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新;李淑文;张振荣
目的:观察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内接受护理干预的心理状况,对全过程护理干预的效果加以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分别在手术前24 h、手术麻醉前及手术后24 h对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术前24 h,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麻醉前和术后24 h,观察组心理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状况是宫外孕患者的常见状况,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况,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因此建议将全程护理的理念与措施加以推广。
作者:庞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29例。常规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干预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痛经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使用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明显,且用药安全高。
作者:段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选用炔诺酮片治疗,实验组选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FSH下降幅度更大,止血快,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后乳腺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乳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炎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乳腺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做好其心理护理,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症所致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115例,将其分为研究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克罗米芬,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补肾活血化痰中药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雄性激素(T)、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方联合传统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所致不孕症的疗效显著,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可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20例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20名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两组用药前及药物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孤啡肽及5-羟色胺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孤啡肽含量为(28.17±6.03)ng/L,高于对照组的(9.82±4.71)ng/L及治疗后3月末的(12.50±3.5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孤啡肽含量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呈正相关,治疗前后孤啡肽含量变化与HAMD总分改变呈正相关(r=0.769,P<0.01)。研究组治疗前5-HT含量为(0.97±0.22)μmol/L,低于治疗后的(1.39±0.32)μmol/L及对照组的(1.47±0.3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FQ与5-HT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13, P<0.05)。结论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可能通过调节孤啡肽及5-羟色胺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罗小琴;伍小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阴道B型超声可视(简称超导可视),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简称微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在我所门诊自愿终止妊娠(孕期<70天)且无手术禁忌症的早孕妇女2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超导,可视微管吸宫,对照组自愿采用传统手术行人工流产手术。对比两组术中的疼痛分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疼痛分级、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超导可视,一次性微管,能有效减轻妇女疼痛,减少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聂冰;张薇;王伟;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妇女52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宫颈细胞筛查,并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0名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显示阳性19例,其检出率为4.87%;130名接受巴氏细胞学检查,显示阳性6例,其检出率为4.62%。其中液基细胞学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在灵敏度及微生物阳性检出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筛查效果,对于基层医院子宫颈癌的临床筛查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杜月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显性脐带脱垂的临床护理经验,为今后的相关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充分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发生显性脐带脱垂的孕妇16例,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明确发生显性脐带脱垂的原因,将在此期间所进行性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的归纳与总结。结果均及时的进行了剖宫产,终脱离危险。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终产妇和新生儿均健康出院,护理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显性脱垂孕妇及时进行剖宫产有利于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综合性干预护理可以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保证生命安全,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禹改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调查研究成都市龙泉驿区青春期女生性生理与心理卫生状况,为学校开展性教育工作提供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学生能够及早对性生理有基本的认识,并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方法选取龙泉驿区第一中学,龙泉驿区第八中学,龙泉驿区二中,龙泉驿区第一小学,龙泉驿区第二小学10~18岁的中、小学女生877例,按照年龄分成小学组(10~12岁)290例、初中组(12~15岁)292例和高中组(16~18岁)295例,获取调查问卷877份,通过对月经来潮状况及相关心理状态、对性知识的了解、性知识来源途径的调查、性心理活动调查,总结、归纳本地区青春期女生性生理、性心理卫生状况。结果本地区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2.36±1.52)岁,月经初潮心理的体验:害羞、恐慌和新奇、无所谓,害羞、恐慌比率较高。各年龄组对月经、强奸、怀孕、阴道、卵巢、手淫的了解状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青春期学生的性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中学组性知识学校途径来源远高于其他两组,为65.4%,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性心理活动的主要表现为对异性非常向往。结论应开设系统性生理和心理卫生、性道德方面的教育,加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流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青春期女生生理心理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促进更好的学习。
作者:赵浩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3例,将其分为Y组41例和M组42例。Y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M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干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P、E2的差异。结果 M组相比于Y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干预效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相比于Y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P、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组相比于Y组子宫内膜厚度、P、E2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和性激素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估妇科急腹症采取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超声诊断,并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超声诊断符合率进行评估。结果124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行超声诊断后,结果显示:异位妊娠40例(95.24%)、宫内孕滞流产9例(90.00%)、急性阑尾炎23例(95.83%)、急性盆腔炎27(96.43%)、急性肠梗阻13例(92.86%)、处女膜闭锁6例(100.00%);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妇科急腹症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16%;病理检查与妇科超声诊断检出的各病变组织所占比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急腹症行超声诊断具有显著价值作用,能够清楚观察各病变组织情况,诊断符合率高,可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提供有效凭据,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谢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体酮的不同剂量治疗早孕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发生先兆流产的早期妊娠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组,各40例,且经检验,每位患者的血清孕酮(P)水平和血清β-HCG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A组:注射黄体酮20 mg/d,注射方法为肌注,一直到症状消失后停止注射。B组:注射黄体酮40 mg/d,注射方法是肌注,注射至症状消失后,不停止注射,而是将每天的注射量减少到20 mg/d,观察一周后停止注射。C组:注射黄体酮60 mg/d,注射方法为肌注,注射至症状消失后,不停止注射,而是将每天的注射量减少到40 mg/d,维持一周的注射量,一周之后再将注射量减少到20 mg/d,注射时间维持一周,一周后停止注射。结果①经观察,三组患者的妊娠并没有明显的不同。②黄体酮的使用对人体是有后遗症的,其中受黄体酮副作用为明显的是C组,受黄体酮副作用小的是A组。③三组早孕流产患者均已经顺利生产,并且在后期的观察中,并没有出现胎儿畸形等不良的症状。④在C组中发现流产者。结论早孕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与黄体酮的用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黄体酮的发亮使用会导致流产率的增加。
作者:张春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采用溴隐亭进行治疗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溴隐亭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且检测两组患者的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LH、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采用溴隐亭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卵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药品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方案落实至妇产科宫颈糜烂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08月~2016年02月我院妇产科住院、已确诊的宫颈糜烂患者96例,随机分为Ⅰ组30例落实药物治疗方案;Ⅱ组32例落实微波治疗方案;Ⅲ组34例落实高频电刀环切手术治疗方案,并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Ⅰ组总有效率为73.33%,Ⅱ组总有效率为81.25%,Ⅲ组总有效率为97.06%,表明高频电刀环切手术治疗方案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及微波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宫颈糜烂患者中,落实、推广高频电刀环切手术治疗方案切实可行,有助于提升疗效,具有推广意义及价值。
作者:刘瑞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来我院生产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住院期间不同阶段的护理特点,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所有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后,均安全产下婴儿。32例患者经自然分娩成功且安全的产下婴儿,48例患者经剖腹产手术产下婴儿,且所有的新生儿的安全均有保障,患者产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确保护理人员将所有的护理要点准确安全的实施,能够确保患者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并且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明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稀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孕酮、雌二醇、泌乳素、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稀酮与米非司酮均能够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应用,两者都能够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艳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盆腔炎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盆腔炎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比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55%和70.97%,同时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和行为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作者:张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时使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91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低剂量醋酸甲地孕酮,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高剂量醋酸甲地孕酮。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关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高剂量醋酸甲地孕酮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不良反应低,并能够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竹花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