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春霞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母乳喂养的各种因素,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48 h乳汁分泌情况和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48 h母乳分泌充足53例(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34例(5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纯母乳喂养54例(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5例(5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母乳分泌和纯母乳喂养率,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转复时间、恶露干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3%(5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5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可明显减少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增加护理满意度,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孕妇36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80例行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52.22%(94例)、护理满意度98.89%(17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1.67%(57例)、和90.56%(163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满足产妇及家属对产科护理相关知识的需求,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增强护患关系,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手术应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应激水平和术后疼痛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率和血压等应激指标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患者术前应激反应,减少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身体快速康复.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硫辛酸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总有效为88%,对照组总有效为56%,观察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48.2±1.5)m/s,腓神经的传导速度(41.3±2.8)m/s,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正中神经传传导速度(44.5±2.1)m/s,腓神经传导速度(36.2±3.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硫辛酸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周围神经病变,并能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俊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情感情绪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采取改良体位对保留时间的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试验组灌肠后采取改良体位(平卧位头低臀高,床与臀部>60°),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右侧卧位,观察周期为10天,经期停用,比较不同的体位对保留时间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灌肠后采取的体位在肠内保留时间明显长于传统体位保留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保留时间<1 h8例,1~4 h45例,>4 h67例.结论 在我科开展改良体位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在肠内保留时间的观察,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改善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魏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颈椎骨折并截瘫内分泌调节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法 择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因颈髓损伤导致的完全性四肢截瘫患者28例为研究组,择取同期我院收治的下肢单一部位骨折患者2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T3、T4、TSH、ACTH、Cortisol的情况.结果 两组在不同时间段内患者激素的水平变化不一,实验组术后的ACTH以及Cortiso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髓受损患者的损伤平面以下进行确定性手术时,可使用适量的皮质醇,以此对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提供帮助.
作者:孙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小剂量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72例中筛选而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经治疗之后,研究组94.44%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雌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雌二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其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智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对亮丙瑞林(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GnRHa用药组、GnRHa联合反向添加用药组以及对照组,各32例.对三组受试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统计发现,GnRHa用药组、GnRHa联合反向添加用药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nRHa联合反向添加用药组的临床效果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GnRHa用药组(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展开GnRHa用药治疗以及GnRHa联合反向添加用药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复发,并且不会对内分泌代谢产生影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覃晓玲;左月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干预.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腺体囊肿、宫颈息肉、宫颈内膜炎,各占总例数的48.89%、24.44%、16.67%、7.78%、2.22%.在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中,发生慢性宫颈炎疾病主要与性交、分娩以及宫腔操作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在优质干预下,观察组干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结果(P<0.05).结论 慢性宫颈炎一般以宫颈糜烂为临床特征,了解患者出现慢性宫颈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干预,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慢性宫颈炎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文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内分泌科管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内分泌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对照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式.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两组统计结果.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基本操作、心理辅导、营养指导等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9%(89/90)、96.7%(87/90)、97.8%(88/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9%(80/90)、87.8%(79/90)、86.7%(7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健康教育、语言态度两方面的护理满意度为95.6%(86/90)、97.8%(88/90),与对照组的90.0%(81/90)、94.4%(85/90)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分泌科管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特别是护理细节方面的质量得到大大的改善,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姜丁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来曲唑和氨鲁米特治疗妇女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女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氨鲁米特治疗妇女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治疗组采用来曲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妇女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来曲唑治疗妇女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来曲唑治疗妇女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赵春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方式分为参照组23例和研究组27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在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得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得分都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付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E Rβ 表达与内分泌治疗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乳腺切除术后行内分泌联合化疗方法治疗,对患者ERβ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测,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内分泌疗效与ERβ阳性表达关系.结果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后,有效组患者ERβ阳性表达检测62例,无效组118例,有效组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ERβ表达与内分泌治疗疗效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疗效更好的为阳性表达患者.
作者:麻元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对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展开6~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疗效、子宫恢复效果以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相当,手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病情复发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良好效果,但是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效果更加稳定.
作者:孙伟娜;王明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对复方左炔诺孕酮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复方左炔诺孕酮的情况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40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除2例外,其他患者的止血时间均<48 h.结论 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复方左炔诺孕酮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古丽给娜·伊克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孕妇与围生儿产生的不利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93例做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肝功能影响:孕妇肝功能异常55例(59.1%);肝功能正常45例(41.9%).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早产9例(9.7%);胎儿窘迫12例(12.9%);产后出血6例(6.5%);妊高征4例(4.3%);胎膜早破18例(19.4%).新生儿结局:死胎4例(4.3%);低体重儿8例(8.6%);新生儿窒息9例(9.7%).结论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孕妇与胎儿均有较明显的不利影响,临床只有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才可保证母婴围产期安全,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丽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氧喋呤在宫外孕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宫外孕患者78例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甲氧喋呤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氧喋呤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明显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4%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氧喋呤对宫外孕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考虑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焦美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脂及雌激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体检健康孕妇92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脂及雌激素检测,对比两组血脂及雌激素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血清雌三醇(E3)、血清雌二醇(E2)指标水平均明显较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体质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脂及雌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可有效预知其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结局,为早期诊断、干预争取时间.
作者:万迅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