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红;孙幸芳;李敏
对1例妊娠合并鲁登巴赫综合征患者进行剖宫产,行补液,预防感染等治疗,做好围产期的病情观察,加强围产期各项护理.患者顺利剖宫产,分娩一男婴.终母婴安全出院.
作者:王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的110例行腹腔镜单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为双极电凝组,对照组为镜下缝合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血E2、FSH、LH及窦状卵泡数,同时对两组患者月经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较术前均出现E2及患侧卵巢窦状卵泡数下降和FSH、LH增高,其中术后3月时两组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的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E2、FSH、LH及窦状卵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月经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创面采用电凝或缝合止血均会对卵巢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使用镜下缝合止血可更好地保留其功能.
作者:姜勇杰;谢岚;李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76例,依据其具体情况将其分为剖宫产组35例和阴道分娩组41例,比较两种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结果 阴道分娩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剖宫产组,初次母乳喂养时间短于剖用产组,住院时间短于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患者产褥期感染率(5.7%)低于剖宫产组(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分娩方式能够降低出血量,缩短初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产褥期感染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作者:苏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临床路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将舒适护理运用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可以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瘢痕子宫第二次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直接选择第二次剖宫产,38例经阴道试产,27例阴道试产成功,经阴道分娩率为37.55%.结论 产科医师应综合分析孕妇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孕妇的意愿,尽量做出安全合理的分娩方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对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予以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3月~2016年10月住院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并按分组分别予以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并对其护理差错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等数据进行评价及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为3.6%显著低于对照组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6.5±1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6.3±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文化理念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降低护理差错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蔡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于规范的子宫内膜癌个体优化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规范的个体优化治疗,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在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当中,其治疗有效率为77.94%(43/68),其中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化疗/放疗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79.07%和7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36.76%(25/68)和19.12%(13/68),其中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化疗/放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34.88%和60%,复发率分别为10%、16.28%以及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规范的子宫内膜癌个体优化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依努尔·阿布都克力木;依帕尔古丽·阿部都克力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加减当归芍药散对肝郁脾虚型痛经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53例门诊痛经患者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水煎400 mL,1剂/d,2次/d.14 d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PGF2αPGE2值、副反应情况来评估当归芍药散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服用加减当归芍药散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57%,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GF2αPGE2值变化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当归芍药散对肝郁脾虚型痛经疗效肯定,可以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作者:吴亚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细菌性阴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例细菌性阴道感染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15例,甲组进行常规护理,乙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SDS、SAS评分.结果 相对于甲组的满意度,乙组更高;相对于甲组的SDS、SAS评分,乙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细菌性阴道感染患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好,心理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吕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总结超声筛查Ⅲ级系统在诊断产前胎儿畸形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全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Ⅱ级超声系统筛查胎儿畸形,观察组采用Ⅲ级超声系统筛查,对比两组筛查结果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在18-27周的畸形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检出率为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声阳性检出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筛查Ⅲ级系统可有效筛查27周以前的胎儿畸形,准确率虽不能达到100%,但整体检出率较高,漏诊率低,可大大提高产前诊断质量,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6月~2016年8月选取所在科室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乙组和甲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甲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乙组采用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月经情况和子宫肌瘤体积情况.结果 相对于甲组,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高,乙组患者的月经情况和子宫肌瘤体积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月经情况和子宫肌瘤体积情况改善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钱方圆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模式在心内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40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满意程度方面还是在生活质量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共40人,39人对护理质量表示满意占所有观察组总人数的97.5%,对照组共40人对护理质量表示满意的有32人,占所有患者总人数的80%,两组患者在满意程度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5%优良质量的人数为30人.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60%优良人数为24人.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心内血管内科进行护理工作能够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应当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当中.
作者:于秀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有二胎需求孕妇胎儿畸形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优生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辖区2014年3月~2016年3月4500个生育记录资料,均为有二胎需求孕妇,统计胎儿畸形发病率,并分析孕妇年龄、不良妊娠结局史、相关有害物质接触、产检等与胎儿畸形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胎儿畸形患病572例12.71%,其中多为死胎(163例);父母年龄35~48岁胎儿畸形患病率高6.20%、36.75%;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史、畸形儿生产史、产前检查、父母有害物质接触及烟酒嗜好与否孕妇胎儿畸形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父母年龄大、不良妊娠结局史、畸形儿生产史、有害物质接触等为有二胎需求孕妇畸形儿发生危险因素.
作者:王波;祖术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在对贫血患者使用血压检验方法进行判断的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共计190例,依据检验结果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每组各95例,将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红细胞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方面,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贫血病人的血液检验中,红细胞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可以作为判断贫血的标准,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莎莎;李向平;李勇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2年内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32例/组.对照组予以安宫黄体酮治疗,实验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FSH、LH、E2、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FSH、LH、E2、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5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高伟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比较高龄患者几种超排卵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年龄≥38岁患者共478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组82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短方案组96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组124个周期,微刺激方案组176个周期,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效果.结果 长方案组Gn平均使用天数和用量、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均高于其余方案组患者,而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其余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刺激组在Gn平均使用天数和用量方面均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种植率、流产率相比无差异.结论 长方案组的助孕结局较好,但用药量大,治疗费用高;微刺激方案超排卵用药量少,治疗费用低,同时可获得较好的助孕结局,更适合在高龄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谭庆英;丘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针对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探究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自主进行流产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34例患者在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作为实验一组,34例患者在手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作为实验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麻醉效果,探究二者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使用价值.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一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实验二组,但是在手术中实验二组患者的心率[1]相对稳定,实验一组的患者的心率率高;实验一组在手术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实验二组,实验二组的经济效率优于实验一组.结论 在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以及丙泊酚对于手术中各有优点,在临床使用上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作者:周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分析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实施预防并发症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研讨对象的选择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进行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实施预防并发症护理,能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维;林志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