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菊
目的:评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施行辅助生殖技术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的因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而致不孕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都选取辅助生殖技术展开相应治疗,评估不同用药方案及分期的疗效。结果治疗及评估得知,Ⅱ、Ⅲ、Ⅳ期三组患者施行IVF超促排卵周期累计妊娠率、妊娠率、D3时1级胚胎数、D1时2PN胚胎数、胚胎数、成熟卵泡数、获卵数、内膜厚度、HCG日血清E2含量、Gn的剂量及用药时间、窦卵泡数目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IVF超促排卵周期各用药方案、HCG日内膜厚度及窦卵泡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期、Ⅳ期不孕患者在累计妊娠率、妊娠率、D3时1级胚胎数、D1时2PN胚胎数、胚胎数、成熟卵泡数、获卵数、内膜厚度、HCG日血清E2含量、Gn的用药时间及剂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Ⅳ期不孕患者选用生殖辅助技术展开相应治疗,宜选取超长方案,能显著提升IVF用药疗效。
作者:张惠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和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产科接受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6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分娩未合并糖尿病的产妇70例作为对照组,结合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相关指标以及新生儿的娩出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过程中其妊高症、羊水过多、早产以及分娩期畸胎、死胎以及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分娩期畸胎、死胎以及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妊娠期和围产期病症并发症发生比率有所增加,不进行及时有效处理易出现严重后果。
作者:马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妇科经期疾病应用循证护理对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经期疾患者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并对比两组的疾病治愈率、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在疾病治愈率、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经期疾病护理工作中采用循证护理,对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及提升护理满意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金绍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中应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达克宁栓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进行治疗能够实现良好的疗效,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竹莲;徐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替代疗法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淀粉片安慰剂,研究组患者使用7-基异炔诺酮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激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芬;杨小苗;范格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予以戊酸雌二醇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Kupperman的评分较之于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雌二醇水平增加,且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皆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要明显比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小梅;孙福英;向克琴;汪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冷刀锥切组与环形电切组,各42例,冷刀锥切组患者采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环形电切组患者采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治愈率与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肖爱武;高玲;刘照红;黄鹏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31例,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仅1例患者发生感染,无其他不良反应。患者术后乳房形态及外观均正常,形体满意度为96.77%,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彻底清除肿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保持乳房的完整和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成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切开引流术的急性乳腺炎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急性乳腺炎行切开引流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成成;赵天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前置胎盘的处理方式和处理后的分娩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胎盘前置孕妇68例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孕妇34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采取剖宫术孕妇3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存活率和产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胎儿的存活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置胎盘的孕妇采用剖宫术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胎儿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丁花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患者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并且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给予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患者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不仅可以使手术成功率提高,还不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作者:党会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复方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早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停经时间≤49天,要求以药物流产终止早孕妇女221例,按医疗就诊号随机分为复方组(109例):晨起空腹服用复方米非司酮1片/d,共服用2天,;单方组(112例):米非司酮第1天晨起服用2片,晚上服用1片,间隔12 h,共服用2天;所有研究对象首次服药48 h后,均续服用米索前列醇600μg,对所有的调查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及随访。结果复方组完全流产率为93.57%,高于单方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9,P=0.01);复方组不完全流产率为4.58%,低于单方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P=0.01),两组药物流产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3,P=0.31);复方组胚胎排出时间、流产后出血时间、流产后出血量、转经时间均少于单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组和单方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21%(58/109)和52.67%(59/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4)。结论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流产的疗效优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家琳;任旭琦;钟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与子宫肌瘤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手术能够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郭丽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内孕合并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宫内孕合并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宫内孕合并异位妊娠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并没有发生并发症,同时,其术后的HCG上升良好,经B超诊断,患者宫内妊娠情况十分稳定。经过一年时间随访,38例患者正常妊娠,3例患者孕晚期因为胎膜早破而出现早产现象,7例患者处于妊娠中晚期。结论宫内孕合并异位妊娠应该早诊断、早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有效提高患者妊娠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王爱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依据预防治疗方式差异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分别接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和预防性血栓治疗。结果治疗组仅有1例患者形成术后深静脉血栓,后经治疗后痊愈,未有患者发生肺栓塞;对照组未接受预防性血栓治疗,2例患者发生肺栓塞、12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治疗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并针对性地给予术前、术后治疗,能显著降低围手术期血栓形成率。
作者:杨素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不孕不育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宫腔镜组和常规组,各53例。宫腔镜组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常规组给予传统输卵管通液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输卵管通常情况,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输卵管通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宫腔镜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常规组,随访1年妊娠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不孕不育患者时,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促进患者输卵管通常,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
作者:丁红梅;吴瑞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与促排卵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PCOS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人工周期联合氯米芬或来曲唑促排卵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氯米芬或来曲唑促排卵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础体温(BBT)及激素水平变化;经阴道B超监测双侧卵巢大小,卵泡生长、成熟及子宫内膜厚度情况;治疗后的排卵率、妊娠率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六项包括LH、FSH、PRL、E2、P、T,并统计排卵率及随访2年观察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LH/FSH、卵巢体积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6.25,P<0.05或P<0.01);观察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LH/FSH及卵巢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5.00,P<0.05),LH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2年内妊娠率分别为52.63%、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P<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预处理后联合促排卵法治疗PCOS不孕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可有效调整血清性激素水平,缩小卵巢体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排卵及妊娠率。
作者:刘英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2例及宫颈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7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行传统开腹手术20例,行腹腔镜手术52例;120例宫颈癌患者中行传统开腹手术35例,行腹腔镜手术85例。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开腹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丛文波;姜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应用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在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 h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等指标方面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体满意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应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正常分娩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娩出胎儿后注射或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组为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在患者阴道前壁置入卡孕栓,当卡孕栓完全溶解以后将手指取出,避免出血将卡孕栓冲出。根据计量法或称重法对两组出血量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24 h内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后产后出血率明显下降,用药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 h、24 h内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应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可以促进产妇子宫收缩,能够帮助患者子宫创面血窦的关闭,预防产后出血效果理想,操作简单易行,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见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改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