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杨栋
目的 分析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肝病患者10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8例为对照组.应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型检测两组ALT、AST、GGT水平.结果 观察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病患者GGT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脏疾病诊断中检测血清ALT、AST及GGT水平,可为在肝脏疾病诊断提供更加科学诊断及鉴别依据,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的普及应用.
作者:高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妊娠孕产期管理.方法 选取糖尿病合并妊娠期孕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他们同时在与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发生率是0.33%.糖尿病合并人妊娠刨宫产率、流产、死胎畸胎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糖尿病,其他差异不明显.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进行孕期监测、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胎儿监测可以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肖爱武;刘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10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采用综合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情控制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任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中期妊娠引产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使用乳酸依沙吖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引产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引产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期妊娠引产患者接受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效果安全、显著,具备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价值.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都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张雅玲;吕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超声图像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部队医院自2013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4例,对患者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采用HDI5000彩色超声仪,对患者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与术前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患者均检出甲状腺微小癌,声像图特征为结节圆形实质性低回声,结节内有小细点伴强回声,簇状分布.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结节内高阻力小动脉血流频谱,血流以点状分布,经周边部进入到结节.结论 采用高性能超声检查可准确检出甲状腺微小癌数量与结节周边血流情况,将结节内彩色血流检测敏感度增强,进而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作者:钱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辨证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显著,相对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潇;罗勇;张浩;郝燕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科处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孕妇60例,所有孕妇均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选择阴道试产,B组实施再次剖宫产,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无剖宫产指征并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应优先选择阴道试产,可提高妊娠结局的安全性.
作者:杜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联合用药与手动负压吸引术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人工流产的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手动负压吸引术,观察组在用药的基础上联合手动负压吸引术,对比2组产妇疼痛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流产中采取联合用药与手动负压吸引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以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其后续治疗中采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受试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76例)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在相同治疗时间内则不采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一个疗程至第三个疗程的基础体温双相者、超声下有排卵者以及月经规律者的患者例数,并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在第一疗程,两治疗组之间的基础体温双相者、超声下有排卵者以及月经规律者的患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二疗程以及第三疗程,试验组患者的基础体温双相者、超声下有排卵者以及月经规律者的患者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后续治疗中对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并促进了患者月经周期的正常,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丁建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疗法,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三个月后复发率是10%,对照组患者三个月后的复发率是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出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适合用于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诱发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和护理措施,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早期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产妇的腹胀、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腹胀发生率7.5%和肛门排气时间(19.45±2.13)h均低于对照组18.75%、(44.76±2.65)h,同时实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临床治疗时,要对诱发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其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腹胀发生率,而且还能缩短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林丽;李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86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的手术方法对盆腔粘连进行分离,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妊娠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0.2±7.8)min、(13.1±2.5)h、(104.7±43.2)ml和(17.4±4.4)h;实验组上述四项指标均显著的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而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半年的妊娠率为25.58%,1年妊娠率为53.49%,复发率为4.65%;实验组在半年和1年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较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妊娠率较高,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育龄期妇女因其特殊的高凝体质及高危因素,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溶栓和抗凝是治疗的两大重用手段,本文针对改良溶栓方案与全身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育龄期妇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改良溶栓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全身抗凝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以NIHSS评分量化指标)以及出院情况(以mRS评分为量化指标)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将治疗前后的疗效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出院时的m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照组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优越于观察组,但相对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作者:单树崇;高丽;韩献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商丘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为五组,测定五组患者HBV-DNA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依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可将研究对象分Ⅰ组18例(30.00%)、Ⅱ组26例(43.33%)、Ⅲ组8例(13.33%)、Ⅳ组6例(10.00%)、Ⅴ组2例(3.33%),Ⅱ组人数多于其余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HBV-DN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辅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可提高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灵敏度.
作者:葛晓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深入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出现前置胎盘的临床结局.方法 以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出现前置胎盘的产妇3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间段接收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30例为研究对照,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分娩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率和新生儿之息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出现前置胎盘的产妇,不仅出血量会有明显的提升,而且子宫切除率和新生儿之息率也有相应提升,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作者:付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进行治疗的不孕患者256例,各12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宫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输卵管复通率及术后妊娠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输卵管复通率及术后妊娠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宫、腹腔联合治疗输卵管不孕,不会增加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发症少,术后妊娠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妇科患者内分泌失调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妇科收治内分泌失调患者120例,并将其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并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种不同治疗方法都取得非常理想治疗效果,但是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效果,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指标水平等方面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内分泌失调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临床治疗措施,效果明显好于只采取西医治疗的手段,临床应用中应当得到大范围推广.
作者:黄蓉;张国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克龄蒙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我院妇科门诊确诊收治的146例卵巢早衰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克龄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坤泰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龄蒙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确切,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少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7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3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同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行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并发症几率10例(2.67%)显著低于对照组27例(7.20%),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行舒适护理,不仅能够降低发生并发症几率,还能够改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
作者:于春玲;王贵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