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平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在于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预期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112例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儿采用健康教育,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指标可通过健康教育护理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邰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较为复杂难治的一类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进步,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治疗等都有很大的进步.选择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银屑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疗效,但要彻底治愈该病,还需继续努力.
作者:田改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米烈汉主任医师临床善于运用宗气为本思想论治神经性皮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列举其两则典型病案,介绍了米老论治本病的思路及经验体会.
作者:魏文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对比氧氟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选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特殊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氧氟沙星药物进行治疗,静脉输液滴速为25滴/min,特殊组患者在应用氧氟沙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输液滴速不变,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 经治疗结果得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特殊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治疗后,特殊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腹胀症状,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头晕症状,2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1例患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5.00%,对此,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高于特殊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盆腔炎患者应用氧氟沙星和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现象,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具保障
作者:辛美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对女性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有流产史的产妇68例,其中34例产妇上次为药物流产,作为药流组,34例产妇上次为人工流产,作为人流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异常情况发生率、再次分娩异常情况发生率和分娩结局.结果 药流组产妇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人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流组产妇胎盘粘连、产后出血、胎盘残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人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再次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对女性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大致相同,但是药物流产可有效降低女性再次分娩时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和胎盘残留等分娩异常情况的发生率,对于提高女性再次分娩的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形态美观及身心健康.乳腺癌的治疗是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性治疗,为了使乳腺癌患者顺利度过各个治疗阶段,结合我院住院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工作流程及要求,使得乳癌患者顺利度过各个在院治疗阶段,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丽;张学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旦增,女,36岁,藏族,下腹部疼痛伴间断性出血三个多月为主诉来我院行彩超检查彩超检查示:子宫:子宫呈前位,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团块回声,宫腔未见分离及异常回声.附件:右侧腹腔内见一妊娠表现,BPD:3.5 cm相当于孕17 w+5 d,无胎心胎动,胎盘位于宫体后壁,0级成熟,羊水适量.周围见包膜及静脉丛,共同连于子宫.下腹腔内见深7.2 cm液性暗区.超声诊断:考虑宫外孕来源于输卵管可能,下腹腔积液我院妇产科遂对该患者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于右侧附件发现4多月大胎儿,位于输卵管内,行右侧附件切除术.清理腹腔积液.并将术后切除物送病检.
作者:侯永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通过探究妇科普查在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表明妇科普查对于早期宫颈癌筛查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患者及早的发现、诊断疾病,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宝丰;曹慧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将硬膜外镇痛技术与LDR分娩模式(即产休一体化分娩模式)一体化管理,对于提高分娩质量和患者感受的意义.方法 对于2016年7月1日-2016年12月1日,来我院经阴道分娩、同时选择了LDR(即产休一体化产房)分娩模式的产妇共计1000名,经过产科医师、助产士和麻醉师全面评估、并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后,其中523名同时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其余477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分娩效果的比较.结果 (1)两组分娩产妇在产妇的疼痛程度、第一产程时间、顺转剖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尿潴留、发热、饮食、运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3)助产士、产妇及其家属感受明显不同,实验组普遍优于对照组.结论 硬膜外镇痛技术与LDR分娩模式一体化管理是目前安全、受广大孕产妇欢迎的分娩模式.
作者:王丰娥;刘桂芬;刘海华;姜群;王岩;金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健康教育在原发性痛经(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健康教育前后月经知识知晓度及痛经程度.结果 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月经知晓度得分显著大于对照组.实验组中度、重度痛经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健康教育前,实验组中度、重度痛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PD可显著提高患者对PD的认知水平,缓解其痛苦.
作者:杨新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年收治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妈富隆口服治疗,对照组倍美力及黄体酮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27例,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24例,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能有效止血时、安全性高、药源丰富,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因素对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计算机断层组合系统(PET/C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总结出PET/CT检查的处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3月实施PET/CT检查的316例患者随机分成基础组(n=158)和干预组(n=158)进行研究,对基础患者实施常规检查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因素干预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图像质量及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图像质量优良率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因素干预可明显提高PET/CT检查图像质量,为医生正确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苏少弟;李鲜花;陈丽莹;肖菊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重症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乳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实验组予以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重症乳腺增生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纪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护理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认知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总认知率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认知度.
作者:徐文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产妇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护理前,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施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产妇对产后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倪美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子宫腔以外存在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即相对于在位内膜存在的异位内膜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盆腔是绝大多数EMs发生的主要部位,且直接影响女性患者不孕情况.黄海波教授认为肾虚血瘀而导致卵巢功能下降和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是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病机,从而引起女性不孕.黄海波教授提出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原则,结合补肾周期疗法.根据病因、清热散寒、化痰利湿等方法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杜晓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84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辅助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运功及生活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运动治疗有效率为92%,高于同期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对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有明显的作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玉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脐动脉S/D比值在妊娠糖尿病母婴结局预测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1月30例S/D比值增高的孕妇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的30例S/D比值正11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监测两组受试者在不同时期的S/D比值及其妊娠结局,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孕产妇在孕中期、孕晚期的S/D比值分别为(3.7±0.7)、(2.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3)、(2.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自发性流产、妊高症、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0.0%、40.0%、26.7%、20.0%、23.3%、26.7%、13.3%与对照组的3.3%、16.7%、3.3%、0、6.7%、4.4%、0相比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围产儿的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死胎的发生率分别为13.3%、40.0%、23.3%、20.0%、15.6%与对照组的3.3%、16.7%、3.3%、0、0相比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新生儿体重为(3345.7±211.5)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45.9±210.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比值增高对妊娠结局及胎儿有不良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加强监测,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潘亚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致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研究对象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专业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尽早恢复其肢体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环节.
作者:司艳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Q组,25例)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L组,25例).Q组患者选择全身麻醉,L组患者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L组患者的肌肉松弛程度明显优于Q组,完全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快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患者,具有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术后苏醒迅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岳春;王宏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