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铭锋;汤东杰
目的 观察抗生素联合宫炎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3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182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氧氟沙星胶囊联合宫炎康胶囊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宫炎康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学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安全性,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165例,通过随访分析疗效影响因素、起效特点.结果 痊愈112例(68.8%),有效38例,无效15例;痊愈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水平、分泌物pH水平低于未获得痊愈患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高于未获得痊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干燥、尿频尿急降幅较高,均在80%以上,其次为性交痛、白带黄、外阴瘙痒,均在60%以上,次为局部灼热54.41%;治疗前,FSH(55.4±7.4)mIu/mL、E2(22.4±5.5)pg/mL,治疗后FSH(33.2±7.9)mIu/mL、E2 (158.5±33.9)pg/mL,将治疗前后FSH、E2的检测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乳房胀痛,发生率8.48%.结论 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吴占凤;张继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 4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行子宫肌瘤剥除术66例,B组行次全子宫切除术67例,C组行全子宫切除术67例,比较三组患者妇科内分泌状态的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行子宫切除术的B、C两组患者,Vmax、Vmin水平均低于术前,而RI、PI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FSH、LH、E2、P,B、C两组FSH、LH、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B、C两组E2的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次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好,且不会对妇科内分泌状态造成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龙血竭胶囊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 7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采取龙血竭胶囊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宫颈炎时采用龙血竭胶囊联合替硝唑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臧文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坤泰胶囊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结合雌激素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坤泰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0,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13%,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7, P<0.05).结论 采用坤泰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联合检查预防宫颈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宫颈病变的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TCT以及HC2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组织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CT检查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C2-HPV-DNA阳性率也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HC2诊断宫颈癌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TCT和HC2单独检查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C2联合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的诊断正确率,是临床上早期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王玉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经腹腔镜和经腹子宫颈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经腹子宫颈癌根治术,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50.3±50.2)min、平均术中出血(214.0±136.5)mL、肛门排气时间(1.3±0.6)天、清扫淋巴结数量(2.6±1.1)个、住院天数(16.0±8.1)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0%显著低于对照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腹子宫颈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 1月~10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与追踪观察;对照组仅由医生指导用药,不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进行三个月的治疗后统一随访,统计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就诊依从性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服药依从率为87.5%,就诊依从率为92.5%;对照组服药依从率为67.5%,就诊依从率为55.0%.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4年 7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5.23%,低于对照组的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实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痛苦少等特点,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过程,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睿;孔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在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感染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 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术期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12.5%(6/48);实验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4.2%(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各种感染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菊芳;马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产科子宫出血病理及因素进行分析,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 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子宫出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因产后并发症接受子宫切除手术,发生子宫出血现象.结果 产后子宫出血的患者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出血8例,凝血功能障碍3例,胎盘残留或滞留出血16例,子宫伤口感染出血3例.结论 通过对产妇产后子宫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有效降低出血现象和并发症产生.
作者:张瑞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发生腹胀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发生腹胀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饮食指导、腹部按摩、运动指导等.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5天肠蠕动完全恢复,饮食正常,均无并发症.结论 剖宫产术患者发生腹胀的原因主要有术前饮食不当、进入产程后屏气或叫喊、麻醉或手术创伤导致、术后吞气量增加、长期卧床等,除对症处理外要加强临床护理,通过饮食指导、腹部按摩、运动指导等促进患者排气.
作者:李跃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分别应用孕三烯酮、米非司酮的疗效.方法 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的疗效显著优于孕三烯酮的疗效,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唤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在终止早孕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 8月~2014年8月自愿终止早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其不同药物应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米非司酮,观察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患者流产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宫缩至胚囊排出时间、出血量以及平均出血时间均显著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终止早孕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完全流产率,同时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和胚囊排出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明莲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选用经阴道彩超诊断,对照组选用常规诊断和常规诊断,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经阴道彩超的诊断方式和常规诊断方法,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超是一种有效的子宫切口妊娠诊断方法,具有很强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兆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12月在我院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 与传统方法相比,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激情均有明显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对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值得在日后妇科临床实习教学中进行普及与推广.
作者:自蓉;蔡琼;赵重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灌洗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妇科门诊确诊并采用灌洗疗法治疗阴道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臭氧灌洗结合抗菌素治疗各类感染性阴道炎,并给予围治疗期治疗.结果 患者臭氧过敏1例、药物过敏1例;治愈率为77.12%(91/118)、显效率为10.17%(12/118)、无效率为12.71%(15/118),总有效率为87.29%(103/118);患者自觉症状缓解时间1~5天,平均缓解时间(1.3±0.4)天.结论 灌洗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较好,可快速减轻患者症状表现.
作者:许筱妹;王玮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对比患者在用药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月经情况、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丸酮(T)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60例患者在用药后BMI、WHR、LH、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和E2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用药后,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贾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女性医护人员的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女性医护人员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女性医护人员590名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并结合自制《个人健康生活状况及生活方式问卷》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女性医护人员590名中,异常指标检出率前十位为:腹型肥胖54.06%,血脂异常44.57%,脂肪肝及肝内光点改变29.86%,体重超标26.44%,高血压14.57%,血尿酸增高12.71%,糖尿病10.33%,宫颈刮片异常9.15%,宫颈炎7.96%,谷丙转氨酶增高7.11%.经生活问卷调查显示,这些异常指标与油脂摄入过多、缺乏锻炼、家族史密切相关.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知,腹型肥胖与油脂摄入、饮酒史、脂肪肝与脂肪肝家族史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女性医护人员异常指标检出率高主要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自我健康意识薄弱,是威胁女性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其英;张桂琴;谭怡;李丽;李丹;胡婷婷;詹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评价腹腔镜术后辅助GnRHa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 6月在我院妇科确诊收治且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辅助应用GnRHa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术后辅助应用GnRHa,可有效缩小子宫体积,降低术后复发率,为术后预防复发开辟了新途径,更为患者选择子宫肌瘤切除术提供了较多保障,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易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