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

陈跃云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 急救, 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 探究产妇产后大出血的紧急求助措施以及对该情况采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2例产后大出血并接受临床急救以及相应护理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引起该病的原因、产妇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以及效果.结果 造成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六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占54.8%;在治疗和护理后的24 h及2 h出血量比较上,护理措施对出血的控制有明显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2.6%.结论 产后大出血极易造成产妇死亡,在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出血后的急救措施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能够帮助产妇摆脱生命危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支原体阴道炎患者3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98例与对照组19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拟中药汤剂与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均给予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药汤剂与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氧氟沙星泡腾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4.3%高于对照组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不影响继续进行临床治疗.结论 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阴道炎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妇科临床上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宫颈防癌筛查的临床分析

    对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月未进行宫颈防癌筛查的患者246例进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8例,后经阴道镜下取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和HPV检测,结果显示,CINⅠ11例(53%),CINⅡ4例(26%),CINⅢ3例(20%).被检病例HPV检测91%呈阳性,且高危病毒检出率占95%.通过被检出的CINⅠ、CINⅡ的全部患者进行综合治疗,3个月~1年随诊复查,TCT全部正常,HPV清除率达90%,CINⅢ3例行宫颈锥切术1例,追访另外2例在外院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1年1次的宫颈防癌筛查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可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高海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影响及健康教育

    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将护理干预运用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中,不仅可以控制患者病情,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杨小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34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71例与对照组170例.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妊娠率为7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2%,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可使西药的药效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还可使西药的毒副作用显著减低,从而增加中药治疗的疗效,提高妊娠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薛春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乳腺癌手术的1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工作;观察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好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及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建君;马雪梅;刘新华;杜瑞;张淑芳;于丹丹;周立芝;马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分析心理护理在卵巢早衰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对心理护理在卵巢早衰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卵巢早衰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的发生,继而提高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作者:张伊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孕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在整个围产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412,P<0.05).结论 在孕妇分娩的过程中给予全程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万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产妇在剖宫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通过分析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130例,其中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的孕妇47例为阴道分娩组,剩余的83例为再次剖宫产分娩组.分析各组的分娩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相互比较,在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产后出血率方面再次剖宫产组数据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若没有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当采用阴道试产,这样能够提升分娩质量,保证安全.

    作者:刘砚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更年期综合征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更年期综合征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组在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症状及其体征评分结果.结果 护理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77%(29/31),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0.97%(2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各项体征表现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志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56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妇科门诊收治的采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采用电熨治疗的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15天后,观察组宫颈糜烂消失87.5%(21/24),对照组为54.17%(26/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42.9%、总有效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58.5%、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腹痛1例.结论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较好,伤愈速度快,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且对宫颈刺激更小.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观察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护理效果

    目的 分析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护理,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症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知,研究组的总满意度为93.33%,参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6.67%,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陈秋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作用

    目的 对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化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手术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正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观察子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 研究子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子宫缝合术,观察组另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出血时间、出血量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出血时间(14.88±4.21)min、出血量(48.35±20.14)mLVS对照组(48.35±20.14)min、(138.20±25.80)mL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0%VS对照组76.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可降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增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输卵管复发性粘连的预防及疗效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钠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预防复发性粘连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给予常规松解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松解液内加入透明酸质钠预防输卵管复发性粘连.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输卵管粘连发生率和1年内的妊娠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输卵管粘连的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术后随访的1年内,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率为58.33%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患者透明质酸钠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复发性粘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归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减少剖宫产妇术后应激和疼痛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妇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剖宫产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抑郁、焦虑、疼痛和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变化.结果 根据抑郁、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术后第3天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根据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24 h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分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变化,术前1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促进身体快速康复.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究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下切除治疗的价值

    目的 对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下切除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00例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患者的不同生育需求分为四组,并对四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宫腔镜切除手术,分析各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B组、研究C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6.0%、92.0%,均明显低于研究A组、研究D组的10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闭经率为28.0%,研究B组闭经率为16.0%,研究C组闭经率为0%,研究D组术后均出现少量阴道血性的分泌物.结论 对具有不同生育要求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宫腔镜切除手术的疗效较好,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作者:楚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观察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析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杭格日勒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女性不孕不育症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

    目的 明确女性不孕不育症危险因素病因,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女性不孕不育症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询问患者妊娠史、病史、月经情况、性行为、手术史等并行相关检查,明确女性不孕不育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病因.结果 年龄、月经异常、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性生活频率过高等均为女性不孕不育症危险因素,病因以输卵管及内分泌两个方面为常见.结论 不孕不育为女性常见病,病因较多,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因可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指明方向,降低发病率.

    作者:郭勇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采用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体会

    目的 采用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剔除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术,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在手术用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剔除术,不但能够有效的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的时间,而且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宫腔镜、腹腔镜、B超对纵隔子宫的联合诊断与治疗

    目的 分析对纵膈子宫的诊断过程中,宫腔镜、腹腔镜、B超等方式的联合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纵隔子宫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宫腔镜、B超联合组与宫、腹腔镜联合组,各16例;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诊断手段;全部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宫腔镜、B超联合诊断与宫、腹腔镜联合诊断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验分析,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的优点为无创伤、方便.但其诊断结果仍有一定误差.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的诊断结果准确率较高,被广泛的应用于纵膈子宫的临床治疗中.但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的费用较高,并有一定的创伤性.

    作者:卿莹;刘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