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
目的:观察开腹子宫切除术术前清洁灌肠的佳时间。方法对行开腹子宫切除患者6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改良组376例,传统组300例,传统法灌肠时间分别于术前1天20点,术晨6点各清洁灌肠1次,灌肠液用39~41oC 0.5%的肥皂水。改良法灌肠时间分别于术前1天16点,22点各清洁灌肠1次,灌肠液同传统法清洁灌肠。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天晚入睡时间、术中粪渣、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及与传统法灌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能彻底清洁肠道,减轻患者多次灌肠的痛苦,同时还能减轻临床医护人员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单纯剖宫产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产褥病率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于2013年4月~2014年2月,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我院妇产科护理的实际情况,将医院的规章制度、环境因素和医患的沟通意识三项列入调查问卷,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后显示,认为医院规章制度不规范是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的有15例,占总数的30%;认为是环境因素的有27例,占总数的54%;认为是医患间沟通意识的有8例,占16%。本院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制定规范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妇产科的卫生安全,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结论为了避免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医院应完善并加强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科室环境,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服务沟通意识等,才能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院的和谐建设。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针对乳腺癌术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将其均分至常规术后疗法的对照组(36例)与乳腺癌术后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36例),探讨二者的不同临床疗效。结果在乳腺癌术后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7.22%,远高于运用常规术后疗法的对照组(72.22%);观察组的复发转移率为2.78%(36/1)较对照组27.8%(36/10)要低,且副反应较少。结论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不仅毒副反应轻,而且能够有效预防延缓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等症状。
作者:刘涌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宫内节育器(I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诊治依据临床症状、彩超或CT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58例患者的资料,患者于月经后3~7天内放置ING-IUS,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血红蛋白、月经量、痛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变化。结果放置ING-IUS后3、6、12个月月经量、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G-IUS能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月经量、月经疼痛、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等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蕊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卵巢粘液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例卵巢粘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良性卵巢黏液性肿瘤14例(73.68%),交界性肿瘤4例(21.05%),恶性肿瘤1例(5.26%)。结论卵巢粘液性肿瘤具有癌变风险,早期应用显微镜下观察与广泛取材病理检查对于早期诊断与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已有研究证明,患有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的女性往往有着较高的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精神科Judd F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吸烟及非法药物使用与孕产妇不良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发表在《Schizophrenia Research》杂志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临床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组(A组30例)和吡格列酮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组(B组30例)。严密地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5个月后测定患者体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LH、T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采用吡格列酮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的疗效较单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的疗效显著。
作者:秦立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阴式子宫疤痕憩室切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憩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期间诊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憩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阴式子宫疤痕憩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避孕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出血得到明显控制,术后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期恢复至4~10天,平均(7.26±1.69)天,有4名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2.22%,对照组患者的月经期恢复至3~10天,平均(7.31±1.58)天,有11名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1.11%,观察组一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式子宫疤痕憩室切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憩室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优于口服避孕药治疗方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MMP-9和TI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非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及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检测MMP-9和TIMP-1蛋白质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MMP-9与侵袭程度正相关,TIMP-1负相关。结论 MMP-9是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好的分子标志,人工诱导TIMP-1或阻断MMP-9可能抑制内异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琦;于春霞;王岩;陶玲;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用妇科千金片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共计70例患者应用妇科千金片进行治疗,设为治疗组,应用田七痛经胶囊治疗的7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应用妇科千金片进行治疗,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动脉栓塞术在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对4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并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41例患者通过动脉栓塞手术后,阴道大出血现象均在30 min内得以控制,未见严重并发症。2个月以内恢复正常月经,1例失败,成功率为97.62%。结论介入性动脉栓塞在对妇产科大出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疗效显著,且具备止血快速、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还能对年轻患者的生育能力进行保留,在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是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首选方案。
作者:王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措施,总结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影响。方法通过对患者手术期各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制定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结果患者能正视自己所患的疾病,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内心的恐惧,积极配合治疗,为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或减少心理应激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宋学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自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米非司酮开始被广泛应用,同时米非司酮主要应用于妇产科的临床之中。随着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越来越重视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因此,研究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焦美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增加孕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依从性,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方法结合产科患者的特点和个体差异,采取多层次、分阶段,定期进行各种知识的宣教和操作示范。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孕产妇学会自我护理与保健,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结论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的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以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妇和护士均受益。
作者:弓凤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老年女性肺大疱胸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39例老年女性肺大疱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19)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0)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52.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83,P<0.05)。结论对老年女性肺大疱胸腔镜术后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荣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并发顽固性肾绞痛的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4年6月,共18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并发顽固性肾绞痛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采用输尿管置管术,5例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输尿管置管术治疗。结果18例患者肾绞痛都得到有效缓解,均顺利生产,婴儿健康。结论对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并发顽固性肾绞痛患者采用输尿管置管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输尿管置管术等微创外科治疗技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卢文武;张建育;刘榕臻;李毅宁;王明镑;洪传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椎管内麻醉联合伊洛前列素和全身麻醉联合前列腺环素用于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两者的优点及区别。方法对40例经临床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同时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分别为20例。麻醉方法和降低肺动脑高压的药物选择分别为:A组产妇采取低剂量椎管内麻醉联合伊洛前列素的方法;B组产妇采取全身麻醉联合前列腺环素的方法,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对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及肺动脉高压的控制情况。结果 A组和B组研究对象在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效果方面,低剂量椎管内麻醉联合伊洛前列素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全身麻醉联合前列腺环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低剂量椎管内麻醉联合伊洛前列素组研究对象在分娩中的出血量少于全身麻醉联合前列腺环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接受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时,采用低剂量椎管内麻醉联合伊洛前列素的麻醉方式较全身麻醉联合前列腺环素的麻醉效果更好。
作者:薛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比来曲唑与氯米芬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促排卵治疗前均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整内分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氯米芬治疗,观察组则用来曲唑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组间促排卵效果并实施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有优势卵泡数、排卵率及妊娠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较氯米芬在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更优,临床妊娠率高,且减少子宫内膜变薄、OHSS的发生风险,可作为一线促排卵药物。
作者:付凤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研究组40例:采用中药化瘀止痛液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卵泡、血清CA125等指标及治疗率。结果中药化瘀止痛液可缓解内异症症状,治疗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患者CA125水平、大卵泡直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化瘀止痛复方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疗效显著,有助于提升妊娠率。
作者:韩继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