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丽
目的:对排卵障碍性不孕不育患者予以补肾活血方案治疗探究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因排卵障碍而发生不孕不育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双盲目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80例。参照组予以克罗米芬药物治疗,实验组予以补肾活血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排卵情况以及妊娠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排卵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的在治疗有效性、妊娠情况方面均比参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因排卵障碍而发生不孕不育的患者予以补肾活血方案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以及生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单侧组68例与双侧组52例,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随访患者生育情况。结果单侧组治疗前、术后24 h及术后半年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24 h FSH水平显著升高,显著高于术前,也显著高于单侧组术后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治疗前、术后24 h及术后半年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24 h E2水平显著下降,显著低于术前,也显著低于单侧组术后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68例,有生育要求59例,其中,自然妊娠25例,体外受精妊娠11例,总妊娠率为61.0%;双侧组52例,有有生育要求45例,其中,自然妊娠9例,体外受精的方式妊娠5例,总妊娠率为31.1%。单侧组总妊娠率显著高于双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对单侧病变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无明显影响,对双侧病变患者则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术后半年恢复正常。单侧病变患者总妊娠率高于双侧妊娠患者。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与宫腔镜结合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阴道超声检查,检出率为32.75%,误诊率为10%,其中包括正常宫腔13例,粘膜下肌瘤12例和子宫内膜癌15例;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71.35%,误诊率为2.23%,误诊者为粘膜下肌瘤疾病的患者。阴道超声检查检出率显著低于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通过宫腔镜联合超声的方法诊断,检出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梅;郭应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各28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当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开腹手术的疗效更为显著,提升疗效,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小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5例。研究组每天给予米非司酮10 mg治疗;参照组每天给予20 mg进行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同时对比两组的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与血红蛋白改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出现潮热、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相似,相对而言小剂量疗效好、节约成本,是较为理想的方案,同时能够作为子宫肌瘤较大或者贫血患者的术前准备用药。
作者:窦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多发子宫肌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腹腔镜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应用超声检查,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有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达到96.59%。子宫腺肌症2例、子宫肉瘤1例。结论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较好帮助手术定位、预测手术难度,是非常理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8例。观察组产妇应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应用传统模式进行分娩,比较分析两组的分娩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胎吸术、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助产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分娩成功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
作者:娜日苏;诸美佳;包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宫颈糜烂微波治疗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循证组,各8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宣教,循证组给予循证为基础的健康教育。结果循证组治愈率、愈显率高于常规组,无效率低于常规组,治疗后循证组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循证组规定时间内,有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性生活、盆浴、阴道冲洗率低于常规组,每日清洁外阴、服药、复诊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微波治疗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增进疗效。
作者:乔华珍;王青丽;郑爱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停止出血的时间、贫血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停止出血的时间、贫血发病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降低贫血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孙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妊高症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临床检测结果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高症孕妇68例作为实验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30例、B组23例和C组15例,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孕期检查的正常孕妇68例作为参照组,对四组孕妇Cys-c、HCY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实验组HCY、Cys-c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组间比较,HCY、Cys-c与病情严重程度呈现正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检测妊高症孕妇HCY、Cys-c,有利于对病情尽早作出准确判断,并对预后进行合理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松;董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促卵泡激素(FSH)和雌二醇(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H和E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疗效显著。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彩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0例患者经彩超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大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以及正常子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子宫内膜不均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可为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病变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田爱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乳腺增生患者采用托瑞米芬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采取托瑞米芬治疗,对照组选择乳癖消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患者采用托瑞米芬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缓解身体的不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董税田;白瑞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阴道断端缝合方法在预防子宫全切术后阴道顶端及盆腔脏器脱垂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全子宫切除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阴道断端缝合,研究组行改良阴道断端缝合。探讨两组对预防子宫全切术后阴道顶端脱垂及改善性生活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阴道顶端位置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性生活满意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可一定程度上预防阴道断端和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结论改良阴道断端缝合方法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不增加手术费用和风险及术后复发率,适合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司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及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行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研究组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前心理干预对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待产妇7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以及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刻关注产妇在分娩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在助产中实施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稳定产妇的情绪,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分娩时间,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同时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季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临床发生情况以及母婴结局。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其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分娩的15例巨大儿及孕妇为试验组,其余65例孕妇为对照组,分析全部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基本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若孕妇已经确诊成妊娠期糖尿病,则应该及时的控制孕期增重,有效的避免巨大儿的临床发生情况,降低相关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鑫;徐进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盆腔包块的状况以及相关激素水平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研究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其他症状的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式优势性较为突出。
作者:梁宏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以促进临床治疗手段的进步和发展。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综合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两组患者的疗效为评价标准,重点评价综合性治疗方案的优越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一种是十分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可通过综合性治疗的方式,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促进母婴良好结局的形成。
作者:马海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月经不调女性康复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女性患者的HAMD(汉密顿抑郁表)、HAMA(汉密顿焦虑表)量表评分情况和临床有效率。结果干预4周后,干预组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对月经不调患者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临床依从性,进而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值得借鉴和采纳。
作者:苗翠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