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娟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后留置尿管36 h后拔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自然排尿率达到了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尿时间以及再行导尿术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针对初产剖宫产患者于术后36 h拔管之后,采取全面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然排尿成功率,且预后质量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谭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妇产科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终止妊娠,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手术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年异位妊娠再此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伤口小,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后1年发现,实验组再次发生异位妊娠人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手术时比对照组所需时间短、手术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创口小,卧床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复发率低,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扎西拉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治疗乳腺增生患者时使用桂枝茯苓胶囊与维生素E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乳康胶囊联合维生素E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使用维生素E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将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桂枝茯苓胶囊与维生素E能够获得更佳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丹;孙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复合用药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14周内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异丙酚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复合用药及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疗效,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手术用药追加次数,术后清醒时间及手术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对手术的麻醉疗效、手术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手术用药量及术后清醒时间等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选择无痛人流的早孕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的麻醉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疗效,其安全、快速、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晓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57例.对照组行雌、孕激素周期疗法,研究组行温经祛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17.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P<0.05).结论 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行温经祛瘀汤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希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产妇经阴道分娩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早产产妇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经阴道分娩成功产妇作为阴道试产成功组36例,经阴道分娩后转剖宫产的产妇作为阴道试产失败组16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质量的差异.结果 阴道试产成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阴道试产失败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阴道试产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成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小于阴道试产失败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阴道试产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产妇经阴道分娩,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并改善围生期结局.
作者:王晓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内分泌代谢病治疗的过程中转化医学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内分泌代谢病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转化医学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措施采取之后表现为治疗有疗效的患者人数有40例,是总研究人数的66.7%,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措施采取之后表现为治疗有疗效的患者人数有55例,是总研究人数的91.7%.结论 在对内分泌类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转化治疗措施的采取疗效明显,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的非子宫内膜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先行彩超检查后进行宫腔镜检查,并行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评价标准.结果 病理检查在300例检查的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49例,宫腔镜检查中,子宫内膜息肉61例,结果准确率为80.3%;彩超检查中,子宫内膜息肉16例,结果准确率为32.7%,彩超结果准确率显著低于宫腔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准确率高,可作为一项诊断标准.
作者:王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慢性盆腔炎进行喷枪灌注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喷枪灌注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疾病复发率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较传统静脉给药的优势更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完全具备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高凤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一是从相关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方面进行分析;二是从业务、服务水平进行分析;三是从医院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出现的不安全问题,管理层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法防患于未然,进而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业务能力、安全管理能力.结果 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的诸多安全问题,首先是医护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服务水平低;其次是相关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差、技术差;后发现妇产科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着诸多问题.结论 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要提前制定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出现的安全问题,这对提升妇产科护理水平、服务水平、安全管理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文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系统全面的检查,明确诊断后通过整体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服务.结果 本次研究中51例胎盘早剥患者均通过系统全面治疗,优质的护理服务后未发生产妇死亡病例,其中顺产5例,剖宫产45例,成功结束妊娠48例,仅新生儿伴有轻度窒息5例,另有死胎3例.结论 良好全面的护理可有效提升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治疗效果,加强产妇生命体征观察,重视患者急救护理,结合个体化心理疏导提升产妇治疗依从性,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及胎儿安全.
作者:李云国;周玉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统计探讨孕妇DIC的抢救措施与护理技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2月抢救的DIC患者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对该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技巧.结果 患者经祛除病因及扩容、止血、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急救措施及精心护理治疗后存活率为100%,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经抢救护理后脱离危险.结论 准确确证病因,并提高护理质量对于DIC孕妇的急救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方金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老年宫颈癌患者与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发病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中青年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老年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明确该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金荣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输卵管不孕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的方法确诊为输卵管不孕或腹腔镜下通液提示输卵管间质部梗阻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此方法为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一种宫腔镜下操作手术.结果:其中原发不孕患者19例,继发不孕32例,年龄22~35岁,记录输卵管插管通液情况,检查及治疗过程中输卵管由阻塞或不畅改变为通畅患者50例,插管失败患者1例.结论 输卵管不孕患者通过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后已经怀孕6例,此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此次讨论虽然样本稍少,但可以说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不孕有良好的疗效,为许多不孕症患者解除了痛苦,此方法有待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淑萍;杨秀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对于不孕患者临床妊娠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助孕失败患者121例作为失败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未助孕患者116例作为未助孕组,并根据其子宫内膜息肉情况,分为息肉组和无息肉组,分析其临床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中无息肉组妊娠率明显高于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助孕组中无息肉组妊娠率和息肉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会对不孕患者的临床妊娠情况造成极大影响.
作者:张春清;徐瑞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针对妇科腹腔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影响要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腹腔手术患者2016例作为研究对象,从患者年龄、子宫内膜移位、体重指数、腹腔手术史等要素对并发症所起的症状进行讨论.结果 有并发症72例(3.33%),其中7例(0.32%)气腹穿刺.术中并发症50例(2.31%),其中失血过多36例(72%).术后并发症15例(0.69%),其中有10例(66.67%)是术后感染,手术类别与并发率分别对应为Ⅰ(1.01%)、Ⅱ(5.92%)、Ⅲ(7.57%)、Ⅳ(24.51%).并发症同手术类别(OR=3.70)、子宫大小(OR=3.45)、年龄(OR=2.64)、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OR=11.64)等有直接联系.结论 通过Logistic研究发现,并发症的出现同手术类别与子宫内膜异位史有很大关联.手术级别高,手术并发症出现几率更大;子宫内膜异位史也促使手术并发症的出现频率得以增加.
作者:马燕;吴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在妇产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米非司酮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的过程中均加以米非司酮的应用,对米非司酮在各类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米非司酮在多种妇产科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疗效明显,其中治疗有效率高的是终止妊娠,有效率达到95%,紧接着米非司酮在紧急避孕方面效果也较为显著,有效率达到了90%,在对其他类别的妇产科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米非司酮的治疗有效率为55%左右.结论 米非司酮在对妇产科类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疗效明显,相关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作者:周苗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当妇科疾病患者对病情、治疗等不甚了解时,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要求医护人员要把握患者心理变化,与其沟通交流,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与传统保护会阴接生的应用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接生,观察组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比较两组会阴裂伤程度及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会阴裂伤率为6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合并水肿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伤口愈合良好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给予无保护会阴接生可有效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改善伤口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俊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各77例.在腹腔镜治疗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米非司酮组总有效率为97.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孕三烯酮组总有效率为85.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9%,两组不良反应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任晓耐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