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
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后大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大出血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比较多,有宫颈乏力、生产创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大出血的现象明显得到改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实施介入性动脉栓塞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止血,减少并发现象,还能够保障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浆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5.3±1.0)mmol/L、(4.6±1.0)mmol/L和(6.4±1.1)mmol/L,比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的血糖水平控制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一种有效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秀琴;刘欢;刘雅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疤痕子宫人工流产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44例和研究组46例。参照组应用常规人工流产术,研究组应用静脉麻醉下行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宫颈松弛度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进出宫腔次数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3.66、6.67,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46),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2.7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6,P<0.05)。结论静脉麻醉下行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应用于疤痕子宫人工流产中的效果十分满意,具有较好的子宫扩张效果,将降低手术难度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属于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健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乳腺纤维瘤应用不同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乳晕弧形切口组和传统切口组,各50例。传统切口组应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乳晕弧形切口组应用经乳晕弧形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乳晕弧形切口组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效果高于传统切口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晕弧形切口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应用不同切口治疗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经乳晕弧形切口手术的效果优于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可减少创伤和手术时间,愈合良好,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作者:李天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中合理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01月因子宫肌瘤入住本院妇科的88例患者,以救治措施不同为依据予以分组,保守组42例选择米非司酮疗法,手术组46例则加以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展开六个月随访工作,以评估患者疗效。结果保守组救治有效率为52.38%(22/42),手术组救治有效率为91.30%(42/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米非司酮疗法,妇科救治子宫肌瘤患者时,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优势突出,有助于提升患者救治水平,有推荐意义。
作者:朱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观察组心理承受能力强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桂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是近几年来的高发病,为方便研究妊娠与糖尿病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断和防治水平,更为了更好的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我们采用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得到的结是临床护理路径能更有效的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和胰岛素的抵抗,并且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不增加护理工作量的基础上,可提高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减少护士和患者的纠纷。
作者:郑德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寿胎丸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血瘀肾虚型胎动不安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辨证多囊卵巢综合征血瘀肾虚型胎动不安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寿胎丸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5.23±1.35)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23±1.2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6%与对照组的84.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HCG,P,E2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胎丸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血瘀肾虚型胎动不安的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宋立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特点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49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191例。试验组联合采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饮食治疗,并对比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随着孕周增加,胰岛素使用量也不断增大,且不同患者间差异大。两组患者母婴结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相比于对照组其孕妇酮症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要严格个体化,胰岛素的正确使用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状况。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工作模式对宫外孕患者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工作模式,实验组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本文以SDS评分、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为患者观察指标,从结果数据上看,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SD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于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调整精神状态,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王艳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替代疗法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淀粉片安慰剂,研究组患者使用7-基异炔诺酮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激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芬;杨小苗;范格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诊治单纯性腹部锐器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腹部锐器伤患者30例,均采取腹腔镜微创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的疗效。结果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经治疗后30例患者均得到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且无严重并发症状出现。结论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诊治单纯性腹部锐器伤具有较为良好的疗效,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帮助患者进行确诊,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疗,从而避免及减少并发症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普及运用。
作者:谢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GDM患者86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正常孕妇8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控制血糖,并追踪至终止妊娠。观察两组孕妇的HbA1c水平、不良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妇第2次测定的HbA1c水平均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孕妇2次HbA1c测定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6.5%组的早产、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6.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的HbA1c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呈正相关,加强HbA1c的测定,可预测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许大帅;赵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妇科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内分泌失调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均取得非常理想治疗效果,但是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疗效,E2、FSH指标水平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患者内分泌失调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收效良好,疗效明显好于只采取西医治疗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苏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各32例。甲组、乙组和丙组分别采用400 mg、200 mg、100 mg的孕激素进行治疗,并对三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为98.08%,乙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丙组治疗有效率为94.23%,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3%,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甲组、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4.98,P<0.05)。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疗效均较好,而低剂量孕激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予以戊酸雌二醇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Kupperman的评分较之于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雌二醇水平增加,且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皆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要明显比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小梅;孙福英;向克琴;汪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内分泌疾病致症状性高血压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内分泌疾病症状性高血压误诊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对误诊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内分泌疾病,其中患有原发性醛固醇的患者20例(50%),患有嗜络细胞瘤的患者10例(25%),患有甲亢的患者4例(10%),患有库欣综合征的患者4例(10%),患有其他类别的疾病的患者2例(5%)。结论内分泌疾病致症状性高血压误诊率还相对较高,这对于患者治疗有效性的保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尿管拔除成功率等一般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腹腔镜手术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随不孕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采用新型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为腹腔镜组,再选取在我院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出血状况、住院时间和感染情况。结果经治疗,腹腔镜组手术妊娠率情况非常有优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感染状况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腹腔镜手术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痛苦较小,恢复时间较短,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7月行腹腔镜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行传统开腹手术取瘤患者48例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中的并发症例数,并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排气时间及并发症例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确切疗效,可缩短治疗时间,出血量减少,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