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

尤倩;耿晓平

关键词:延伸性护理, 子宫内膜癌, 术后, 生存质量, 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对子宫内膜癌临床患者予以延伸性护理在术后对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所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2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延伸性护理措施,观察与比较效果.结果 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各项功能以及临床状况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子宫内膜癌临床患者,予以延伸性护理措施获取了显著的效果,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各项功能,且提升了患者在术后生存的质量.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分析

    目的 对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中期妊娠引产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使用乳酸依沙吖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引产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引产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期妊娠引产患者接受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效果安全、显著,具备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价值.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联合用药与手动负压吸引术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联合用药与手动负压吸引术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人工流产的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手动负压吸引术,观察组在用药的基础上联合手动负压吸引术,对比2组产妇疼痛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流产中采取联合用药与手动负压吸引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进行治疗的AECOPD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1s用力呼吸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C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AECOPD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伟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630例,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就诊的不孕患者3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窦卵泡数,血清AMH,性激素六项,空腹胰岛素、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情况.结果 PCOS组患者AMH水平、LH、LH/FSH、T及空腹胰岛素、HOMA-IR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MH 8.4 ng/mL为截断值,AMH诊断PCOS的AUC为0.875(95%CI,0.831–0.916),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91.5%.结论 血清AMH浓度在PCOS患者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可作为PCOS诊断的依据之一.

    作者:张静;张富青;杨黎明;陈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宫颈炎治疗托对宫颈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颈炎治疗托对宫颈炎患者疗效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08例的病例档案资料,均予宫颈炎治疗托治疗,观察并探讨不同类型与不同分度患者的疗效,以及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105/108),其中单纯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54/54)、颗粒型96.77%(30/31)、乳突型91.30%(21/23);轻度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84/84)、中度者的为95.00%(19/20)均显著高于重度者的50.0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在宫颈炎治疗托的治疗后均无严重等不良反应,仅3例患者主诉使用后其阴道内部偶有灼热感,但在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宫颈炎治疗托对宫颈炎患者的疗效极为确切,尤其是对轻中度患者,其对疗效的影响程度高于预期,值得在临床治疗宫颈炎疾病患者时推广及应用.

    作者:唐文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采用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5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胎盘实施不同处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子宫切除率、红细胞输注率、红细胞输注量、子宫切除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应用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孙敏;杨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术后复发情况、妊娠率以及月经和排卵恢复时间.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月经及排卵恢复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妊娠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能提高疗效,缩短月经和排卵恢复时间,同时能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童嘉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应用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结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应用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93.3%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80%的总有效率;且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持续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菌阴道胶囊结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应用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慢性宫颈炎治疗效果佳,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李亚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进行治疗的不孕患者256例,各12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宫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输卵管复通率及术后妊娠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输卵管复通率及术后妊娠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宫、腹腔联合治疗输卵管不孕,不会增加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发症少,术后妊娠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行骨科手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50例.对照组进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切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术后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利于减少切口的感染几率,缩短治疗周期,提升满意度,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马文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患者采用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进行治疗,试验组15例患者采用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优思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水平、LH水平、T水平、体质量以及各脂代谢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疗效显著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琼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激素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比较探讨分析激素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绝经综合征的患者共80例,根据其入院后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激素替代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临床有效率以及血清E2、FSH等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临床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SH、E2水平近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方法治疗相比,激素治疗妇女绝经综合征的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析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由于治疗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应用曲普瑞林进行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进行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SH指标、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血红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各组间患者进行对比后,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曲普瑞林治疗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改善了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桂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研究臀位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并发症

    目的 探究臀位分娩方式的选择,并对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臀位产妇5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应用臀位阴道分娩和臀位剖宫产分娩,甲组17例患者,乙组40例患者,对整体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甲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4例,不良反应率为14.8%,乙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例,不良反应率为6.7%,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乙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臀位分娩阶段采用剖宫产能大程度降低并发率,提升整体治疗评分,自然分娩风险比较大,在分娩过程中需要掌握剖宫产手术特点,合理选择分娩方式.

    作者:张燕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南宁市高危孕产妇管理模式成效评价

    目的 对南宁市高危孕产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现行高危孕产妇管理模式成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描述南宁市高危孕产妇管理模式,采集南宁市2011~2015年产妇数、活产数、高危孕产妇数、高危孕产妇转诊数、危重孕产妇数、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收治数、死亡孕产妇数、抢救成功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南宁市产妇数(人)分别为106899、109828、97540、96315、94610;活产数(人)分别为108063、110429、98039、96899、95291;高危孕产妇数(人)分别为36653、41417、36922、37396、39538;高危孕产妇转诊数(人)分别为11362、13253、11446、11601、13048;危重孕产妇数(人)分别为1087、1330、1206、1342、1566;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收治数(人)分别为832、1041、1085、1166、1341;死亡孕产妇数(人)分别为13、18、24、15、17;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8.80、98.64、98.00、98.88、98.91;孕产妇死亡率(/10万)分别为12.03、16.3、24.48、15.48、17.84.结论 南宁市实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建立区域性危急重症孕产妇急救中心,为贫困危重孕产妇急救提供经济救助,定期对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和疑难危重病例进行点评的高危孕产妇管理模式,成效明显,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保持较高水平.

    作者:李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科围手术期术前中医药干预治疗的思路与古方探析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疗法已成为当今妇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西医结合发展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特色,中医药在妇科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也在逐步的探索中有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然而目前中医对于围手术期的干预治疗仍比较局限,集中体现在术前干预达不到及时、充分与有效,术中干预难以实施,而术后干预又缺乏系统的应用管理与科学的疗效评估,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邵海鸥;张红艳;杜晓丽;史亮亮;孙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用于卵巢囊肿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用于卵巢囊肿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用于卵巢囊肿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改良溶栓方案与全身抗凝治疗育龄期妇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目的 育龄期妇女因其特殊的高凝体质及高危因素,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溶栓和抗凝是治疗的两大重用手段,本文针对改良溶栓方案与全身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育龄期妇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改良溶栓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全身抗凝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以NIHSS评分量化指标)以及出院情况(以mRS评分为量化指标)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将治疗前后的疗效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出院时的m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照组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优越于观察组,但相对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作者:单树崇;高丽;韩献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显著,相对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潇;罗勇;张浩;郝燕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在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商丘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为五组,测定五组患者HBV-DNA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依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可将研究对象分Ⅰ组18例(30.00%)、Ⅱ组26例(43.33%)、Ⅲ组8例(13.33%)、Ⅳ组6例(10.00%)、Ⅴ组2例(3.33%),Ⅱ组人数多于其余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HBV-DN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辅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可提高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灵敏度.

    作者:葛晓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