0.048).加用甘草酸二铵周期的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全身化疗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有预防作用.
作者:林雯;林英城;林懿;王鸿彪;李德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多焦折叠人工晶体(MIOL)植入术后的远、近视力、角膜曲率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25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MIOL植入术.术后定期观察远、近视力及角膜曲率等指标.结果:患者术后平均远视力0.84,近视力0.72,术后角膜散光情况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MIOL能保证远、近及中距视力范围内的视觉效果(患者术后可不依赖眼镜),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工晶体.
作者:张少斌;黄惠春;郑煜;周忠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EB病毒的感染与人类多种肿瘤相关.实验检测肝细胞癌中存在EB病毒感染,并提出其与肝细胞癌相关,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证实EB病毒可促进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推测其可能为HCV的辅助病毒,并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陈广灿;曾永明;李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IH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结果:本组临床表现同急性心衰,其中6例血压升高程度与尿蛋白及病情严重程度不相一致.6例均行剖宫产,母儿预后良好.结论:PIH心脏病心脏功能受影响,而使血压升高不明显,故对此病的评估要全面,恰当诊治.
作者:卓静;刘伟;黄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核基质(NM)与染色质关系密切,参与染色体构建和基因表达,染色质的重要结构端粒携带有大批NM结合位点,通过NM结合位点,NM与端粒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周期中端粒的行为.
作者:柏素云;李冠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肌力失衡与后柱失稳大鼠颈椎病模型进行研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肌力失衡组(20只)和后柱失稳组(20只),每组又分2个月和4个月组,各组10只.建立两组不同的颈椎病模型后,通过X线影像评分和斜板实验评价运动功能情况.结果:X线影像分析:对照组生理弯曲存在,椎间隙无异常,未见骨赘形成,肌力失衡组和后柱失稳组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弯曲消失,椎间隙变窄,骨赘形成,钩椎关节和关节突关节增生硬化.斜板实验运动功能评价,肌力失衡组和后柱失稳组的肌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2、4个月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失衡组和后柱失稳组2、4个月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肌力失衡组与后柱失稳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力失衡与后柱失稳均可致大鼠颈椎病发生,颈后方的肌力平衡与后柱稳定在维持脊柱稳定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沛松;孔抗美;齐伟力;王新家;韩伟;黄铿;陈泽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溶栓等内科综合措施治疗腊国动脉以下部位急性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对15例该部位动脉急性栓塞患者采用穿刺患侧股动脉滴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结合抗凝、扩管等治疗.结果:本组12例血管再通,溶栓再通率80.0%;尿激酶再通率66.7%(4/6),rt-PA 88.9%(8/9)(P>0.05).溶栓72h未再通者继续溶栓仍未再通.本组未发生肢体坏疽及出血并发症,患肢运动功能完全恢复.结论:经股动脉溶栓治疗对腊国动脉以下部位的单支动脉急性栓塞效果良好,结合长期抗凝治疗能有效防止再栓塞.
作者:连耀植;杨敏;张钰;陈畅;许端敏;闫纯英;张汉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重要的候选功能基因.从多巴胺受体基因上寻找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功能多态性并进行关联分析(候选基因法)是目前好的策略之一.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DRD3基因功能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玉平;刘少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结肠癌致机械性小肠梗阻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结肠癌性肠梗阻中的13例机械性小肠梗阻病患者,行腹部立、卧位拍片或透视,气钡双对比结肠灌肠造影.结果:腹部立、卧位片或透视均表现为机械性小肠梗阻.气钡双对比结肠灌肠造影表现①结肠癌的分型:浸润型11例,混合型2例.②癌肿部位:升结肠、盲肠7例,结肠肝曲2例,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1例.结论:结肠癌性肠梗阻病患者中,表现为机械性小肠梗阻并不少见,因其无特征性X线征,与其它原因引起的小肠梗阻较难鉴别,行气钡双对比结肠灌肠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王志龙;张高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病例]男性,3岁.因进行性面色苍白件右下肢疼痛、跛行25天于2004-04-21收住汕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作者:张美;林顺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因未明,尚缺乏特效疗法.本文从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阐述目前诊断的新进展和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作者:陈业希;沈文律;庄春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行手法按摩推拿、牵引,内服中药白芍甘草汤和西药营养神经,疗程后1天局部注射康宁克通40mg.结果:本组基本治愈20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创、安全、简便.
作者:郑立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