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
目的:宫炎消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70例,给予患者宫炎消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并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痊愈123例(72.35%);好转45例(26.5%);无效2例(0.15%);总有效率为98.85%。结论宫炎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通过完善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精准的护理操作保障了治疗效果。
作者:黄慧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和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明显,满意度较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高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产后尿潴留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恢复程度以及相应的护理情况。结果患者在进行相关护理之后均顺利排尿,40例患者不同程度的减轻了痛苦。结论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是有必要的,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大出血患者34例,随机分组并予以常规缝合及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产妇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指标发现,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发生子宫切除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检查在不孕症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53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粘连89例,宫颈管粘连3例,子宫内膜息肉75例,纵膈子宫7例,宫腔结核1例,宫腔狭窄1例,鞍型子宫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宫颈管息肉4例,其余患者宫腔正常。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康复快、创伤小的临床特点,在不孕症疾病诊断中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华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不孕不育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析组和对比组,各42例。对比组采用传统的输卵管通液方法治疗,分析组则在对比组基础上配合使用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对比组输卵管的成功畅通率为66.67%,成功怀孕率为45.24%(19/42);分析组输卵管的成功畅通率为92.86%,成功怀孕率为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宫腔镜治疗不孕不育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哲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期生殖道感染(RTI)对妊娠结局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妇产科定期接受产检并分娩的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存在孕期生殖感染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9例,并对两组妊娠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早破、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畸形及出现死胎的几率分别为15.65%、12.5%、6.05%、3.72%、13.26%;对照组为9.37%、5.42%、2.03%、0.5%、5.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生殖道感染将会对妊娠结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对孕妇是否存在生殖道感染加以重视,并且做好系统的筛查检测、治疗以及护理工作。
作者:曾映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宫颈炎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范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行免气腹腹腔镜患者60例,通过手术后的相关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均采用免气腹腹腔镜术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护理满意度为93%(5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12例),与治疗前相比,疗效有明显提高。结论免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配合及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作者:郭素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疗效,并分析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孕妇3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静脉滴注催产素,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引产效果以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宫颈Bishop评分为(8.6±1.8)分,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Bishop评分为(6.4±1.5)分,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引产的总有效率为95.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3.4±0.3)kg、2.6%以及(9.1±0.7)分;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宫内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3.3±0.2)kg、5.3%以及(9.2±0.8)分;两组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中促宫颈成熟的疗效显著,引产有效率高,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英;毛卫锋;余欢;高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腔内放置球囊在子宫瘢痕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患者100例,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为球囊压迫组和常规止血组,各50例。常规止血组用常规法止血,球囊压迫组用常规保守方法和宫腔内放置球囊止血。统计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继续出血量、子宫保留率。结果球囊压迫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止血组,继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止血组,子宫保留率高于常规止血组(P<0.05)。结论宫腔内放置球囊在子宫瘢痕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迅速止血,减少继续出血量,保留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姜成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辅助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患者2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18例与对照组11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试验组失访2例,剩余116例患者妊娠率为64.7%;对照组失访3例,剩余114例患者妊娠率为37.7%。试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所拟的中药汤剂与输卵管通液术联合用于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与单纯使用输卵管通液术相比,治疗总有效率高,无严重并发症,随访调查妊娠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改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正常早孕母胎界面及胚胎停育母胎界面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血中孕酮值,探讨其表达量与母胎界面吲哚胺2,3-双加氧酶表达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12月我院收治的孕周为7~9周的早孕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4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同期选取胚胎停育行人工流产的患者20例作为胚胎停育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蛋白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测定两组血孕酮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组绒毛组织中的2,3-双加氧酶蛋白的表达量高于胚胎停育组(P<0.05),孕酮值高于胚胎停育组(P<0.05),IDO蛋白的表达与血孕酮水平成正相关。结论胚胎停育母胎界面中免疫微环境发生改变,发挥免疫耐受作用的IDO表达下降,其改变与血孕酮值下降相关。
作者:郭志利;张晓娟;吴蕾;赵莉萍;常进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妇科手术护理的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妇科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治疗,并进行手术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中,通过系统性、针对性的手术护理,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并迅速恢复健康,其住院时间(4.51±1.81)天,护理满意度为98.04%,在术后及后期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手术护理,可有效增加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洪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术后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延续护理,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9.9±19.7)分,对照组为(60.2±16.4)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出院后继续给予个性化延续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年亚杰;田谧;史耀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低于对照组的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永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对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各1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实验室检查、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 B组有效9例,无效1例,显著优于A组的6例,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项检查指标及恢复时间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切口妊娠保留治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大程度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并在短时间内恢复各项促性腺激素指标,提高疾病治愈率,包块消失时间短,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尿蛋白成分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正常妊娠期孕妇20名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孕妇24 h尿蛋白电泳及尿蛋白定量和血压,分析并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尿蛋白电泳成分种类较多,会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其中大分子量蛋白增高明显。结论通过检测结果可知,尿蛋白成分与妊高征严重程度相关,故对其进行分析可全面反映出肾脏的损伤情况,有利于评估监测妊高征患者的病情。
作者:韩鹦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炎患者应用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2015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炎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二联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临床体征消退时间、出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90.9%);对照组治愈33例(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对比两组临床体征消退时间、出院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孕酮联合二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海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