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爱武;刘照红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剥除术与传统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n=26)和微创组(n=26),传统组采用传统剥除术进行治疗,而微创组则采用腹腔镜下剥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均优于传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子宫肌瘤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剥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有效的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疾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慢性附件炎患者于经期接受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9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于经期结束5d后对其展开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经期第1d便向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与对照组的80.9%相比发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经期对慢性附件炎患者展开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雅凌;洪云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激素代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2例的一般资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谷维素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法,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有效,值得在运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俞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为子宫和卵巢采取的不同术式给中青年妇女内分泌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均为中青年女性,分组:仅作单侧附件切除的患者45例归入研究组,行子宫与单侧附件切除的患者45例归入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促黄体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上出现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上述三项内分泌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上述三项指标上出现了一定变化,且对照组的内分泌指标变化结果要明显逊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可为中青年女性患者的子宫与卵巢带来较大损伤,影响其内分泌功能,临床应选择损伤较小、疗效较佳的术式,既能有效治疗子宫、卵巢病变,也能减轻给患者内分泌带来的影响.
作者:黄艳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资料5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产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治疗方式.结果 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主要和贫血、肥胖、术后切口暴露时间以及糖尿病等相关,治疗需要依照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本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对于接受妇产科手术患者手术之后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出现几率,促进患者伤口愈合速度.
作者:马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对子宫内膜癌临床患者予以延伸性护理在术后对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所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2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延伸性护理措施,观察与比较效果.结果 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各项功能以及临床状况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子宫内膜癌临床患者,予以延伸性护理措施获取了显著的效果,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各项功能,且提升了患者在术后生存的质量.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尤倩;耿晓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在前置胎盘(中央型)合并疤痕子宫术中出血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的前置胎盘(中央型)合并疤痕子宫术中出血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血后治疗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患者中,经过对其进行子宫收缩、子宫动脉结扎等干预,出血顺利止住35例,产妇普通干预无效后顺利进行子宫切除5例.结论 对于前置胎盘(中央型)合并疤痕子宫术中出血治疗进行体会后,我们总结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子宫收缩干预,以及进行子宫缝合和结扎等干预,多数能够起到止血的目的,此时仍然需要对产妇的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出血情况仍然存在,则应该及时考虑进行子宫切除等处理,以便于使得出血得到有效干预.
作者:王萍;孟凡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在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多样性护理方式所具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均合并冠心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护理工作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同对照组的相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经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效果明确.
作者:李艳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炎治疗托对宫颈炎患者疗效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08例的病例档案资料,均予宫颈炎治疗托治疗,观察并探讨不同类型与不同分度患者的疗效,以及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105/108),其中单纯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54/54)、颗粒型96.77%(30/31)、乳突型91.30%(21/23);轻度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84/84)、中度者的为95.00%(19/20)均显著高于重度者的50.0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在宫颈炎治疗托的治疗后均无严重等不良反应,仅3例患者主诉使用后其阴道内部偶有灼热感,但在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宫颈炎治疗托对宫颈炎患者的疗效极为确切,尤其是对轻中度患者,其对疗效的影响程度高于预期,值得在临床治疗宫颈炎疾病患者时推广及应用.
作者:唐文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20世纪80、90年代,孕前保健的理念开始出现,早由美国、匈牙利和英国的专家提出来[7],并在本国得到了比较早的实践.另外,意大利在这方面相对其他国家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本文基于以上国家在孕前保健方面的发展实践以及采用方法和主要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对我们国家在孕前保健方面的发展和推动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作者:田作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应用仲景淡渗利湿法,以葵子茯苓散合千金鲤鱼汤加减治疗妊娠水肿病案分析.
作者:徐新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商丘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I)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观察组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的TT、FIB、APTI及P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肝炎患者的TT、APTI及P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肝炎患者的FI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TT、APTI及PT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和急性肝炎患者,但FIB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凝血四项检测利于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可为临床诊断及评估患者病情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穆权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酚妥拉明与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10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甲、乙组,各53例,甲组应用硫酸镁治疗,乙组应用酚妥拉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乙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要显著低于甲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有效率是83%,乙组治疗有效率是96.2%,乙组疗效要显著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是22.6%,乙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是5.7%,乙组要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疗效要优于硫酸镁治疗,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由于治疗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应用曲普瑞林进行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进行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SH指标、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血红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各组间患者进行对比后,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曲普瑞林治疗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改善了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桂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基本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疲乏、睡眠情况.结果 实验患者疲乏程度、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亚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特点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检查与诊疗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患者124例,经常规性检查确诊为子宫异常出血,观察其临床病因、表现以及诊疗特点等.结果 患者124例中有因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所致异常出血67例,占比54.03%(67/124);子宫内膜肿瘤所致异常出血34例,占比27.42%(34/124);因子宫内膜发生非器质性病变引发异常出血23例,占比18.55%(23/124).结论 导致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子宫内膜肿瘤及子宫内膜发生各种非器质性病变等,临床上应重点加强对患者进行活体病理检查,以及早发现导致异常出血的主要原因,利于采取具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作者:陈敏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对宫外孕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因患宫外孕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施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后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较护理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4%.结论 施予宫外孕患者心理护理可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有效改善,进而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作者:刘军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8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实验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王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疗法已成为当今妇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西医结合发展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特色,中医药在妇科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也在逐步的探索中有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然而目前中医对于围手术期的干预治疗仍比较局限,集中体现在术前干预达不到及时、充分与有效,术中干预难以实施,而术后干预又缺乏系统的应用管理与科学的疗效评估,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邵海鸥;张红艳;杜晓丽;史亮亮;孙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探讨日夜节律异常对月经失调影响性及育阴调经汤治疗机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妇科就诊的存在日夜节律异常其余均正常的月经失调患者80例,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20例,将其记为对照组.结果 经查验异常组血清中cGM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MP、P、E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cGMP含量均回升,但与异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AMP/cGMP值均显著低于异常组(P<0.05);cAMP含量均下降,高育阴组显著低于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2含量均下降但其与异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经期延长、闭经、月经过多、痛经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日夜节律异常导致经期延长、闭经、月经过多、痛经发生机率大大提升.患者需注意形成优良的生活习惯,避免月经失调的发生.经查验育阴调经汤治疗月经失调的机理可能为调控血清中的雌孕激素与环核苷酸表达,保障患者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调经的目的.为月经失调的临床治疗诊断提供了及其重要的凭证.值得推广于临床研究.
作者:王君;尤爱娟;刘龙光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