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
目的:观察外阴炎及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外阴炎及阴道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中,有效19例,痊愈17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患者中,有效9例,痊愈34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3.48%,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炎及阴道炎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健康教育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与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水平变化的总结。通过资料比对,总结患者通过健康教育与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水平的变化。结果在经过健康教育与护理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焦虑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护理能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焦虑水平,应大力倡导与推行。
作者:易峥嵘;张永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甲硝唑阴道给药联合六味地黄丸口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与对照组75例。所有患者均阴道给予乙烯雌酚0.125~0.250 mg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硝唑阴道给药联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仅加用甲硝唑阴道给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阴道pH值、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提示甲硝唑阴道给药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pH值(6.79±0.72)与对照组(6.81±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H值(5.85±0.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1±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阴道给药联合六味地黄丸口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阴道pH值,调节菌群平衡及雌激素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总结赵继福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经验及治疗特点,认为绝经前后诸证以肾虚为本,以肾阴虚证多见,在治疗上以滋肾养阴之中药方麦味地黄汤为主,辨证论治,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曹亚丽;姜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应用宫腔镜技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月经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文萍;刘景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佳治疗剂量。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经诊断性刮宫病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分别给予米非司酮片6.25 mg、10 mg、12.5 mg口服,连续服药3个月。于治疗前(T0)及治疗6个月(T1)观察月经情况,分别测定血清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用药后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泌乳素(PRL)的平均水平较用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变化不明显(P>0.05),贫血得到纠正,无子宫内膜增厚。C组恶心、呕吐等副反应发生率2%高于A、B两组,A组停药后复发率高于B、C两组。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都有效果,但服用米非司酮10 mg疗效更佳。
作者:林志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IUD)脱落的原因,并总结其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提高IUD的有效率,保证妇女健康。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IUD置器的育龄妇女3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62例与观察组1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电话随访,观察期1年,分析两组IUD脱落原因、脱落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本组332例妇女中,发生IUD脱落47例,其中节育器类型、妇科疾病、月经期置器、体力活动以及初次置器等是IUD脱落的主要原因;观察组IUD脱落率为6.47%(11/17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期内,观察组发生疼痛13例,出血5例,节育器嵌顿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D置器后对患者开展定期电话随访干预,可以明显降低IUD脱落的发生率,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雌孕激素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克罗米芬+人绝经促性腺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周期的平均排卵率为86.61%,平均妊娠率为59.82%,明显常规治疗组的71.82%、4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应用克罗米芬+人绝经促性腺激素治疗可有效提升排卵率和妊娠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红;艳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瘢痕子宫妊娠药物流产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使用药物流产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33例为瘢痕子宫妊娠,余下患者为非瘢痕子宫妊娠,全部患者均实行同样的治疗方法,并比较两组的流产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在流产过程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研究组的完全流产率为78.79%与对照组的84.85%相比差异小;妊娠物的排出时间和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采用药物流产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无明显的临床并发症出现且完全流产情况良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小。
作者:钟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经腹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其诊断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肿患者1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超声诊断,诊断结束后,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并分为经腹超声组和病理组,分析经腹超声组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腹部超声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1400/1500),与病理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超声诊断卵巢囊肿具有显著的优势,能有效减少卵巢囊肿的漏诊及误诊情况,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以经腹超声诊断优先。
作者:李星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12例(24.0%),显效22例(44.0%),有效11例(22.0%),无效5例(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3例(6.0%),显效13例(26.0%),有效21例(42.0%),无效13例(26.0%),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董钦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宫腔镜及刮宫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92.22%;诊断性刮宫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0%,宫腔镜检查符合率显著高于诊断性刮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弥补诊断性刮宫检查的不足,患者容易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利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内膜厚度对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方案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患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办法将其分为孕激素治疗组43例,雌激素治疗组24例,非激素组43例。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非激素组与激素组间,对比子宫内膜厚度在治疗结果上与血红蛋白存在一致性,但在两种激素疗法中,治疗前后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相互无显著差异。结论激素治疗与非激素治疗中,子宫内膜厚度的提示意义更大,而在激素治疗选择中,血红蛋白水平更具科学性。然而,单纯使用子宫内膜厚度判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仍有缺陷,同时需要参考血红蛋白水平。
作者:欧阳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发生阴道壁血肿时应引起重视,并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产后阴道壁血肿是指产妇在生产后,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阴道壁血管受损,但是阴道皮肤和黏膜保持的相对完好,血液从血管中渗入到周围组织中形成血肿的过程[1]。产后阴道壁血肿是少见的分娩并发症,若不及时发现,很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机产妇生命[2]。阴道壁血肿多发生于产后24 h内,主要表现为肛门坠胀感及疼痛。但因其隐形出血,疼痛及会阴伤口疼痛混肴而不易发现,因此因引起产科医务人员的高度。
作者:段华品;闫丽芬;张欣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诊断中应用超声及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3次超声检查,超声指导下进行局部介入治疗或全身化疗。结果瘢痕部位肌层孕囊型10例,超声提示子宫前壁下段瘢痕部位肌层内生长孕囊,与正常生长于子宫腔孕囊有区别;瘢痕部位以及宫腔孕囊型8例,超声提示孕囊生长于瘢痕部位肌层内、朝向宫腔;包块型27例,超声提示子宫前壁下段出现混合回声包块。结论超声检查能够确诊剖腹产瘢痕部位妊娠情况。
作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宫腔镜筛查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价值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宫腔镜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34例,术前分别采用宫腔镜和腹部B超两种检查方式对患者病症进行检查诊断,并对比其效果。结果宫腔镜进行子宫内膜息肉筛查的检出率为88.9%,腹部B超检出率为53.6%,两种筛查方法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进行子宫内膜息肉筛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力旦·买买提江;古孜娜·赛尔山别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60例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患者以炔诺酮(妇康片)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西医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口服。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月经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月经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降幅大于西医组,血红蛋白增幅大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中西医可发挥协同互补作用,降低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升高血红蛋白,且作用安全可靠。
作者:付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表现,并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择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各23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行积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平均妊娠期延长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患者的新生儿死亡率以及产褥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行积极护理,可以延长患者的妊娠期,降低患者的产褥感染率以及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患者的分娩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B-Lynch缝合术)在产后宫缩乏力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患者22例,患者均采取B-Lynch缝合术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患者随访1.5~60个月,平均随访19.4月,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B-Lynch缝合术具有止血方便、快捷、有效,且操作简单易行、手术费用低廉等优点,同时可避免子宫切除以及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不育患者20例,采用西药治疗、中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单纯的西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不育患者提高妊娠并无益处;采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不育患者,患者治疗后妊娠率为66.7%,疗效显著,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后妊娠率为50.0%,患者在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患者的妊娠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不育,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古孜娜·赛尔山别克;毛力旦·买买提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