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探讨

黄玉萍

关键词:产后, 盆地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伴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阴道哑铃进行阴道收缩力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盆底会阴肌力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在治疗3个月后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产妇治疗后性交痛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阴道收缩力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产妇的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性交痛发生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产妇的性交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女性盆地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中哑铃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其盆底肌力强度,从而进一步减少产后盆底脏器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病症的发生,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的给药剂量为12.5 mg/d,大剂量组患者的给药剂量为25 mg/d,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大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稳定可靠,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吴姝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妇科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

    目的:分析妇科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出血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妇科胶囊配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控血时间(40±15.65)h、止血时间(68±14.75)h,血红蛋白(Hb)由(72.4±5.7)g/L提升到(93.65±10.65)g/L,治疗组的控血时间(30.65±9.76)h、止血时间(50.53±12.75)h,Hb由(76.32±3.7)g/L提升到(115.6±8.45)g/L,治疗组Hb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出血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中医妇科胶囊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功能以及子宫出血等情况,还可有效控制出血情况,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沈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用药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VAS评分分别为(4.2±1.1)min、(6.2±1.0)min、(1.5±0.5)分,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康妇炎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盆腔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妇炎胶囊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3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2.67%。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评估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L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疾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惠超;施如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与处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688例,总结分析58例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8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58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16%,其中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5.73%,其次是盆腔粘连分解术4.08%和子宫肌瘤剔除术1.91%。并发症的类型主要以术后盆腔感染、血管损伤、腹腔内出血、皮下气肿、泌尿系统损伤和肠管损伤为主。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主要与手术难易程度和操作技巧等有关。充分的术前评估、恰当的手术方式以及及时有效的补救是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凤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目的:对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病状、发病方式、母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为妊高征、羊水量超过一定标准、胎膜早破、外力因素等。结论此病临床诊断需要联系诱因利用B超进行辅助检查,越早发现越好。如果确诊为胎盘早剥,需要在适合的周数终止妊娠,从而减少孕妇和婴儿的死亡率。

    作者:李东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分析阴道镜联合病理检查在筛查农村妇女宫颈癌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阴道镜联合病理检查在筛查农村妇女宫颈癌中的应用现状,着重于寻找提升筛查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有效检测方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入选并接受检查的26099名农村妇女,按照盱眙县农村妇女宫颈癌与乳腺癌筛查方案中,规定的日期与流程对所查乡镇的适龄妇女进行检查,同时观察所有妇女的检查结果。结果结果发现有281名农村妇女的图像不满意,516名妇女的图像相对满意,予以病理确诊后,发现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级46例,CIN 1~2级25例,CIN 2级7例,癌前病变21例, CIN 3级17例,鳞癌1例,检出率为0.45%。结论对于宫颈刮片异常的妇女,选择阴道镜联合病理检查有助于提升宫颈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更年期患者24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应精神安慰治疗,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2、维生素B1;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雌激素,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两个不同时期的产前子痫患者的治疗方法对临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的产前子痫治疗方法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和2013年3月~2015年3月两个时期分别收治的产前子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的剖宫产率为31.67%,显著低于B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产后子痫发作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死亡原因包括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颅内出血、急性心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围生儿死亡原因包括死胎、窒息和肺部感染。结论对产前子痫患者实施科学、积极的治疗,尽快终止妊娠,有助于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防止子痫复发,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胡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效果明显52例,有效率为57.5%;观察组效果明显76例,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入妇科护理中,相比传统的常规护理,其有效率更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图像特征和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图像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疑似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二维超声图像以及彩色血流信号等,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发生误诊的主要原因。结果经病理诊断确诊的患者16例,诊断符合率32.0%,误诊率68.0%。经病理诊断判断为误诊的患者34例中,子宫肌瘤囊性变、子宫肌瘤玻璃变、子宫肌瘤恶变分别为29例、3例和2例,子宫肌瘤囊性变所占比例高为85.3%。子宫肌瘤囊性变和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是否存在点线状血流信号、是否伴有其他内膜异位、囊壁的光滑程度、囊内是否有分隔等超声表现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子宫肌层内膜异位囊肿的误诊率略高,且容易与子宫肌瘤囊性变混淆,诊断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病史询查,注意观察其内壁、囊内特征,做好鉴别工作,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佳;李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诊断与分析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典型组42例和不典型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误诊率、实验室指标及母婴结局。结果典型组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37例,漏诊6例,漏诊率为11.90%;不典型组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24例,漏诊12例,漏诊率为33.33%。不典型组的血纤维蛋白原进行性下降率、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率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及早产低体质量等指标均显著低于不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具有症状、体征不明显的特点,易出现漏诊、误诊,因此要多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予以确认,提高早期诊断率。临床上要加强胎盘早剥的预防工作,积极治疗各类合并症及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罗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早衰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卵巢早衰患者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经实验室及临床确诊为卵巢早衰患者25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且结果无异常正常人25名,设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卵巢体积大小、二维声图像、血流动力学参数、卵泡个数、子宫体积大小、内膜厚度、卵泡刺激数以及生化指标血清雌二醇等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早衰患者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手段检查,具有特异性超声表现,同时能够有效区别于无卵巢早衰患者,且更有利于及早筛查出卵巢早衰患者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管亚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分析人文护理在妇科内分泌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人文护理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6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内分泌患者进行适当的人文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月经不调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月经不调患者实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和HAMA的变化指标和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和HAM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和HAMA的评分分别为(12.4±3.2)分、(13.5±2.9)分;对照组HAMD和HAMA的评分分别为(21.3±2.8)分、(20.6±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不调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措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大幅度提高月经不调效果。

    作者:侯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肥胖与非肥胖青春期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指标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肥胖与非肥胖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指标。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PCOS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肥胖与非肥胖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排卵期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值,以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与GH值比较,LH和GH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与非肥胖青春期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指标均有差异,与PCOS早期的发病机制存在密切关联。

    作者:赵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中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使用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痛经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妊娠期合并卵巢肿瘤的护理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妊娠期合并卵巢肿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卵巢囊肿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8%,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满意度为83.3%,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合并卵巢肿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增加满意度。

    作者:耿晓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