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琴;王茜;赵愿愿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5.6%(21/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9%(30/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万亚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40例作为A组,另抽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正常孕妇41例作为B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孕酮、β-HCG.结果 A组的血清孕酮、β-HCG指标明显比B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诊治孕妇的病情,在早期先兆流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CT联合MRI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次行CT、MRI检查,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对单一CT或MRI及联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诊断准确率55.00%,MRI诊断诊断率66.67%,CT联合MRI诊断准确率为88.33%,二者联合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CT或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联合MR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纯CT或MRI诊断,可作为患者后续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苏鹏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8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实验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王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对患者实施微创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8例,给予本组患者微创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 手术后患者58例及患者家属分别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微创护理进行满意度评分,经过统计,结果是(96.96±2.35)分(优).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围手术期)进行微创护理具有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恢复快等优点,在术后能有效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该种方法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巧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SDS、S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淑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工流产现状的分析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方法 将到计生站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妇女的年龄、婚育状况、人流因素及妊娠时间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内容对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调查者中未采取避孕措施导致意外妊娠的64例;因避孕失败导致意外妊娠的86例(57.3%);62%的妇女避孕相关知识较为匮乏;65.3%妇女对人工流产术后的并发症完全不知情;结论 目前大部分人工流产的妇女避孕相关知识较为匮乏,对其进行有效的计划生育服务可有效提高妇女避孕知识,降低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的发生率.
作者:陈志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子宫切除的患者82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性生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子宫切除后的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状态,同时提高性生活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10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采用综合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情控制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任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患者采用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进行治疗,试验组15例患者采用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优思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水平、LH水平、T水平、体质量以及各脂代谢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屈螺酮炔雌醇复合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疗效显著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琼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进行治疗的不孕患者256例,各12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宫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输卵管复通率及术后妊娠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输卵管复通率及术后妊娠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宫、腹腔联合治疗输卵管不孕,不会增加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发症少,术后妊娠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200例,根据我院为患者提供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乳癖散结胶囊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他莫昔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起效时间、治疗过程中乳腺肿块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20例,显效58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起效时间为(12.8±2.8)d,少于对照组的(36.8±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8周中的临床症状积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乳腺增生患者采用乳癖散结胶囊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田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163例的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查结果,以病理活检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检查结果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方法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臀位分娩方式的选择,并对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臀位产妇5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应用臀位阴道分娩和臀位剖宫产分娩,甲组17例患者,乙组40例患者,对整体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甲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4例,不良反应率为14.8%,乙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例,不良反应率为6.7%,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乙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臀位分娩阶段采用剖宫产能大程度降低并发率,提升整体治疗评分,自然分娩风险比较大,在分娩过程中需要掌握剖宫产手术特点,合理选择分娩方式.
作者:张燕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商丘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I)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观察组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的TT、FIB、APTI及P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肝炎患者的TT、APTI及P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肝炎患者的FI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TT、APTI及PT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和急性肝炎患者,但FIB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凝血四项检测利于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可为临床诊断及评估患者病情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穆权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先兆流产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人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17(CCL17)、基质细胞衍生因子(CXCL12)与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的表达,探讨先兆流产发生的相关免疫学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早期妊娠先兆流产和正常早期妊娠行负压吸引清宫术者各30例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CCL17、CCR4、CXCL1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先兆流产组绒毛、蜕膜组织CCL17-mRNA的表达量为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12-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CCR4-mRNA的表达量为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L17、CCR4、CXCL12可能参与在早期流产的发生,并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萍;何国英;王凤莲;刘洪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妊娠孕产期管理.方法 选取糖尿病合并妊娠期孕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他们同时在与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发生率是0.33%.糖尿病合并人妊娠刨宫产率、流产、死胎畸胎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糖尿病,其他差异不明显.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进行孕期监测、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胎儿监测可以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肖爱武;刘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20世纪80、90年代,孕前保健的理念开始出现,早由美国、匈牙利和英国的专家提出来[7],并在本国得到了比较早的实践.另外,意大利在这方面相对其他国家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本文基于以上国家在孕前保健方面的发展实践以及采用方法和主要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对我们国家在孕前保健方面的发展和推动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作者:田作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艾灸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 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妇科经腹腔镜术的患者80例,由于术后存在腹胀情况,根据治疗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则应用中医艾灸治疗,对比各组间的临床效果、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各组间的效果不同,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且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妇科经腹腔镜术的患者采用艾灸进行的疗效显著,不仅缩短了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促进了肠蠕动的尽快恢复,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探讨日夜节律异常对月经失调影响性及育阴调经汤治疗机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妇科就诊的存在日夜节律异常其余均正常的月经失调患者80例,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20例,将其记为对照组.结果 经查验异常组血清中cGM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MP、P、E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cGMP含量均回升,但与异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AMP/cGMP值均显著低于异常组(P<0.05);cAMP含量均下降,高育阴组显著低于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2含量均下降但其与异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经期延长、闭经、月经过多、痛经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日夜节律异常导致经期延长、闭经、月经过多、痛经发生机率大大提升.患者需注意形成优良的生活习惯,避免月经失调的发生.经查验育阴调经汤治疗月经失调的机理可能为调控血清中的雌孕激素与环核苷酸表达,保障患者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调经的目的.为月经失调的临床治疗诊断提供了及其重要的凭证.值得推广于临床研究.
作者:王君;尤爱娟;刘龙光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