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但为了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还必须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其他综合治疗手段,为了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我们选择了乳腺癌改良改治术后放疗患者180例,进行了随机分组研究,以评价养正消积胶囊用于乳腺癌术后放疗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忠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难治性大出血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治疗组32例患者采取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止血有效率为6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止血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止血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0.4±2.6)min长于治疗组(42.5±3.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497.9±315.4)mL高于治疗组(964.3±10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应用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的出血量,止血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阮海燕;余美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围术期优质护理对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患者所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6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所用时间以及术后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护理满意度较为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子宫全切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手段,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桂芳;王朝霞;朱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联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9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催产素治疗,研究组36例在其基础上行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1.7%,总出血量(350.7±250.5)mL显著少于研究组(262.8±219.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预防效果显著。
作者:刘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自然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患者的经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后,予以半年及以上随访,患者成功妊娠95例,成功妊娠率为95.00%;同时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流产患者实施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妊娠率,值得借鉴。
作者:梁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氟康唑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保妇康栓治疗,6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心理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64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和总产程分别为(7.81±1.35)分、(1.45±1.02)分、(9.45±0.58)分、(8.87±1.04)h和(9.38±0.86)分、(4.51±0.38)分、(5.24±1.21)分、(13.89±1.67)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且同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降低分娩过程中危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分娩安全性。
作者:常晓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女性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发生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女性人群中的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进行掌握,为相关预防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5年1月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12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分析不同年龄层次中的健康女性人群的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情况,并对所检出的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以及数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0名接受超声检查的体检者有588名被检出甲状腺结节,是总研究人数的49%,其中被检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有240名患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上,是总患病人数的40.8%,通过检查结果可以发现,在健康女性群体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和其年龄成正比,即女性年龄越大,被检出甲状腺结节的几率越大。在588名被检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有5名是甲状腺癌,是总被检出人数的0.85%。结论超声检测在甲状腺结节的检出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健康女性的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预防措施的采取,为患者的健康的保证创造条件。
作者:张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在开腹手术中出现泌尿道损伤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致伤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结果22例中输尿管损伤15例,膀胱损伤7例,经术中术后修补,并予以抗生素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3个月后基本痊愈。随访1年未出现异常。泌尿道损伤原因主要有盆腔粘连、疾病因素和手术因素。结论妇产科手术中极易损伤泌尿道,应加强重视,及时发现并仔细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
作者:张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FSH、LH、TSTO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为观察组,健康的志愿者80名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及志愿者血清中的性激素,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STO)含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共检出FSH、LH、TSTO异常者43例,占总数的53.8%。观察组患者的FSH普遍偏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H、TSTO值多见改变,LH升高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FSH、LH、TSTO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元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目前在妇科炎症检验中常用检验方法相关微生物的检出情况的比较,判断出哪种检验方法更合适被应用在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检验,为相关医疗结构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阴道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的使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被保证,在本次研究中分别对患者的阴道念珠菌的存在情况运用镜检法、凝集法以及培养法进行检测,在检测完成之后,再分别对念珠菌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运用镜检法对患者进行检测,其中患者被检测出阴道内存有念珠菌65例(81.25%);运用凝集法对患者进行检测,其中患者被检测出阴道内存有念珠菌62例(77.5%),运用培养法对患者进行检测,其中患者被检测出阴道内存在念珠菌64例(80%)。结论三种检测方法在对妇科炎症感染中念珠菌的检出率上差别不大,就整体来说,这三种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相关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应用,为患者的确诊和治疗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作者:孔祥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产科临床路径管理对孕产妇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由产科相关医护人员根据产科循证医学的证据和指南,制定产科健康教育路径表,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到笔者医院产科门诊检查以确定怀孕,无产科高危因素,能坚持在我院产检和住院分娩的孕妇240例,纳入我科制定的产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管理,回顾性的与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一直在我院产检直至住院分娩,无产科高危因素,而进行传统健康教育的孕产妇285例作比较。结果按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组在健康知识、母婴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临床路径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及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蜀红;徐敏;杨文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12月成分输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建立1~3条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止血,观察组给予浓缩红细胞2 U+新鲜冰冻血浆200 mL,出血量大的患者可增加浓缩红细胞的数量和新鲜血浆的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前Hb为(55.2±5.6)g/L,PLT为(85.4±9.5)×109/ L,PT为(19.3±1.5) s, APTT为(51.7±6.1)s,治疗后Hb为(78.5±8.7)g/L,PLT为(92.9±11.2)×109/L,PT为(14.7±1.2)s, APTT为(40.5±5.3)s,对照组治疗前Hb为(55.3±5.6)g/L,PLT为(75.5±9.4)×109/L,PT为(19.4±1.6)s,APTT为(16.7±1.2)s,治疗后Hb为(63.5±6.3)g/L,PLT为(82.9±19.2)×109/L, PT为(16.7±1.2)s,APTT为(46.5±5.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为100.0%,发生输血反应1例,表现为发热,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成功救治36例,救治成功率为90.0%,发生输血反应1例,表现为发热,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要及时给与成分输血,可提高救治率。
作者:张彩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2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以及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梅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实验组运用风险管理,对照组不运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从而得出提高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价值。结果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实验组护理的综合评分、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患者投诉护理相比后者减少。结论风险管理在妇产科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为患者提供有序、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减少风险发生。
作者:梁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4年9月诊治的111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所有患者进行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检查,统计两种彩超方式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情况以及两种彩超对附件区包块、假孕囊、卵黄囊、盆腔积液、胚芽的检出情况。结果阴道彩超共计检出107例,检出率为96.40%,腹部彩超共计检出84例,检出率为75.68%,阴道彩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阴道彩超对附件区包块、假孕囊、卵黄囊、盆腔积液、胚芽的检出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超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异位妊娠,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金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聚甲酚磺醛栓对提升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宫颈糜烂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联合应用聚甲酚磺醛栓及微波疗法;对照组仅行微波治疗。随访3个月经周期,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阴道排液时间明显更短(P<0.05)。结论在常规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聚甲酚磺醛栓,有助于提升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陈爱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2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28例,比较患者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前、后胎肺的成熟情况。结果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胎儿肺成熟较为缓慢,在经过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后,胎肺成熟明显增快。结论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能有效促进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胎肺成熟。
作者:闫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的方案用于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4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不同的终止妊娠方案,具体为:对照组给予利凡诺;观察1组给予利凡诺加米非司酮;观察2组给予利凡诺加米索前列醇;观察3组给予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观察各组终止妊娠的疗效。结果观察结果表明,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的疗效较其他方案优势明显。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安全有效,时间短,是可行性方案。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比无痛人流和药流终止早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16例,按患者选择的人工流产方式分为无痛人流组和药物流产组,各58例,观察对比无痛人流组和药物流产组患者的流产效果、出血量、术后腹痛程度、以及出血时长等。结果无痛人流组患者的流产率为98.28%,显著高于药物流产组患者的91.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流产患者在术后的腹痛程度明显高于无痛人流患者的腹痛程度;出血量也比无痛人流组患者多,药物流产组的术后出血时间也明显比无痛人流组长,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药物流产相比,无痛人流的流产率高,出血量较少,且术后腹痛时间较短,出血时间相对较短,需要进行终止早孕的患者,建议选择无痛人流。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