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晓燕
目的 探讨他莫昔芬对绝经后三阴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60例绝经后三阴性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给予服用他莫昔芬.观察组患者口服他莫昔芬,服用方法:10 mg,2次/d,疗程5年.观察(1)两组患者治疗1年的生活状况.(2)两组乳腺癌5年后复发转移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年的生活状况、两组乳腺癌5年后复发转移率及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三阴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长期口服他莫昔芬,可以提高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复发及延长生存期.
作者:李长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690例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如期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减少并发症必不可少的.
作者:李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患者ICU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诊危重患者ICU压疮发生降,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张慧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观察2012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高危因素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 ug肌肉注射,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观察两组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出血发生率为10%,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加强子宫收缩,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张婷;晏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运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6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60例患者中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32例53.33%患者为显效,25例41.67%患者有效,3例5.00%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后其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运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860例,其中68例出现产后出血,分析产后出血原因,通过对比产后出血与非出血组基本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8例患者产后出血平均值为(890.6±54.7)ml,出血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占比55.9%,其次为胎膜及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经分析,产后出血产妇中年龄为35岁及以上、孕次为3此及以上、经产妇、28~40周分娩、剖宫产、有妊娠合并症、多胎妊娠、新生儿体重为4 kg及以上者占比明显高于无产后出血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准确把握危险因素,重视孕产妇产前高危因素的筛查并加强管理,为所有孕妇展开孕期系统保健指导及产前宣教,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为母婴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直肠癌根治术后多次化疗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的症状以及对延续照顾需求情况,旨为临床开展延续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我科96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多次化疗的患者进行调查,在患者出院时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患者对延续照顾需求情况.结果 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有93.75%需要延续照顾服务.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多次化疗患者出院时症状较为严重,患者对延续照顾需求强烈,应采取可行的延续照顾模式,加强患者的症状管理,以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梦珂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非药物疗法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降血糖血脂的效果,并观察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38例GDM患者,入院后均向患者说明非药物疗法的可能收益及风险,取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采取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规范科学化的医学营养疗法(MNT)、运动疗法、心理疗法、健康教育疗法,治疗持续至分娩时,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记录围产结局结果 .结果治疗后FBG、2 hPBG、HbA1C、TC、TG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结局为早产1例,羊水过多2例,剖宫产14例,巨大儿3例,未出现子痫前期、伤口感染、新生儿低血糖,分娩后母婴体征整体良好.结论 MNT、运动、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非药物疗法可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GDM的首选手段.
作者:牟耀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针对妇产科手术中患者存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现象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诊治的方法 进行探索研究.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选择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人32例,主要对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是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是通过红光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两组中每组例数各16例,通过对两组的临床表现进行对观察结果 的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的对比,对照组长于实验组,具体数据表现为:7.3d±1.5d>3.6d±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效率低于实验组,具体数据表现为:81.3%<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红光治疗的方法能够使患者的切口愈合的时间更快,使用效果更加明显,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问题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素珠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6年0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子痫、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明显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增强母婴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费甫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产后出血产妇10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用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出血停止时间、产后2 h内出血;不良反应.结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产妇产后出血止血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出血停止时间、产后2 h内出血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性高,可有效止血,减少产后出血,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我院内分泌科患者二甲双胍使用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内分泌科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的用药禁忌症、用药适应症及用法、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存在患者无适应症用药2例4%,患者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有11例22%,患者有用药禁忌症仍服用药物的有9例18%.结论 加强对二甲双胍合理用药,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用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早期盆底肌锻炼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一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入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行早期盆底肌锻炼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盆底肌锻炼能有效缩短产后排尿时间,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李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雌孕激素受体在老年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因子宫内膜癌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将这些病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同年龄段的健康老年人60例,并作为对照组.终比较雌孕激素受体在两组不同人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中雌孕激素体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雌孕激素受体在早期与中晚期表达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的患者与没有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在孕激素受体表达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孕激素阳性表达率与老年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有无淋巴转移等均密切关系,并且临床可以将雌孕激素受体作为筛选疾病、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陶磊思;王静;孙中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对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应用在输卵管堵塞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输卵管堵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输卵管通液术)和观察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各40例.对比2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和治疗1年后的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率95.00%、1年后的妊娠率85.00%均比对照组数据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堵塞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输卵管早日通畅.
作者:吴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采用精子功能检测方法 探讨特发性男性不育的致病原因.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32例特发性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定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32例生育正常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成员的精液样本,并对其进行常规分析,比较两组精子的各项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精子顶体的完整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完整概率,精子胞膜完整性概率、DNA碎片率以及MMP正常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液的常规分析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特发性男性不育症进行检测时,可以根据精子顶体完整性的检测结果完成对于该病症的诊断.
作者:申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围术期综合护理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相比,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清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分析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取60例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15年6月~2016年1月)作为观察对象,经计算机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占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则接受综合护理,对其肺部感染发生概率以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与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后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吴国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围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实施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知情的情况下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9例.实验组给予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研究对比,实验组临床指标、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采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即可以降低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此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早期终止妊娠、人工流产手术以及足月正常分娩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终止妊娠治疗中,观察组患者的孕囊排出时间以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足月正常分娩中,观察组患者的第三产程用时、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后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于早期终止妊娠以及足月正常分娩患者安全有效,值得妇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