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性护理在减少妇科盆腔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施晓燕;卢静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 妇科, 盆腔, 静脉血栓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妇科盆腔炎患者术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2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132例.对照组行妇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4.55%),对照组发生19例(14.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48%(130例),对照组83.33%(1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明显减少妇科盆腔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绒毛管状型腺癌1例

    目的 报告1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年轻患者,并查阅相关文献,讨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宫颈绒毛管状型腺癌文献及病例资料,对该例患者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术后密切随访,判断预后.结果 患者病理结果:宫颈未见恶性病变残留,表面有坏死,其下有肉芽组织形成.术后4个月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宫颈绒毛管状型腺癌较罕见,发病年龄较轻,可能与人类乳头瘤病毒基因(HPV-DNA)感染密切相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排液,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异常.明确诊断仍需病理组织学检查,与一般的宫颈腺癌生物学特点不同,其主要以外生长为主,无脉管浸润及远处转移,局部浸润有限,预后良好,临床治疗建议应采取较为保守的手术方式,治疗后严密随诊.

    作者:朱孝严;张炜旸;任松深;马慧芳;戚洁;张洪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减少剖宫产妇术后应激和疼痛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妇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剖宫产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抑郁、焦虑、疼痛和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变化.结果 根据抑郁、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术后第3天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根据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24 h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分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变化,术前1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促进身体快速康复.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药物流产和无痛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药物流产和无痛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1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下无痛流产术,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卡前列甲酯栓行药物流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流产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7.84%(91),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88.1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等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樊瑞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分析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8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观察组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内分泌疾病的治疗中,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显著,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强.

    作者:赵坤;李新;吕艳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及宫腹腔镜联合下特殊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疗效

    目的 比较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与宫腹腔镜联合下特殊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性不孕的疗效.方法 通过前期子宫碘油造影结果筛选为输卵管近端梗阻性不孕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腹腔镜辅助下、宫腔镜下行特殊导丝治疗近端梗阻的输卵管.观察特殊导丝的疗效.结果 前期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确诊为输卵管一侧或双侧共60条输卵管有不同程度的宫角、间质部或峡部梗阻,经特殊导丝治疗后,近端已梗阻输卵管通畅54条,疏通率90%(54/60),不通畅6条,不通率10%(6/60).术后连续观察1年,共计妊娠16例,妊娠率53%.继发不孕20例,妊娠14例,妊娠率为70%(14/20);原发不孕10例,妊娠2例,妊娠率为20%(2/10).结论 宫腹腔镜下联合特殊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输卵管复通率高的特点,是有效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便捷方法.

    作者:顾雅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对比宫腔镜下经输卵管注入MTX治疗异位妊娠 与常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目的 对比分析宫腔镜下经输卵管注入MTX治疗异位妊娠与常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经输卵管注入MTX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血孕酮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7、6.974,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41、6.231,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x2=6.314,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保守治疗,采用宫腔镜下经输卵管注入MTX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性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旗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简析中西结合治疗盆腔蜂窝组织炎

    目的 探究盆腔蜂窝组织炎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 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实践,回顾性分析中西结合治疗盆腔蜂窝组织炎患者32例的病历资料,得出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结果 除2例患者因脓肿扩散手术治疗外,30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 本病除手术治疗外,主要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针对性的治疗确保医疗实践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史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观察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阴道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抗生素环丙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乳酸杆菌活菌胶囊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环丙沙星抗生素治疗的总有效率77.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1.4%.结论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对治疗复发性阴道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郭玉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新辅助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再考虑其他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灶大小以及血清SC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病灶大小以及血清SCC水平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灶大小及血清SCC水平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宫颈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缩小患者的病灶大小,使得血清SCC水平明显降低,对于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云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孕早中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

    目的 进行实验统计,根据实际统计数据了解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率.考察孕妇在孕早中期及晚期发现并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住院待产孕妇19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要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取在孕早中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并发现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62例.对照组经过甲状腺功能筛查,发现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55例.对观察组孕妇TSH水平、FT3、FT4水平进行严密检测并根据检测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及调整,确保甲状腺素剂量的达标.分析妊娠结局和胎儿情况.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孕早中期经过筛查并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妇所生产的婴儿中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筛查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结论 孕妇应当在孕早中期时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以防孕妇的甲状腺不足进行及时的补充,大程度的减少新生儿有缺陷的可能.

    作者:张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更年期综合征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更年期综合征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组在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症状及其体征评分结果.结果 护理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77%(29/31),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0.97%(2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各项体征表现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志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耐克罗米酚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

    目的 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耐克罗米酚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耐克罗米酚不孕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腹腔镜单机水凝打孔治疗方案,对其妊娠情况、月经以及手术前后的实际激素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其睾酮和黄体生成素值都出现了一定的降低,手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在1年时间之内有55%的患者实现妊娠,有90%的患者月经状况得到了改善.结论 通过腹腔镜单极电凝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耐克罗米酚不孕症患者能够产生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曹芹雪;任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死胎引产产后 出血子宫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死胎引产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死胎引产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患者1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死胎引产后发生大出血,医生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出院后阴道无出血现象,各项生命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在产前做好相关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减少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患死胎发生率.

    作者:魏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行腹腔镜下 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选择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选择平衡麻醉.结果 两组患者气腹压力、充气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也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效果明显.

    作者:吴卫;张科;肖天科;陈祖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和对策

    目的 探讨妇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与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妇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比解决前后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在未实施安全隐患解决对策前,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18%,解决对策推广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解决析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林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联合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

    目的 研究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联合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中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阴道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联合应用于宫颈糜烂的治疗中,可提高疗效,缩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阴道流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剖宫产方式,在胎儿娩出后,向对照组患者宫体内注射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向试验组患者宫体内注射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产后2 h、产后1天的出血总量.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为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且孕妇产后2 h、产后一天的出血总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性的产后出血患者,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显著减少产妇的出血程度,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其临床应用.

    作者:葛玉华;张长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下腹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某院妇产科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采用传统的下腹部纵向切口的作为对照组.前者使用可以被人体吸收且不会排斥的线做分层缝合,后者使用传统缝合法.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流血数量,以及伤口恢复等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但采用分层切口撕开法的患者与传统纵向切口的患者相比,手术总时间要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少,手术后肠胃的消化功能恢复相对较快,住院时间也短.结论 下腹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在美容为主流的时代更受人们的青睐,而且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花费的钱财也相对少,因此可以在妇产科手术中广泛应用.

    作者:何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然、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专业护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可以减少剖宫产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并有助于临床护理效果的提升,减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海虹;彭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妇科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妇产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科室全体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患者不满意因素进行彻底排查,开展头脑风暴,确立落实整改措施,观察整改后护理结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当年患者护理满意度均>95%.结论 品管圈活动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由被动遵医机械执行向主动优质护理服务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卢海燕;卢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