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目的 探讨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催产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217例产后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产后出血量和止血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3%较对照组的76.85%高,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出血量分别为(155.4±32.3)mL和(293.6±28.7)mL,研究组较对照组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止血时间分别为(18.5±7.8)min和(39.4±10.2)min,研究组较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催产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研究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通过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卵管插管通液方法治疗,1个月后记录两组的总有效率,随访6~18个月,以统计两组的受孕率,并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个月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56/64),对照组:70.3%(45/6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受孕率:治疗组:76.56%(49/64),对照组:45.3%(29/64),治疗组受孕率比对照组高;两个小组在以上两项指标的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能显著优化不孕不育患者的疗效,改善受孕率,适于推广.
作者:赵淑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连续胎心监护在胎儿脐带绕颈产时风险评估,并分析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医院待产的脐带绕颈的孕妇12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非脐带绕颈的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尽心连续胎心监护,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胎心监护图.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助产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减速发生在潜伏期的有8例(18.18%);发生在活跃期的有30例(68.18%);发生在第一产程末期的有6例(13.64%).所有新生儿均未出现严重窒息,新生儿出现轻度窒息4例,均成功复苏.结论 在胎儿脐带绕颈产时进行连续胎心监护,能快速发现胎儿窘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文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坤宁口服液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坤宁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坤宁口服液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显著,有效控制出血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世大;刘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对慢性附件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疗效,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附件炎患者治疗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彩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对孕妇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同时实行个性化营养指导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降低孕妇死亡率,改变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常规孕检的孕妇150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习常规的孕期生理知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个体化的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后比较两组在孕晚期膳食营养摄取上的差别,两组孕妇骨密度情况,妊娠期贫血患病率,以及新生儿的体重.结果 在蛋白质,能量,除Vc以外的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钙,铁上,对比摄入量和推荐摄入量,观察组差异要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维生素C、锌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上,两组与推荐量值比较差异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的骨质正常比例来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在妊娠期由于贫血导致的疾病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新生胎儿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孕妇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其实施个性化营养指导,在孕晚期能明显改善孕妇的营养摄入情况,降低孕妇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同时胎儿的体重更大.
作者:刘秀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本次主要对经阴道宫腔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用于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经阴道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临床症状消失以及住院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上可优先选择经阴道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不仅具有安全性高和疼痛较轻的特点,同时还具备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更为确切,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李友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B超在产后宫内胎盘残留清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胎盘残留需要进行清宫术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B超监护下实施清宫术,对照组直接实施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一次性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重复刮宫、子宫穿孔、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宫内胎盘残留清宫术患者采用B超辅助手术,能够明显提高宫腔操作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茂春;王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析输卵管堵塞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再通率和受孕率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腹腔镜与腹腔镜对输卵管堵塞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可以使输卵管保持通畅,还能使受孕率提高.
作者:梁美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母乳喂养的各种因素,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48 h乳汁分泌情况和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48 h母乳分泌充足53例(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34例(5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纯母乳喂养54例(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5例(5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母乳分泌和纯母乳喂养率,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析采用腹腔镜实施手术治疗后造成并发症的原因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阶段施行开腹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流血量、手术总时长、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流血量(35.02±0.48)、手术总时长(50.11±0.47)与住院时间(4.04±0.47)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利用腹腔镜对妇科疾病进行治疗,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外对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廖海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分泌过多,以及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PCOS的病理、生理变化为高胰岛素血症(HI)、高雄激素血症(HA)、胰岛素抵抗(IR),因此引起患者生殖、代谢、内分泌、心血管并发症.其中,IR在PCOS女性中发生率为5%~8%,研究认为,IR在多个水平影响PCOS的发生发展,与PCOS临床表现及远期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刘耀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120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研究组采取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持续异位妊娠(PEP)率、重复异位妊娠(REP)率及术后自然宫内妊娠(IUP)率,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PEP率、REP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IUP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与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尽管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PEP、REP及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可明显提高IUP率,值得推广.
作者:马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情感情绪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保守性手术后药物延续治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本组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使用戈舍瑞林与米非司酮进行延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4.0%,复发率是4.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复发率是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给予米非司酮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可推广.
作者:王琼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宫腔镜诊断在子宫黏膜下组织病变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病变患者2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者均实经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并将诊断过程中获取的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实施对照分析.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条件下,共检出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1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8例;宫腔镜检查诊断条件下,共检出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0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5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5例;病理组织检查诊断条件下,共检出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1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5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5例;经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条件下以上四种疾病的检查负荷率分别为:99.12%,84.44%,91.94%以及62.50.结论 针对子宫粘膜下病变患者行经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诊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在接受临床检查过程中的身体痛苦程度,实现对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影像学特征的完整清晰显示,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宫颈镜检查诊断技术能够实现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技术局限性的有效补充,提升子宫黏膜下病变患者的效果.
作者:曹士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顺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顺产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Y组和Z组,各30例.Y组采用预防产后出血护理,Z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产后出血量.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Y组产妇的满意度高于Z组,产后出血量低于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顺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妇的满意度,控制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本文就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其病历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绝经年龄、肿瘤分类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腹部包块、无痛性阴道出血是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常见表现;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与患者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相关;患者术后易出现尿潴留、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结论 临床中对于绝经年龄低、绝经年限久的腹部包块、无痛性阴道出血患者应予以重视,预防恶性肿瘤发生.在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应积极进行并发症防治.
作者:寇晶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妊娠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对疾病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妇女1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83例正常产妇为对照组,85例妊娠并甲减产妇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不同孕期TSH水平和甲状腺素需求量、新生儿体质量与Apgar评分以及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妊娠中晚期TSH水平显著低于妊娠初期(P<0.05),中晚期甲状腺素需求量显著升高,产后1周呈现下降(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Apgar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并甲减对疾病及母婴健康影响较大,发现后应及时治疗,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董慧;张晓琳;郭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CT与B超在诊断盆腔内妇科肿瘤中的检出率,及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盆腔内妇科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CT检查,对照组采用B超检查,将不同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实验室病理检查发现,子宫肌瘤18例、卵巢良性肿瘤15例、子宫颈癌患者中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共4例、子宫肉瘤患者共2例、卵巢癌患者共3例.CT诊断准确率88%高于B超诊断准确率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B超在诊断盆腔内妇科肿瘤中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方法的选择,以期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从而及时介入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尽早恢复.
作者:索文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