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洁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月经不调、痛经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月经周期平均天数(29±3.2)天,对照组治疗后月经周期平均天数(33±1.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沈文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甲硝唑结合制霉菌素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硝唑结合制霉菌素治疗,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观察组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的缓解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细节护理,能明显提升疗效,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影像学检查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B超和CT检查,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的临床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39例,恶性11例.CT检查诊断的卵巢敏感度为87.2%(34/39),特异度为81.8%(9/11),准确度为86%(43/50);阴道B超检查诊断卵巢的敏感度为92.3%(36/39),特异度为90.9%(10/11),准确度为92%(46/50).结论 阴道B超检查卵巢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准确度以及特异度,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作者:王新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子宫切除术后应用中药治疗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 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术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结果 实验组术后1年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分别为(8.86±4.30)mIU/mL、(10.15±4.36)mIU/mL、(102.38±5.32)ng/L;对照组术后1年的FSH、LH及E2水平分别为(14.08±3.59)mIU/mL、(16.24±3.55)mIU/mL、(87.35±3.95)ng/L.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应用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静;王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龄与低龄子宫肌瘤患者在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2011年~2014年在我院进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年龄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促卵泡激素,雌二醇水平.结果 两组术前促卵泡激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促卵泡激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高龄患者,低龄患者在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对卵巢功能影响不大.
作者:付翠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术后情况.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腹痛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宫外孕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阿米娜·吾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 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经阴道自然分娩且产后出血的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疾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静注缩宫素10 U,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即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结果两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和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6.6±2.5)min,产时出血量(182.2±21.5)mL,产后2 h出血量(103.2±23.5)mL,产后24 h出血量(281.2±48.2)mL,发生产后出血1例,产后出血率为1.25%;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11.4±3.4)min,产时出血量(257.2±38.6)mL,产后2 h出血量(257.2±38.6)mL,产后24 h出血量(478.3±45.3)mL,发生产后出血11例,产后出血率为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妇科手术后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妇科门诊2012年 3月~2014年4月收治的术后生殖道感染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生殖道内分泌物标本,掌握每位患者病原体感染情况,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来调研患者对感染渠道护理措施的情况.结果 144例生殖道感染患者分离出病原菌127株,G-菌占29.92%,G+菌占27.56%,真菌占42.52%;144例生殖道感染患者认知情况为:感染途径和预防比例较高的为不良卫生习惯,占81.9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占52.78%,夫妻同治、母婴传播低,其他医院传播,占20.83%、不洁性交,占68.75%、固定伴侣,占43.06%、使用避孕套,占44.44%、及时就诊25%.结论 患者以真菌感染为主,护理要点在于提高患者知晓率,转变自身的生活习惯,提升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从而降低感染率.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子宫内膜癌合并结肠癌患者2例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和结肠癌根治术的中西医结合围术期的护理.主要包括:根据子宫内膜癌合并结肠癌的围术期特点,对患者进行了严密的病情观察,注重术前情志护理、皮肤准备、肠道准备、阴道准备、预见性健康教育;术后疼痛护理、出血的观察、各种管道的护理,同时使用耳穴压豆、艾灸、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研究显示,细心的观察、有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耐心的宣教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的关键.
作者:孙家莉;万贵平;沈晓婷;丁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女性患者乳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术前明确肿瘤具体位置,实施局部麻醉,并于高频超声检测仪的辅助下制定进针路线.手术部位确定后,使用11号刀片切开皮肤组织,作3 mm手术切口,在B超的辅助下将旋切刀伸入病灶后侧位置,并将旋切刀开关打开.后,在超声探测仪的辅助下,确定患者体内病灶彻底清除后结束手术.术后加强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经手术,彻底清除乳腺病灶,均顺利通过手术,无死亡患者.结论 超声引导下女性患者乳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的疗效理想,临床干预效果明显,有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孙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治疗月经不调患者采取中药周期疗法的方法与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月经不调患者采取中药周期疗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高俊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阴道炎患者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翠枝;马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妇产科人工流产常见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研究出科学合理的并发症控制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人工流产并发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药物流产30例,负压人工流产20例,无痛人工流产30例.结果 妇产科人工流产后,常出现诸多并发症,如人工流产综合症等,根据并发症特征采取相应治疗和预防措施.结论 科学合理的人工流产治疗防治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孙海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炎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
作者:孙华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优思明配合五加生化胶囊在人工流产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流产后关爱(PAC)门诊人工流产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优思明和五加生化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益母草冲剂口服.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持续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量、持续时间、腹痛时间、子宫内膜修复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优思明配合五加生化胶囊,出血时间明显缩短,止痛疗效好,副作用少,不影响女性生理功能,是人工流产术后辅助治疗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超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促卵泡性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均有所变化,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FSH、LH、E2及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小肌瘤体积、改善激素水平,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较高,因此,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龙血竭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 7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采取龙血竭胶囊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宫颈炎时采用龙血竭胶囊联合替硝唑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臧文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苄星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梅毒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产前是否使用苄星青霉素进行分组,将其分为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的观察组和未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的对照组,各50例.在产后对产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进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娩出的新生儿多,健康新生儿更多,先天性梅毒发生率低,低体重儿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前对妊娠期梅毒患者使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妊娠不利结局的发生,降低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娩出率.苄星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具有显著的疗效,可被广泛应用于妊娠期梅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陈惠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4年 7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5.23%,低于对照组的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实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痛苦少等特点,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过程,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睿;孔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经新闻出版总署行政审批同意(各刊均有书面批件),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从2013年起陆续创办了4种原创的以CD-ROM和DVD-ROM为载体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形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电子版系列杂志.该电子版系列杂志均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出版,是一组原创版权,应用文字、表格、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及幻灯所组成的多媒体连续型电子期刊.
作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系列杂志办公室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