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8803
  • 国内刊号:11-9356/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妇产科学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19期文献
  • ABCB1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紫杉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究ABCB1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紫杉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2日~2016年10月22日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HRM技术回顾性分析其ABCB1基因分型,所有患者均性紫杉类药物治疗,分析乳腺癌患者ABCB1基因型与使用紫衫类化疗药物疗效的关系.结果 C1236T位点化疗有效率:51.3%为CC型、69.8%为CT/TT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677T/A位点化疗有效率:53.4%为GG型、68.2%为GT/A+TT/AT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435T位点化疗有效率:41.7%为CC型、75.3%为CT/TT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等位基因患者化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携带T等位基因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行ABCB1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乳腺癌应用紫衫类药物化疗疗效有重要参考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徐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全产程分娩镇痛对分娩过程及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全产程分娩镇痛对分娩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0月分娩孕妇500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分娩的方式,试验组孕妇使用全程镇痛分娩的措施,进而对比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子宫复原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情况以及自然分娩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孕妇的产程时间以及子宫复原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新生儿评分以及产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自然分娩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分娩过程中使用全程分娩镇痛,可以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的成功率,缩短产程和子宫复原时间,从根本上保证了孕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作者:麻增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宫腔镜电切术中子宫穿孔发生的原因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中子宫穿孔发生原因的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120例,术前患者放置宫颈扩张棒,术中采用B超和腹腔镜监护,根据手术指标及目的对手术操作进行引导.结果 发生子宫穿孔的患者有15例,发生率为12.5%,其中扩宫引起子宫穿孔的有7例,电切电极导致子宫穿孔的有8例;其中B超监护发现4例,腹腔镜监护发现5例,宫腔镜发现6例.完全子宫穿孔的患者有11例,不完全穿孔的有4例.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操作过程中,需要有效控制扩宫程度,并在宫腔镜直视下置镜.子宫穿孔主要是受到临床术者经验及手术类型的影响,通过B超监护与腹腔镜都能有效防止子宫穿孔的发生,但却不能完全避免子宫穿孔的发生.

    作者:王海涛;赵频;郭俊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醋酸曲普瑞林、腹腔镜手术联合使用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采用醋酸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对照组4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醋酸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回顾分析对应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以95.6%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6%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基础上采用醋酸曲普瑞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古孜娜·赛尔山别克;毛力旦·买买提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130例产后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13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6月~2016年5月接受的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5例.对照组患者产后给予注射缩宫素20 IU,观察组患者给予缩宫素20 IU+250 u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2011-2015年黄石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提供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收集2011~2015年黄石市医院上报的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结合现行的黄石市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对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死亡率波动于(2.3~12.58)/10万之间,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妊高症疾病等.结论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管理,提高产科医疗质量、全面推进住院分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提高孕产妇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者:王忠红;杨旸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10月1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两组各80例.常规组治疗采取孕三烯酮,研究组治疗采取米非司酮.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不良反应;干预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指标.结果 研究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价值高,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激素,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王婉婷;王茹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观察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目的 观察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科行肿瘤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肿瘤检测结果分为恶性肿瘤组(n=29)和良性肿瘤组(n=33).另选择30例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抗凝血酶(AT)水平.比较恶性肿瘤组与对照组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分析比较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患者术前、术后1 h、术后24 h、术后3 d和术后7 d四个时间点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术前、术后1 h、术后24 h、术前3 d的vWF、GMP-140、TAT水平逐渐升高,均高于对照组,A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vWF、GMP-140、TAT和A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术后7 d的vWF、GMP-140、TAT水平均低于术前,AT水平高于术前,术前和术后7 d的vWF、GMP-140、TAT和AT水平差异明显(P<0.05).术前、术后1 h、术后24 h、术后3 d恶性肿瘤组患者vWF、GMP-140和TAT均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AT水平低于良性肿瘤组,两组患者的vWF、GMP-140、TAT和AT水平差异显著(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vWF、GMP-140、TAT和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的凝血分子水平逐渐升高,术后7d渐渐恢复正常.

    作者:张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及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的分娩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76例,依据其具体情况将其分为剖宫产组35例和阴道分娩组41例,比较两种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结果 阴道分娩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剖宫产组,初次母乳喂养时间短于剖用产组,住院时间短于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患者产褥期感染率(5.7%)低于剖宫产组(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分娩方式能够降低出血量,缩短初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产褥期感染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作者:苏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应用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估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选65例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于2015年8月~2016年6月入院救治的病例,以不同手术疗法为依据分组:33例A组行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32例B组行腹腔镜下子宫高位骶韧带悬吊术,对2组临床疗效展开比对.结果 A组总有效率96.97%,比B组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手术指标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以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救治女性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较显著.

    作者:郭楠楠;朱前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6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把这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孕三烯酮组与米非司酮组,两组患者都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孕三烯酮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米非司酮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都较高,且复发率较低.结论 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都能够在彭强子宫内膜异位真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应用,二者都可以巩固疗效,且在术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龄患者几种超排卵方案的比较

    目的 研究比较高龄患者几种超排卵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年龄≥38岁患者共478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组82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短方案组96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组124个周期,微刺激方案组176个周期,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效果.结果 长方案组Gn平均使用天数和用量、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均高于其余方案组患者,而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其余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刺激组在Gn平均使用天数和用量方面均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种植率、流产率相比无差异.结论 长方案组的助孕结局较好,但用药量大,治疗费用高;微刺激方案超排卵用药量少,治疗费用低,同时可获得较好的助孕结局,更适合在高龄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谭庆英;丘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72例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分析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瘢痕子宫第二次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直接选择第二次剖宫产,38例经阴道试产,27例阴道试产成功,经阴道分娩率为37.55%.结论 产科医师应综合分析孕妇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孕妇的意愿,尽量做出安全合理的分娩方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女大学生性行为及妇科炎症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女大学生性行为及妇科炎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在妇科疾病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在校女大学生,对其妇科疾病与性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女大学生妇科疾病患者中,性行为发生率为62.00%,无性行为发生率为3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且为独生子女的性行为发生率(42.00%、66.00%),要明显的高于农村且为非独生子女的患者(18.00%、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女大学生对于安全套、避孕药的应答率相对较高,但是对于紧急避孕等知识明显匮乏.结论 当前高校性教育并不开放,使得女大学生性知识掌握情况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婚前性行为数量逐渐增加,作为引发妇科疾病的关键因素,加强高校性教育,控制与性行为有关的妇科疾病发病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吴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应用瑞芬太尼清醒镇痛在取卵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清醒镇痛在取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取卵术病例数73例作研究对象,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差异分组.对照组有35例,手术麻醉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实验组有38例,麻醉采用瑞芬太尼清醒镇痛.术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中实验组麻醉起效和意识恢复时间较短,镇痛有效率较高,镇静效果较好,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取卵术采用瑞芬太尼清醒镇痛,镇痛镇静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少,应用安全有效,可推广.

    作者:刘广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残留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的110例行腹腔镜单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为双极电凝组,对照组为镜下缝合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血E2、FSH、LH及窦状卵泡数,同时对两组患者月经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较术前均出现E2及患侧卵巢窦状卵泡数下降和FSH、LH增高,其中术后3月时两组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的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E2、FSH、LH及窦状卵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月经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创面采用电凝或缝合止血均会对卵巢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使用镜下缝合止血可更好地保留其功能.

    作者:姜勇杰;谢岚;李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对贫血患者开展血液检验的临床诊断鉴别价值分析

    目的 在对贫血患者使用血压检验方法进行判断的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共计190例,依据检验结果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每组各95例,将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红细胞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方面,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贫血病人的血液检验中,红细胞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可以作为判断贫血的标准,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莎莎;李向平;李勇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B超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

    目的 对B超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4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择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B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B超进行诊断,观察分析两组临床诊断结果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2.67%,对照组临床诊断率为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影像学清晰且完整,可以有效客观、真实显示出患者病灶的具体情况,对照组影像血较模糊,并难以完整表现出患者病灶的具体情况,易发生临床误诊现象.结论 采用阴道B超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可以促进疾病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可靠依据,值得应用.

    作者:何健宏;贝鸿池;黎柱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分娩时机和妊娠结局在双胎之一宫内死胎的分析

    目的 探讨分娩时机及妊娠结局在双胎之一宫内死亡的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1月妇产科双胎妊娠其一死亡的病例共6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产妇的妊娠期不同划分为四组,并对四组双胎之一宫内死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延长胎儿存活时间.结果 通过对四组双胎之一宫内死胎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7周发现宫内死胎延长孕周期到33周左右出生的活胎无一例死亡;27周左右发现宫内死胎延长孕周期到33周以后出生的活胎无一例死亡;27周后发现宫内双胎一胎死亡在34周前生产的,有3例出生的活胎死亡;27周后发现宫内双胎一胎死亡在34周后生产的,有1例出生的活胎死亡.结论 双胎妊娠其一宫内死亡时,医护人员可对妊娠期妇女密切监测胎儿数据,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争取延长活胎的宫内生长,并提高胎儿及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6年11月妇科收治的114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76)和传统手术组(n=38),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穿刺部位渗血、皮下胀气、恶心呕吐).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良性卵巢囊肿剔除术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有效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较传统开放手术更有优势.

    作者:兰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临床路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将舒适护理运用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可以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3日~2016年2月23日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附件炎患作为观察对象,经过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于经期第1天开始进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常规组患者于经期结束后第4天开始进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6.67%,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经期第1天开始进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柳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探讨宫腔镜技术在诊治妇产科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和研究宫腔镜技术在诊治妇产科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不孕症患者,对所有患者都进行病理切片和宫腔镜检查,观察和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在病理切片诊断中62例患者宫腔异常,宫腔镜检查中60例宫腔异常,检出正确率为96.77%.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1年内有37例患者出现妊娠反应,其治疗有效率为61.67%.结论 在妇产科不孕症临床诊治中采用宫腔镜技术,能够及时、准确的确诊,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且总体治疗效果也比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秀;毛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

    目的 总结临床上细菌性阴道合并妇科感染常见的类型,分析临床治疗的方案及效果.方法 特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性阴道并合并妇科感染疾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应的检查,统计常见的感染疾病类型和病原菌类型,给予患者甲硝唑口服和维生素C药物外用治疗,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程度.结果 常见感染病原菌主要有酵母菌属、滴虫、支原体和衣原体,常见的妇科疾病感染类型主要有盆腔炎、附件炎或是子宫内膜炎三种,经过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结论 临床上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多合并妇科感染疾病,应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甲硝唑和维生素C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妇科感染疾病的手首选药物.

    作者:毕井祝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保健方法研究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价值及保健方法.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10月于本院实施分娩的400例产妇作为分析对象,为所有产妇实施70 g糖筛查,1 h血糖高于7.7 mmol/L的产妇,再实施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记录产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3.5%,糖尿病组产妇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巨大儿以及早产儿发生率相对较高,数据对比与正常组产妇具有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产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早期全面筛查、积极治疗能够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李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当归热敷贴与当归穴位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当归热敷贴与当归穴位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选择自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因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将治疗方案与患者进行沟通后按照患者选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0例)采用当归热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对照组(40例)采用当归穴位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3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在VAS评分、腹痛严重程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当归热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2年内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对子宫肌瘤传统剥除术和腹腔镜下剥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妇科诊治的9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患者手术意愿分成探究组(57例)和对比组(40例),对比组采取传统剥除术,探究组采取腹腔镜下剥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探究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3.0%,对比组为92.5%,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手术时间相对长于对比组,但术后出血量、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传统剥除术和腹腔镜下剥除术均有良好效果,但后者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优势更显著.

    作者:韩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TP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TP(梅毒)抗体的筛查结果,为加强血液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以青岛地区514747名无偿献血者(2012年1月1日~2016年11月31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514747名无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比无偿献血者的TP(梅毒)抗体筛查结果及分布情况.结果 2012年~2016年无偿献血者各年的TP抗体不合格率分别为0.35%、0.42%、0.44%、0.38%、0.22%,2012年~2014年TP抗体不合格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15年~2016年TP抗体不合格率呈现下降的趋势;高中以下、中专和高中、专科及本科、研究生及以上无偿献血者的TP抗体不合格率分别为0.51%、0.40%、0.28%、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保证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在献血前,对无偿献血者进行TP抗体快速筛查检验非常有必要,尤其是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的献血人群.

    作者:唐英;潘海平;张志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280例子宫肌瘤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140,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n=140,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且术后恢复较快,明显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中医药治疗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女性在49岁前后出现月经紊乱,伴有相关不适症状的疾病.本病以肾虚为本,由于妇女在一生中需经过月经、胎产、哺乳等生理变化,多次损伤精血,容易处于阴亏的状态,加之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将竭,故在临床上见到的绝经前后诸证以肾阴虚证较多.

    作者:李团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以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促排卵法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具有较高的排卵率和妊娠率,且患者的流产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幸玲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合浦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其中60例头位难产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难产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胎头吸引术,观察组30例则实施徒手转胎位处理,比较不同难产处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平均第二产程、产道平均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NBNA总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徒手转胎位为临床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手术方法,临床应掌握手术适应症,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绣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人工流产术后立即置入吉妮致美与娜琪宫腔形节育器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人工流产术后立即置入吉妮致美与娜琪宫腔形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人工流产对象共240例分为吉妮致美组80例;娜琪宫腔形节育器(以下简称娜琪组)80例;人流术后未上节育器对照组80例,对各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为期12个月的观察,两组节育器在下移,脱落,带器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续用率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妮组与娜琪组较对照组在总出血天数、滴血天数、平均每次出血天数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娜琪组与吉妮组滴血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流术后立即置入吉妮致美和娜琪宫形节育器安全,有效,可推广.

    作者:张慧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探讨VR技术在子宫动脉栓塞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VR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具发展潜力的学科,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融合的虚拟环境,使用户以适当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与真实环境相同的体验和感受.这项技术在介入放射学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旨在论述关于VR技术在子宫动脉栓塞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及优势,分析目前VR技术在子宫动脉栓塞术临床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展望VR技术在子宫动脉栓塞术临床教学领域的发展方向,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金昌;赵蒙;吴常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研究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中的风险大大降低,而适用范围逐渐扩大.使用剖宫产手术可以挽救胎位不正或脐带绕颈等不能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和母亲的生命、同时治疗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等,所以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产科领域的一种重要术式.

    作者:张仝琼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韩世荣治疗银屑病的用药经验

    总结韩老师对于银屑病的经验,临床上徐宜厚[1]等将本病分为血热、血燥、血瘀等;韩教授将银屑病分风热型、血热型、冲任不调型、血虚寒凝型、血淤型;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成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CHG抗菌透明敷料用于PICC穿刺点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CHG抗菌透明敷料用于PICC穿刺点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7例PICC穿刺点感染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CHG抗菌透明敷料固定.每周进行导管维护更换敷料一次.结果 17例PICC穿刺点感染的患者使用CHG敷料一周后16例患者痊愈,1例使用2周后对该敷料过敏停止使用.总的治愈率为94.1%.结论 PICC穿刺点感染应用CHG抗菌透明敷料可有效促进感染伤口的愈合,减少换药的频率,减轻护理时数,提高导管留置的安全性.

    作者:甘淑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

    阴道炎症是临床上妇科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疾病位置的特殊性,患者往往对疾病难于启齿,导致病情的迁延及恶化,故而必须通过及时有效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治疗手段相辅相成才能取得佳的医疗效果.本文对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作者:陈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超声筛查Ⅲ级系统在诊断产前胎儿畸形方面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研究总结超声筛查Ⅲ级系统在诊断产前胎儿畸形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全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Ⅱ级超声系统筛查胎儿畸形,观察组采用Ⅲ级超声系统筛查,对比两组筛查结果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在18-27周的畸形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检出率为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声阳性检出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筛查Ⅲ级系统可有效筛查27周以前的胎儿畸形,准确率虽不能达到100%,但整体检出率较高,漏诊率低,可大大提高产前诊断质量,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卵泡监测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在不孕症治疗中予以卵泡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80例不孕症患者,以2014.8~2016.8为样本选取时段,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监测卵泡周期并指导受孕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而对卵泡发育程度应用超声进行监测并指导受孕的4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 相比对于对照组12.5%、17.5%,实验组患者的促排卵周期受孕率42.5%明显较高、总受孕率52.5%明显较高,2组比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孕症治疗中予以卵泡监测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优势明显,可将临床受孕率提升.

    作者:刘文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规范的子宫内膜癌个体优化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规范的子宫内膜癌个体优化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规范的个体优化治疗,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在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当中,其治疗有效率为77.94%(43/68),其中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化疗/放疗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79.07%和7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36.76%(25/68)和19.12%(13/68),其中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化疗/放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34.88%和60%,复发率分别为10%、16.28%以及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规范的子宫内膜癌个体优化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依努尔·阿布都克力木;依帕尔古丽·阿部都克力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宫腔镜、彩超、病理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究宫腔镜、彩超以及病理3种不同诊断方式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临终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50例拟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宫腔镜、彩超、病理诊断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结果 病理组织学诊断,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9例,子宫内膜癌癌者1例;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增厚患者3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0例;宫腔内镜诊断,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5例.结论 阴道彩超诊断更加便利有效,宫腔镜诊断更加可靠,病理学检查可作为金标准.

    作者:吴洪立;侯素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04月~2015年0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23例,采用UAE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复查3次.另选取27例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育龄妇女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UAE治疗前与治疗后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UAE治疗前与治疗后孕酮(PROG)、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雌二醇(E2)等情况,并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UAE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1次复查,复查3次,进行B超检查肌瘤及子宫体积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均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3次复查PROG、PRL、LH、FSH、E2水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术治疗,其疗效显著,创伤小,同时对卵巢功能近期影响较小,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较好的的方法.

    作者:陈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调查分析有二胎需求孕妇胎儿畸形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有二胎需求孕妇胎儿畸形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优生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辖区2014年3月~2016年3月4500个生育记录资料,均为有二胎需求孕妇,统计胎儿畸形发病率,并分析孕妇年龄、不良妊娠结局史、相关有害物质接触、产检等与胎儿畸形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胎儿畸形患病572例12.71%,其中多为死胎(163例);父母年龄35~48岁胎儿畸形患病率高6.20%、36.75%;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史、畸形儿生产史、产前检查、父母有害物质接触及烟酒嗜好与否孕妇胎儿畸形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父母年龄大、不良妊娠结局史、畸形儿生产史、有害物质接触等为有二胎需求孕妇畸形儿发生危险因素.

    作者:王波;祖术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目盲选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73例.实验组在手术前予以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予以常规无痛人流,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宫颈软化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人流患者予以术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能够提升宫颈软化率,有效优化各项手术指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运用.

    作者:周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究代谢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及风险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以无心血管及内分泌合并症患者为对照组,以糖耐量异常或者空腹血糖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分娩前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耐量、BMI、LDL-C、收缩压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甘油三酯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孕中期BMI差异不明显,而观察组分娩前BMI、BMI增长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身体质量与各项代谢指标异常的人数均多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互为因果,早期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利用代谢综合征指标紊乱来识别,有利于及时予以预防,有效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

    作者:周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乳杆菌在阴道炎防治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杆菌在阴道炎防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16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58例,采用乳杆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91.3%,复发率11.3%与对照组临床疗效74.1%,复发率27.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阴道炎防治中,乳杆菌的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具有应用推广的价值.

    作者:蒋莉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龄产妇的妊娠特点及影响安全分娩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妊娠特点及对安全分娩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 选择高龄产妇15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适龄产妇150例,设为对照组,经组间对比,分析高龄对安全分娩构成影响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产妇妊娠合并症102例,发生率为68%;对照组75例,发生率为50%;观察组产妇妊娠并发症105例,发生率为70%;对照组84例,占56%.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巨大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新生儿畸形率、低体重儿率、新生儿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stic回归分析,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胎儿窘迫、贫血是独立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高龄产妇妊娠特点及对安全分娩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开展产前检查,对产妇体征变化密切监测,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率,大程度获取理想的母婴预后.

    作者:甘莉葵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手术治疗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1月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80例分两组,切除组进行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切除治疗;保留组则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就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手术过程平均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和乳腺癌治疗总有效率、术后上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胸大肌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保留组乳腺癌治疗总有效率和切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术后上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胸大肌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长于切除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平均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效果确切,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可有效减少上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胸大肌萎缩等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治疗性沟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希望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夏邑县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治疗性沟通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管理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评分及希望水平评分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治疗性沟通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及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玖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低分子肝素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免疫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免疫治疗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32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进行免疫治疗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坏死率及CD3、CD4、CD8及NK细胞比率进行测定,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20例患者中成功妊娠283例88.44%,足月分娩237例74.06%,妊娠到12周以前再次流产11例3.44%,其它患者在妊娠期中.治疗后患者的CD3、CD4及NK细胞比率显著下降,CD8以及淋巴细胞坏死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应用免疫治疗疗法,疗效显著,妊娠成功率较高,有效降低了NK细胞的比率,有利于患者妊娠成功.

    作者:唐雄志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外固定架联合解剖板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方法 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49例,术后拍片复查、Cooney腕关节评分.结果 术后掌倾角(10.9±2.3)°、尺偏角(20.5±1.9)°,腕关节评分优良率87.7%.结论 外固定架联合解剖板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项东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7341例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Cervical liquid based cytology,TCT)检查者中2143例TCT结果显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ifcance,ASC-US)及以上级别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143例患者,2012年2月~2015年2月,异常宫颈涂片2143例,其中ASC-US1627例、LSIL899例、HSIL416例、鳞状细胞癌16例.结论 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采用宫颈TCT检查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检测,保证了筛查的准确性,同时,规范了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流程、重视ASC-US以以上级别患者的干预,进而控制了宫颈癌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益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药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我院诊治的76例宫颈糜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8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疗法予以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宫颈糜烂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均治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2%相比明显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可采取光疗、冷冻及电灼等给与辅助治疗,同时对宫颈糜烂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在临床当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孙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比较间苯三酚及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与早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及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与早产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产科治疗的60例晚期先兆流产与早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的9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面部潮红发热、出汗口干、心慌胸闷、肌肉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及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与早产的疗效相当,但间苯三酚改善症状更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效果更佳,建议临床首选间苯三酚治疗晚期先兆流产与早产.

    作者:何晓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口腔功能锻炼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应用口腔功能锻炼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接收并进行放疗的6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每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护理治疗,未执行口腔功能锻炼,研究组抽取的3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选择执行口腔功能锻炼模式.观察并分析两组效果与特点,包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等.结果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其出现口干、张口困难、放射性中耳炎、颈部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分别为8例、4例、2例和3例,而研究组通过口腔功能锻炼后其出现张口困难1例,口干2例,无其他并发症.且通过口腔锻炼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选择应用口腔功能锻炼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作者:陈建华;黄贵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卵巢早衰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探究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鼠卵巢早衰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取足月剖腹产胎儿的胎盘,分离纯化得到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将20只C57卵巢早衰小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连续注射10 d,检测Zcchc11,Angpt 1,Cxcr4种卵巢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44、CD90呈阳性表达,CD45、HLA-DR呈阴性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Zcchc11和Angpt1基因的表达上升,Cxcr4基因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调节卵巢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对治疗卵巢早衰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李军教授治疗外伤性癫痫经验撷英

    外伤后癫痫是颅脑外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李教授从事脑血管研究40余年,在针对外伤性癫痫的治疗上面另辟蹊径,抓住病机,立法方药,收效甚捷.本文就癫痫的病因病机,相关功能锻炼,结合临证病案浅析.

    作者:谢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对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建卡做定期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妇68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1例,两组孕妇均定期产检,观察组孕妇在定期产检的基础上,在孕中期接受膳食以及运动指导,实施体重管理,而后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体重增长幅度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孕期对孕妇实施体重管理,可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妊娠期并发症.

    作者:王燕;周宝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医联合疗法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致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42例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出现月经稀发,月经紊乱的症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1例,对照组组患者均使用达英35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取达英35+中药的联合治疗方法,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后患者月经情况.结果 治疗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月经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疗法在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致月经失调症状上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津保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诊治的初产妇中抽取70例,并随机分组,研究组(n=35)应用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照组(n=35)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以及自然分娩率.结果 研究组初产妇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分别是(5.7±0.4)h、(0.5±0.1)h,其自然分娩率是54.3%;对照组初产妇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分别是(10.4±0.9)h、(0.9±0.2)h,其自然分娩率是28.6%;2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提升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缩短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谢俊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产妇产褥期的整体护理探析

    目的 对产妇产褥期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144例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2例,对产褥期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就乳腺炎、产褥感染、会阴伤口感染和产后抑郁发生率而言,实验组产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1.39%、1.39%、2.78%、1.39%vs.13.89%、9.72%、11.11%、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产褥期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任绍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在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1月1日的60例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分析人性化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考虑合理推广.

    作者:张兴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妇科优质护理临床带教及施行价值探析

    目的 探讨妇科优质护理临床带教的施行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到我院实习的76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8名.常规组采取常规带教方法,干预组则在常规带教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带教法,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实习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护士的实习成果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护理临床带教中施行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实习成果和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王蕊红;孙幸芳;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院前急救护理在宫外孕破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宫外孕破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30例宫外孕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8例给予常规入院诊疗治疗,观察组22例在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从实施急救到入院前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后的生命体征缓解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和临床治愈时间比未实施院前急救的患者更平稳,更有利于及早恢复和预后健康.结论 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是对宫外孕破裂患者的及时救治,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有效减少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盛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内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对优质护理模式在心内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40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满意程度方面还是在生活质量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共40人,39人对护理质量表示满意占所有观察组总人数的97.5%,对照组共40人对护理质量表示满意的有32人,占所有患者总人数的80%,两组患者在满意程度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5%优良质量的人数为30人.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60%优良人数为24人.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心内血管内科进行护理工作能够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应当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当中.

    作者:于秀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乳腺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化分组(每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邵金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综合护理运用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为临床上提高宫外孕患者的护理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8例宫外孕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进而评估综合护理对于患者的护理价值.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疼痛缓解速度、胃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及术后恢复速度快,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性化护理,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王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探讨各类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预期效果

    目的 分析各类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预期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全部患者实施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相对应的护理服务,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三个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6个月进行回访,20例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后患者未出现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并且目前尚无存在复发者.结论 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运用于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当中,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速度,同时其也是确保手术进行顺利的保证,该护理模式的重点是心理护理、病情护理、出院后的健康宣教等.

    作者:郭红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细菌性阴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细菌性阴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例细菌性阴道感染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15例,甲组进行常规护理,乙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SDS、SAS评分.结果 相对于甲组的满意度,乙组更高;相对于甲组的SDS、SAS评分,乙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细菌性阴道感染患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好,心理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吕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子宫内膜癌患者130例,随机从中选择65例为实验组,其余65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未经护理前抑郁和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均减小,且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术后恢复好,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杨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提高的相关问题.方法 文章在研究中选择了本院2015年到4月~2016年9月的94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了心理护理干预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治疗依从性的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态对比的分析,发现观察组在心理干预护理中,其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强化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化疗依从率,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到有效推广.

    作者:迟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二维码在信息化护理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护理信息化平台,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安全、及时的护理服务.我院2016年开始使用PDA识别记录患者的二维码信息.方法 2016年5月份住院输液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A组(实验组)50例二维码核对,B组(对照组)50例口头核对,两组护理人员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相同.结果 B组差错率为4%,接近差错率为20%;A组差错率为0,接近差错率为2%.智能化输液流程优于传统输液流程.A组比B组在输液流程上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护士在输液开始、巡视及结束时间的工作效率.结论 二维码不仅记录了患者的基本信息,而且记录了患者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治疗过程,具有更加可靠的准确性,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护患关系.与传统医疗系统相比更具现代化、智能化、无纸化.

    作者:姜言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剖宫产疤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处理体会

    目的 通过42例剖宫产手术后疤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表现症状,分析其病症的特点及应对策略.方法 对在医院通过诊断治疗的2015年~2016年收治的42例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对医院以往收集的这42例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病例资料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发现这些患者在初次进行诊断的时候有28例患者出现了误诊的情况,7例患者进行子宫病灶的切除修复手术后,子宫被成功的保留了下来,7例患者在进行人工流产的时候阴道部位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其中有5例患者在加用甲氨蝶吟化的治疗后,得到恢复,另外2例患者进行了子宫全切除手术.结论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后,子宫部位疤痕处的妊娠症状表现不明显[1],所以会拖延至中期或晚期,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患者一旦在有过剖宫产史并再次怀孕的状况下,需要在早期就进行积极的检查,争取在病灶的萌芽阶段合理的运用多种治疗的方式将其清除,为患者保留生育能力.

    作者:付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运用妇幼保健联合体实施护理延伸服务的SWOT分析

    延续护理,指的是把在住院过程中进行的护理服务推广延伸到各个家庭或者是社区当中,从而达到患者在各个医疗服务机构所得到的服务可以无缝契合,帮助病人实现持续性的医疗护理.就目前而言,其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护理形式.本文对妇幼保健联合体施行的护理延伸服务进行了相关的结论分析,包括其所含有的优点,缺点,还有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威胁.同时,借用SWOT对妇幼保健联合体实施护理延伸服务进行相关分析,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作者:吴蕾;刘仁平;徐树霞;危薇;陈克玲;佟昕;尤子善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elf care ability scale,ESCA)评分、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肺功能.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为基础组(n=60)和舒适组(n=60),对所有基础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护理路径,对舒适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舒适组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舒适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优良.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及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孕妇妊娠结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孕妇妊娠结局显著较差,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孕妇具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杨礼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进行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施行预防并发症护理的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实施预防并发症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研讨对象的选择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进行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实施预防并发症护理,能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维;林志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予以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3月~2016年10月住院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并按分组分别予以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并对其护理差错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等数据进行评价及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为3.6%显著低于对照组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6.5±1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6.3±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文化理念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降低护理差错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蔡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和躯体功能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48例2015年9月~2016年10月的本院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24例,观察组-延续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躯体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抑郁评分为(38.00±3.25)分,且躯体功能各项指标情况良好,优势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和心理状况的影响非常显著.

    作者:孙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妊娠结局、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护理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健康教育、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全面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护理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产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增加了母婴生产风险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孙美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

    作者:赖月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不良情绪及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不良情绪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0例产妇分为基础组(n=75,基础产科护理)和干预组(n=75,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产妇阴道分娩发生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护理后焦虑、抑郁及产后出血量、总产程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不良情绪及分娩质量.

    作者:李艳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风险管理策略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策略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住院的乳腺癌化疗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风险管理策略,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护理风险发生情况以及治疗配合程度和治疗积极程度的对比.结果 对比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治疗配合程度和治疗积极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实验在乳腺癌化疗护理中实行风险管理策略,效果显著,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积极配合,使得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开展.

    作者:孟庆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2),比较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1%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妇炎消胶囊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妇炎消胶囊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纳入的时间段在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单双号来进行分组处理,单号为观察组(n=45),结合使用妇炎胶囊来进行药物流产;双号为对照组(n=45),采用常规药物流产.分别观察两组中产妇的全流产率、出血时间和不完全流产率.结果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全流产率要显著更高,出血平均时间更少,不完全流产率也显著更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炎消胶囊应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全流产率,并且产妇出血的时间也有了明显的减少,用药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樊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大黄芒硝外敷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对盆腔炎患者采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选用我院妇科于2016年4月~2016年4月所收治的136例盆腔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是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大黄芒硝外敷患者下腹部的方法,对这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结论 大黄芒硝对盆腔炎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陈红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加减当归芍药散治疗肝郁脾虚型痛经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减当归芍药散对肝郁脾虚型痛经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53例门诊痛经患者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水煎400 mL,1剂/d,2次/d.14 d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PGF2αPGE2值、副反应情况来评估当归芍药散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服用加减当归芍药散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57%,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GF2αPGE2值变化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当归芍药散对肝郁脾虚型痛经疗效肯定,可以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作者:吴亚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 探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8日~2016年10月27日我院接收的盆腔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予以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为94.3%,参照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为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6%,参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盆腔炎时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能够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氧氟沙星,其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高思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6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68例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产科治疗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且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寒战、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利于产后出血量的减少,降低产后出血几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晓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字母排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6例,分别给予单纯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联合组排卵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炔雌醇环丙孕酮基础上,给予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可促进患者排卵,有效提高妊娠率,且联合用药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卡铂与紫杉醇联合治疗卵巢癌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究紫杉醇与卡铂化疗联合治疗卵巢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妇科收治的54例卵巢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5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7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给予卡铂治疗,观察组给予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8.46%、对照组60.81%,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5.38%、对照组42.30%,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可提高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治疗6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32例/组.对照组予以安宫黄体酮治疗,实验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FSH、LH、E2、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FSH、LH、E2、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病变.以往多采用消炎痛及孕激素治疗子宫腺肌瘤,但效果不理想,为寻求一种免于切除子宫且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愿望,作者自2012年开始将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耿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探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门诊常规收治的90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统计学随机匹配法将患者均分为45例第一组和45例第二组,第一组患者使用黄体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先兆流产,而第二组则使用口服型地屈孕酮片.根据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及胚胎的发育状态进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第二组患者的先兆流产症状治疗成功率为97.78%(44/45)高于第一组患者的82.22%(37/45),统计学检验分析显示两组间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第一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多于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安全性良好,其临床应用成功率较高,对继续妊娠过程无严重影响,值得对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尽早应用此药治疗.

    作者:帕乃扎·托留汗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两种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0月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在我院治疗的127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B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甲硫氨酸维B1;每组均在用药7天后进行血中胆汁酸及转氨酶的复检与评价.结果 A、B两组的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TBA、ALT、AST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ICP的临床生化指标降低效果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甲硫氨酸维B1一致,甲硫氨酸维B1作为ICP的辅助用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应筠;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产科治疗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产后2 h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较对照组的82.22%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出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利于加强宫缩,快速止血,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的分析

    目的 针对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探究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自主进行流产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34例患者在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作为实验一组,34例患者在手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作为实验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麻醉效果,探究二者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使用价值.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一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实验二组,但是在手术中实验二组患者的心率[1]相对稳定,实验一组的患者的心率率高;实验一组在手术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实验二组,实验二组的经济效率优于实验一组.结论 在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以及丙泊酚对于手术中各有优点,在临床使用上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作者:周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有子宫腺肌病的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术后1组,术后2组,术后3组和术后4组,所有患者在月经期4~7 d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术后1组在术后进行观察,术后2组在术后1个月进行观察,术后3组在术后3个月进行观察,术后4组在术后6个月进行观察.观察患者术后不同时期患者的痛经程度、子宫大小、月经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4组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后,观察放置后不同时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明显的效果,痛经情况有所缓解,月经量减少,子宫体积减小.结论 针对患有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在月经周期4~7天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痛经程度、子宫大小和月经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艳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盐酸利托君(安宝)和硫酸镁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前置胎盘采用盐酸利托君(安宝)和硫酸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选出88例前置胎盘孕妇,入选孕妇均为2015年1月~2016年08月收治,按不同治疗药物分组,治疗组(n=44)患者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n=44)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终止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延长孕周情况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期≥36周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前置胎盘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较硫酸镁疗效更显著.

    作者:蔡燕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分析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6月~2016年8月选取所在科室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乙组和甲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甲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乙组采用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月经情况和子宫肌瘤体积情况.结果 相对于甲组,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高,乙组患者的月经情况和子宫肌瘤体积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月经情况和子宫肌瘤体积情况改善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钱方圆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分别对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全部患者均为两组(68例/组),给予克罗米芬进行促排卵治疗设定为对照组,给予来曲唑进行促排卵治疗设定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排卵率及妊娠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情况及临床促排卵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性激素雌二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排卵率、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克罗米芬,具有进一步推广意义.

    作者:刘芳;余自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究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5日~2016年10月25日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76例,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麻醉,参照组给予布比卡因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明显快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与参照组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罗哌卡因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睁眼和拔管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学习.

    作者:吴万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宫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宫引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疤痕子宫引产患者34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乳酸依沙吖啶引产,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两组患者总产程、用药至分娩时间、引产成功率及产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产程(6.96±0.14)h、用药至分娩时间(8.01±0.19)h、引产成功率100%、患者出血量(70.63±2.15)ml、17例患者均无宫颈裂伤及子宫破裂现象,清宫率17.65%.对照组患者总产程(18.73±2.37)h、用药至分娩时间(42.04±5.61)h、引产成功率88.24%、患者出血量(100.00±9.63)ml,宫颈裂伤问题发生几率11.76%,子宫破裂问题发生几率17.65%、清宫率70.59%.两组对比,观察组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将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疤痕子宫引产中,缩短患者产程、缩短用药至分娩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清宫率,减低子宫破裂及宫颈裂伤问题发生几率,提高引产成功率,提高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高腾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5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高伟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中应用观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中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平均住费用、天数、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住院费用、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中,可以减轻患者经费,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康复快,护理效果好.

    作者:李程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PDCA循环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PDCA循环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5年5月-2016年7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工作质量及科室满意度情况.结果 PDCA循环管理后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后各科室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科室满意度.

    作者:宋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0月至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行常规随访,干预组则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Piper疲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减轻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目标性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治疗舒适度及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目标性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治疗舒适度及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目标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舒适度以及置管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肿瘤化疗患者临床治疗舒适度,降低置管并发症,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郭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延续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给予延续性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少,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康月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妇产科感染管理的讨论与对策

    医院出现感染现象不光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与社会来讲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医疗卫生治疗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的情况,怎样才可以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问题是现在医院管理阶层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医院中重要的科室就包括妇产科,妇产科感染的发生率和其它科室相比较,出现的概率非常比较高.就基层三级综合医院来讲,他们的医疗设备都是比较落后的,资源也相对薄弱,没有相对的管理体系,这就造成基层医院的妇产科医院感染情况比较多,这就需要医院不断提高感染的管理水平.

    作者:刘志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宫腔镜的临床应用及现代新进展

    近这些年,宫腔镜技术在临床中有了愈发迅速的发展和更加普遍的应用,使用宫腔镜进行检查也成为了妇科主要使用的手段.它所具备的微创、调节生殖预后效果等特征都受到了普遍的认可.伴随着如今愈发广泛的宫腔镜临床应用以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累积,如今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也有较大的提升.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对孕产妇保健知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对孕产妇关于保健知识的需求进行调查以及分析.为了能够充分的了解到孕产妇对保健知识的需求状况,通过制定孕产妇保健知识需求调查表的方式来对在我院某个阶段进行建卡的孕期在二十周以上的二百例孕产妇展开问卷调查.在这两百例孕产妇中的大部分人都有对孕期保健、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知识的需求.结合孕产妇对每项保健知识需求的人数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方法,对以后的产科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以及促进作用.

    作者:周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的治疗进展

    更年期综合征作为妇科常见病之一,虽然西医采用激素疗法配合情志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毒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治疗,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本病的病机,现代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的效果和经验,为临床提供思路.

    作者:王世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卵巢早衰治疗的临床前研究进展

    卵巢早衰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疾病,也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原因复杂,发病率逐年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关于对卵巢早衰的治疗目前主要停留在激素维持治疗的阶段,尚无根治该病的方法.拥有可再生功能的干细胞目前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卵巢早衰临床前的实验研究,且取得了不错的进展.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干细胞家族的重要分支,有望成为卵巢早衰治疗的重要材料.本文基于总结近年来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卵巢早衰方面的临床前研究成果,提出其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希望对卵巢早衰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孙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药治疗高龄流产病案分析——广东省名中医龙倩玲治疗举偶

    本文通过介绍龙倩玲老师辨证治疗2例高龄孕妇流产后的诊疗病案,整理及分析龙师的临床诊疗思路,对同一个疾病而不同症候群的病例,采取不同的理法方药的选择;除了服用中药汤剂外,案例2患者配合加予艾灸穴位,协同治疗,并根据病情的转归选取不同的穴位;同时总结治疗流产后瘀血内滞所致阴道流血的宝贵经验.

    作者:黎敏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一例妊娠合并鲁登巴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对1例妊娠合并鲁登巴赫综合征患者进行剖宫产,行补液,预防感染等治疗,做好围产期的病情观察,加强围产期各项护理.患者顺利剖宫产,分娩一男婴.终母婴安全出院.

    作者:王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关于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治疗的个案研究

    目的 探究于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我院在2015年3月18日收治的1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并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探讨临床资料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患者采用宫腹腔镜下微创术来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理想,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病情改善后批准出院.结论 采用宫腹腔镜下微创术来来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病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一例卵巢内胚窦瘤病例报告

    卵巢内胚窦瘤又称卵巢卵黄囊瘤,由于疾病本身及发病人群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多需要考虑尽可能减少对其生育功能的损害.现将近期收治的卵巢内胚窦瘤患者1例及对其进行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予以报道,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吉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一例妊娠合并红斑狼疮患者的产后护理

    对1例妊娠合并红斑狼疮进行剖宫产治疗的患者,做好产后的病情观察,加强产后各项护理.终母婴安全出院.

    作者:白贝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