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华;李韬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α-硫辛酸与甲钴胺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甲钴胺进行医治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α-硫辛酸医治干预.对比2组患者经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α-硫辛酸医治干预,可有效提高医治有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巩长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选择早晚断脐的时间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产房助产士分为两组,第一组接产组对2017年1~6月本院自然分娩的足月孕产妇,分娩后即刻断脐;第二接产组对2017年1月~6月本院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分娩后待脐带血管搏动消失再断脐,观察比较断脐时间的不同对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产妇血红蛋白的值、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毛细血管血红蛋白值;新生儿胆红素峰值.结果 第一组产妇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产妇血红蛋白值、新生儿评分、新生儿经皮测黄疸的值与第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毛细血管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波动消失后断脐,不仅没有增加新生儿黄疸的数值,反而增加了新生儿72小时后毛细血管血红蛋白值,对新生儿明显有益.未发现对产妇其他不良影响.
作者:牟俊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分析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4年7月22日~2016年7月21日间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术后初期生活质量以及再次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初期生活质量评分、再次妊娠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再次妊娠率考虑两种方式无显著差异,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再次异位妊娠几率,取胚术高于切管术.
作者:赵凤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对比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为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以及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研究发现,实验组剔除肌瘤数目和剔除肌瘤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以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率和复发率不相上下,因此临床可以根据患者子宫肌瘤的数量,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
作者:张志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在治疗成功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成功率分别70.0%、90.0%,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莉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作药用是一般取根.于春季和秋季挖取,清洗去除泥土后干燥.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从古至今,均有广泛药用,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多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绞痛、心烦不眠等.本文从丹参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并主要研究了其水溶性成分的病理作用,后对丹参的药用价值做出展望.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4月~2018年1月就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共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对患者从下腹部耻骨联合处从上扫描,行横切、纵切等多方位检查,仔细探查患者盆腔、子宫、卵巢、输卵管等,观察是否存在包块、盆腔积液等问题.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检验对比.结果 114例患者中出现14例误诊,异位妊娠4例、卵巢囊肿扭转1例、急性盆腔炎4例、黄体破裂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宫颈粘连1例、子宫肌瘤1例、处女膜闭锁0例,符合率为87.72%.结论 B超检查简便、无创、诊断符合率高,是妇科急腹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天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入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6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指数进行对比.结果 采取综合护理模式的研究组在术后3、6个月及1年的随访中,Harris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86例宫劲癌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延续组与常规组,延续组48例,常规组38例.给予本次研究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延续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措施干预.结果 实施护理办法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QOL量表评分,延续组(78.32±3.28)分,比常规组(58.79±6.34)分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颜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深入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普外科护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自2013年4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的356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并且将所有患者平均、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实验组的患者在入院治疗的过程中选择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在患者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满足度.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满足度较高,且治疗效果明显,这就说明实验组护理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结论 普外科的入院治疗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身体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晓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所有84例患者分成各43例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疗法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以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恢复状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0%显然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1%;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祝愿;李社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单药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6%和8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以及B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血栓通能够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翠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术后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院治疗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3例采用术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疼痛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脊柱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骨折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疼痛发生、患者满意情况能够通过综合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钱玉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激光照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采取宫颈炎康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80.0%(40/50)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宫颈炎康栓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殷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医药干预对于痰湿体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痰湿体质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48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饮食运动方案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饮食运动方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药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6.4±1.2)、空腹血糖含量(5.3±1.6)与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7.0±1.4)、空腹血糖含量(6.7±1.4)相比,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干预结合饮食运动方案治疗痰湿体质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前期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章聪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婚孕前健康教育在提高优生优育效果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7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登记建档的孕妇中120例接受过婚孕前健康教育的孕妇纳入观察组,120例未接受过婚孕前健康教育的孕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健康知识掌握度、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缺陷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孕产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选择阴道分娩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选择剖宫产所占比例和新生儿缺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婚孕前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孕妇对孕产健康知识的掌握度,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缺陷发生风险.
作者:夏芸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和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付菊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诊疗及护理操作中应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方法 对132例患者关于隐私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检查治疗过程中隐私被泄漏者占比例高;患者隐私被泄漏后多数存在害羞及屈从心理,情绪会有不同程度变化.结论 患者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临床诊疗及护理操作中应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提高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意识,做好对患者隐私的健康教育.
作者:沈小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双因素理论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实施质量控制前后一年肿瘤科收治的1420例患者为例,实施质量控制前肿瘤科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施质量控制后给予基于双因素理论下的保健和激励措施.由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满意度评价,参考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实施质量控制前后护理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结果 实施质量控制前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95.98%、8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质量控制后,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平均(92.34±6.23)分显著高于实施质量控制前(85.76±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因素理论对提高肿瘤科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服务水平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刘秋贵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价值评估.方法 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8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和表层细胞百分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表层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阴道抗病能力,提高抗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丽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