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丰
目的 探讨CHG抗菌透明敷料用于PICC穿刺点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7例PICC穿刺点感染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CHG抗菌透明敷料固定.每周进行导管维护更换敷料一次.结果 17例PICC穿刺点感染的患者使用CHG敷料一周后16例患者痊愈,1例使用2周后对该敷料过敏停止使用.总的治愈率为94.1%.结论 PICC穿刺点感染应用CHG抗菌透明敷料可有效促进感染伤口的愈合,减少换药的频率,减轻护理时数,提高导管留置的安全性.
作者:甘淑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68例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产科治疗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且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寒战、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利于产后出血量的减少,降低产后出血几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晓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0月至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行常规随访,干预组则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Piper疲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减轻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对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予以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3月~2016年10月住院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并按分组分别予以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并对其护理差错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等数据进行评价及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为3.6%显著低于对照组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6.5±1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6.3±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文化理念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降低护理差错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蔡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以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促排卵法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具有较高的排卵率和妊娠率,且患者的流产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幸玲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卵巢内胚窦瘤又称卵巢卵黄囊瘤,由于疾病本身及发病人群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多需要考虑尽可能减少对其生育功能的损害.现将近期收治的卵巢内胚窦瘤患者1例及对其进行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予以报道,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吉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妊娠特点及对安全分娩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 选择高龄产妇15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适龄产妇150例,设为对照组,经组间对比,分析高龄对安全分娩构成影响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产妇妊娠合并症102例,发生率为68%;对照组75例,发生率为50%;观察组产妇妊娠并发症105例,发生率为70%;对照组84例,占56%.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巨大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新生儿畸形率、低体重儿率、新生儿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stic回归分析,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胎儿窘迫、贫血是独立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高龄产妇妊娠特点及对安全分娩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开展产前检查,对产妇体征变化密切监测,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率,大程度获取理想的母婴预后.
作者:甘莉葵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于规范的子宫内膜癌个体优化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规范的个体优化治疗,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在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当中,其治疗有效率为77.94%(43/68),其中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化疗/放疗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79.07%和7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36.76%(25/68)和19.12%(13/68),其中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化疗/放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34.88%和60%,复发率分别为10%、16.28%以及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规范的子宫内膜癌个体优化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依努尔·阿布都克力木;依帕尔古丽·阿部都克力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ABCB1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紫杉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2日~2016年10月22日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HRM技术回顾性分析其ABCB1基因分型,所有患者均性紫杉类药物治疗,分析乳腺癌患者ABCB1基因型与使用紫衫类化疗药物疗效的关系.结果 C1236T位点化疗有效率:51.3%为CC型、69.8%为CT/TT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677T/A位点化疗有效率:53.4%为GG型、68.2%为GT/A+TT/AT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435T位点化疗有效率:41.7%为CC型、75.3%为CT/TT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等位基因患者化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携带T等位基因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行ABCB1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乳腺癌应用紫衫类药物化疗疗效有重要参考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徐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瘢痕子宫第二次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直接选择第二次剖宫产,38例经阴道试产,27例阴道试产成功,经阴道分娩率为37.55%.结论 产科医师应综合分析孕妇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孕妇的意愿,尽量做出安全合理的分娩方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临床路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将舒适护理运用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可以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目标性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治疗舒适度及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目标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舒适度以及置管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肿瘤化疗患者临床治疗舒适度,降低置管并发症,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郭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采用醋酸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对照组4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醋酸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回顾分析对应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以95.6%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6%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基础上采用醋酸曲普瑞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古孜娜·赛尔山别克;毛力旦·买买提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宫外孕破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30例宫外孕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8例给予常规入院诊疗治疗,观察组22例在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从实施急救到入院前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后的生命体征缓解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和临床治愈时间比未实施院前急救的患者更平稳,更有利于及早恢复和预后健康.结论 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是对宫外孕破裂患者的及时救治,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有效减少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盛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对B超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4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择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B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B超进行诊断,观察分析两组临床诊断结果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2.67%,对照组临床诊断率为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影像学清晰且完整,可以有效客观、真实显示出患者病灶的具体情况,对照组影像血较模糊,并难以完整表现出患者病灶的具体情况,易发生临床误诊现象.结论 采用阴道B超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可以促进疾病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可靠依据,值得应用.
作者:何健宏;贝鸿池;黎柱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比较高龄患者几种超排卵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年龄≥38岁患者共478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组82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短方案组96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组124个周期,微刺激方案组176个周期,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效果.结果 长方案组Gn平均使用天数和用量、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均高于其余方案组患者,而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其余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刺激组在Gn平均使用天数和用量方面均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种植率、流产率相比无差异.结论 长方案组的助孕结局较好,但用药量大,治疗费用高;微刺激方案超排卵用药量少,治疗费用低,同时可获得较好的助孕结局,更适合在高龄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谭庆英;丘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评估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选65例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于2015年8月~2016年6月入院救治的病例,以不同手术疗法为依据分组:33例A组行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32例B组行腹腔镜下子宫高位骶韧带悬吊术,对2组临床疗效展开比对.结果 A组总有效率96.97%,比B组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手术指标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以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救治女性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较显著.
作者:郭楠楠;朱前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女大学生性行为及妇科炎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在妇科疾病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在校女大学生,对其妇科疾病与性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女大学生妇科疾病患者中,性行为发生率为62.00%,无性行为发生率为3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且为独生子女的性行为发生率(42.00%、66.00%),要明显的高于农村且为非独生子女的患者(18.00%、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女大学生对于安全套、避孕药的应答率相对较高,但是对于紧急避孕等知识明显匮乏.结论 当前高校性教育并不开放,使得女大学生性知识掌握情况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婚前性行为数量逐渐增加,作为引发妇科疾病的关键因素,加强高校性教育,控制与性行为有关的妇科疾病发病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吴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康复快,护理效果好.
作者:李程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子宫内膜癌患者130例,随机从中选择65例为实验组,其余65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未经护理前抑郁和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均减小,且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术后恢复好,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杨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