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采血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杨雪春

关键词:血常规, 动脉血, 静脉血, 末梢血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怀疑血糖异常的孕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集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本,应用血液分析仪测定两种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指标,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末梢血的红细胞(RBC)、白细胞(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血小板计数(PLT)较静脉血显著降低,WBC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L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采血方法的血糖及血常规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妊娠糖尿病的筛查方面应用价值相当,可用于妊娠糖尿病的筛查。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初产妇分娩过程心理护理的观察

    目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心理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64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和总产程分别为(7.81±1.35)分、(1.45±1.02)分、(9.45±0.58)分、(8.87±1.04)h和(9.38±0.86)分、(4.51±0.38)分、(5.24±1.21)分、(13.89±1.67)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且同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降低分娩过程中危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分娩安全性。

    作者:常晓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急救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急救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展开本次研究,将所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急救措施,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急救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整体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急救效果。结果护理急救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急救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整体的护理效果显著,救治成功率高,患者的生命得到了保障,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作者:赵雪萍;侯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不孕不育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特殊的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其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样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不孕不育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明显效果,这种护理方式具有极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王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谈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产科与其他科室有着很大的区别,它要求护士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然而现实中妇产科护士的工作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风险很容易导致医疗纠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问题,讨论相关的预防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LEEP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在治疗宫颈糜烂时,LEEP刀与微波治疗的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阴道流液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宫颈糜烂的时候,与微波治疗方法相比,采取LEEP刀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减少术后出血量、术后恢复等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2例,采用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1例,采取临床常规方式进行治疗,随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经治疗后均成功保留子宫,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宫腔感染发生率及止血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77,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时采用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出血情况,减少出血流量,并且该治疗方案操作简单,可大程度的保留子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树芬;秦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复方去氧孕烯片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及月经不调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去氧孕烯片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以及月经不调的疗效,为人工流产术后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手段与途径。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人工流产术后的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时间、月经复潮的时间、月经正常的例数以及月经不调的例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流血时间(6.12±1.24)天、月经复潮时间(31.23±4.36)天、月经正常率63.3%,观察组患者术后流血时间(5.01±1.14)天、月经复潮时间(30.78±3.23)天、月经正常率63.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流血时间与月经复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的月经正常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去氧孕烯片对于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以及月经不调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液血栓前状态临床检验

    目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产生血栓的机制以及血栓产生后患者体内各种生物因子含量的变化进行探究,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即为观察组,为了准确的对患有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进行掌控,在研究进行时选用4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抗凝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等多种组织酶以及血友病因子、血小板颗粒膜蛋白等进行检测以及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人员相关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手术进行前就有血栓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手术进行后更加明显。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很有可能会出现血栓现象,加强对患者的相关指标的检测,对于相关医疗措施的采取以及患者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相关医疗结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作者:吕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绝育术远期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绝育术远期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采用输卵管绝育术患者2800例,所有患者采用腹腔镜术治疗,分析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跟踪调查显示,所有患者在术后7天内彻底康复,患者出现短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12例患者出现远期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4.3%,主要并发症类型包括月经不调7例、绝育后再孕3例、Filshie夹移位2例。结论采取腹腔镜下输卵管绝育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晏仁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实验组运用风险管理,对照组不运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从而得出提高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价值。结果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实验组护理的综合评分、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患者投诉护理相比后者减少。结论风险管理在妇产科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为患者提供有序、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减少风险发生。

    作者:梁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效果的临床分析观察

    目的:分析并观察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2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28例,比较患者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前、后胎肺的成熟情况。结果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胎儿肺成熟较为缓慢,在经过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后,胎肺成熟明显增快。结论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能有效促进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胎肺成熟。

    作者:闫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患者34例的诊治方法和疗效。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与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变长等因素有关;对切口感染实行及时的清理和抗生素应用等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伤口的快速愈合。结论通过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病因,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府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术后妇女应用优思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短效口服避孕药优思明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女性1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优思明进行治疗,连续三个周期口服治疗,对照组女性不口服任何短效避孕药物,两组患者术后口服同剂量同种类抗炎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术后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宫内残留及宫颈管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内残留及宫颈管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妇女口服短效避孕药物优思明可显著缩短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降低人流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杜惠敏;朱桂菊;黄明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系统化护理对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应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呼之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对于缩短手术、术后苏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管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2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以及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梅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氟康唑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氟康唑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保妇康栓治疗,6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研究,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剖腹产孕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剖腹产术后横切口采用常规的普通缝线方法进行缝合,观察组患者剖腹产术后横切口采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比较两组患者剖腹产横切口不同缝线缝合后的横切口愈合时间、患者疼痛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切口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横切口愈合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得分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施行剖腹产孕妇的横切口采用可吸收性的缝线进行缝合,能够有效的缩短切口愈合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能够降低横切口术后切口瘢痕增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显著,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介入治疗,在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配合给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并观察总体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介入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后,恶性肿瘤均缩小,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期间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患者60例,并根据给予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后再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方法。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较护理前的低,并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的程度较对照组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朱向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阴道炎采用臭氧治疗的临床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臭氧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92.6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为4.41%,对照组为20.5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治疗阴道炎可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杀死细菌,复发率低,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帕力达·托了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