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危妊娠患者术后并发低氧血症发生因素的研究与探讨

刘世舜;李锐;王冬梅

关键词:高危妊娠, 术后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疗效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高危妊娠患者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发生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7月我院产科接收的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产妇都为高危妊娠,接受了相应的剖宫产手术,对孕妇的临床治疗以及PaO2值进行比较、观察和记录。结果50例产妇中出现低氧血症的共有10例,占总人数的20%,其中包括轻度低氧血症7例、中度低氧血症2例以及重度低氧血症1例。手术之后无低氧血症的产妇前后PaO2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体重、年龄、剖宫产手术之间、吸烟与产次与高危妊产妇的术后并发低氧血症存在显著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的体重、年龄、吸烟是高危妊娠产妇术后出现低氧血症较为独立的一种危险因素。所有产妇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之后,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2%和100%。结论高危妊娠产妇很容易出现术后低氧血症的现象,其发生率与年龄、是否吸烟以及体重有关,作为其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重视,还要引导患者积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临床妇科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如若由于技术水平不够、医疗器械使用不正确,不能及时处理病患状况等问题而造成不好的后果,问题非常严重,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带来的损失,就要做好临床妇科的护理工作,并对常见的临床妇科护理工作的隐患做出充分的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未雨而筹谋。此文对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李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危妊娠患者术后并发低氧血症发生因素的研究与探讨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高危妊娠患者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发生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7月我院产科接收的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产妇都为高危妊娠,接受了相应的剖宫产手术,对孕妇的临床治疗以及PaO2值进行比较、观察和记录。结果50例产妇中出现低氧血症的共有10例,占总人数的20%,其中包括轻度低氧血症7例、中度低氧血症2例以及重度低氧血症1例。手术之后无低氧血症的产妇前后PaO2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体重、年龄、剖宫产手术之间、吸烟与产次与高危妊产妇的术后并发低氧血症存在显著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的体重、年龄、吸烟是高危妊娠产妇术后出现低氧血症较为独立的一种危险因素。所有产妇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之后,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2%和100%。结论高危妊娠产妇很容易出现术后低氧血症的现象,其发生率与年龄、是否吸烟以及体重有关,作为其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重视,还要引导患者积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作者:刘世舜;李锐;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整体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确诊收治的84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和手术时间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缩短止血时间,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汪冬雪;周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疗效

    目的:进一步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法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92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按照所选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通过对比分析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产后总出血量、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时间以及疗效情况,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法治疗的A组患者的疗效指标,包括产后总出血量、手术时间、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总体临床有效率(A组:100%,B组:78.26%)均明显优于常规动脉结扎术治疗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法进行治疗用时短、见效快且能够有效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疗效显著,值得重视。

    作者:吴华锋;侯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使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加味生化汤,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侯爱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卵巢癌患者血清IGF-Ⅰ、TGF-α和CA125的表达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IGF-Ⅰ、TGF-α的表达水平,及是否可与CA125联合检测作为判断肿瘤及其预后的指标。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术前、术后患者血清中IGF-Ⅰ、TGF-α与CA125水平,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卵巢癌组IGF-Ⅰ、TGF-α与CA125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IGF-Ⅰ、TGF-α和CA125对卵巢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悦;赵宇明;杨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研究克霉唑栓联合蓝氧冲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克霉唑栓联合蓝氧冲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192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蓝氧冲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0%高于对照组的7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栓联合蓝氧冲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及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郄朝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剔除和子宫动脉栓塞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用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实验组则选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术中情况(如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情况(如术后活动时间及复发率)等指标,进而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种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复发率等均低于对照组,而术后活动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均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疾病,且各具特点,相比之下,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患者的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吕先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痛分娩运用硬膜外连续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硬膜外连续麻醉的方法用于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35例足月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麻醉分为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镇痛分娩研究组70例,自然分娩未麻醉的对照组65例,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和母婴不良状况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有58例经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对照组顺产和剖宫产分别为41例和24例,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发生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连续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可明显缩短产妇第二产程的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对母体和新生儿的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蓉;杨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论医患沟通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医患有效沟通的建立对于医护人员把握患者的病情以及正常治疗的开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和其它科室相比更具独特性,这就使得沟通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因此相关的妇产科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医患沟通的建立,为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良好的氛围。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398例,我科医护人员对她们进行了细致、认真地分析与研究,所有接收的患者经过及时地进行紧急处理之后,运用米非司酮来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治愈196例,显著改善174例,无明显起色28例。结论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疗效好而且快,副作用小。

    作者:聂晚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86例,对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采用剖宫产+肌瘤剔除术41例;单纯采用剖宫产23例;采用足月阴道分娩19例;发生自然流产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肌瘤消失或明显缩小。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合适的分娩方式可以提高分娩的成功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尹凤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科常用调经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与管理

    目的:探讨妇科常用调经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并对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门诊部门开出的妇科常用调经中成药药方,共500份清单,做分类统计处理。将药方清单中的使用频率(应用多)的中成药进行统一整理,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结果500份妇科调经中成药清单中,使用多的药剂类型为颗粒剂、胶囊剂与丸剂,并且,主要以活血化瘀、补血的中药类型为常见。其中,使用多的药品名称分别为:益母草颗粒、八珍益母胶囊、归芍丸和当归丸。结论我院妇科常用调经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医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生开处方药的监督作用,以此减少医院中成药的误用、滥用现象。

    作者:赵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产科新生儿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检查结果对比

    目的:对比产科新生儿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检查结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产科出生并且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新生儿66例,分别采集静脉抗凝血以及末梢血,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指标,并比较两种采血标本的检查结果。结果静脉血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测定结果显著低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新生儿静脉血常规检查难以完全反应其血液循环状态,影响因素较多,宜采用末梢血检查血常规。

    作者:杨雪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研究中药洗剂联合维生素E乳外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洗剂联合维生素E乳外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洗剂及维生素E乳外用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5%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洗剂联合维生素E乳外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产前诊断孕妇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心理分析以及心理护理的护理方法在对孕妇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疗效。方法收集100例我院收治的实施产前诊断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测评的形式对孕妇的心理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的护理。结果两组孕妇均会出现焦虑的情况,但观察组孕妇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同时观察组孕妇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对孕妇实施产前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孕妇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的降低孕妇的抑郁发生率同时提升孕妇对于产前诊断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术的实施效果。方法甲组35例实施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乙组35例接受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丙组35例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总费用高于乙丙两组,但平均住院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其他两组,乙组虽手术时间短,但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处于劣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显著,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袁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校中医内科内分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要不断变革创新。本文依据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质量评价三方面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对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具有较高临床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中医人才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马建;赵娜;李永华;徐洪涛;仲维莉;曹彬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通过对我院妇产科临床手术的感染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出对于感染的有效预防以及护理的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患者250例,采用普通护理和特殊护理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比较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后发现,特使干预护理小组的感染率比普通小组低10.3%。结论在妇产科的治疗中,感染因素普遍存在,患者感染的概率相对其他科室较高,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给予一定的干预。

    作者:陈立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检查与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6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宫腔镜进行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行病理组织学活检明确诊断结果。结果通过宫腔镜检测发现,16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子宫内膜息肉76例(46.0%);黏膜下肌瘤32例(19.4%);子宫内膜炎30例(18.2%);子宫内膜癌27例(16.4%)。与病理学组织活检诊断结果对比发现宫腔镜检测符合率高达92.1%。结论采用宫腔镜检测绝经后子宫出血症状可准确判断相关病因,配合病理学明确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郑玉峰;石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