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线诊断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赵福荣

关键词:胃癌, X线诊断, 检查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胃癌临床X线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76例疑似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给予术后活检,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对两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1.6%,参照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6.8%,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诊断中使用X线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胃癌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辩证证型施以联合西药调治围绝经期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在女性围绝经期采用西药联合中医辨证证型调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药联合中医辩证证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绝经期采用中医辩证证型施以联合西药调治能有效改善患者月经周期,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开展营养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102例60岁以上的DM患者纳入本次观察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降血糖治疗,同时对比组进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进行营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改善情况,并掌握两组DM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M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9%,低于对比组的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DM患者实施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和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减少DM不良事件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德刚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的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给予实验组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在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平均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平均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WBC水平均低于术后前,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安全有效,用时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于国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乳晕小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乳晕小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观察组给予乳晕小切口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并且切口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肖长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妇科门诊治疗盆腔炎用药合理性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妇科门诊治疗盆腔炎的用药合理性实施情况.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妇科门诊中治疗盆腔炎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对盆腔炎的治疗主要选用的药物是慢性盆腔炎颗粒和甲硝唑片,随机分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盆腔炎在门诊治疗的用药合理性.结果 甲硝唑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慢性盆腔炎配方颗粒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而且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疗效比较显著.结论 对盆腔炎在门诊采用甲硝唑片和慢性盆腔炎配方颗粒实施治疗,效果都比较良好,而且慢性盆腔炎配方颗粒的疗效比甲硝唑片的疗效更好,证明我院妇科门诊对于盆腔炎的治疗用药比较合理.

    作者:曹菊香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治疗形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8例.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同时给予克拉霉素治疗,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47例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36例75.00%,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3例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吴晓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四种生化指标检测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四种生化指标检测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DN患者作为A组,选取同期40例肾功能无异常的糖尿病(DM)患者作为B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3组受试者均进行CysC、Hcy、β2-MG、MA1b四项生化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A、B2组CysC、Hcy、β2-MG、MA1b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A组上述指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Hcy、β2-MG、MA1b四项生化指标指标水平与DN患者肾损害程度成正比,对DN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李美珠;麦爰芬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睡眠干预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目的 讨论睡眠干预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失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和睡眠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痛情况和睡眠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干预可提高住院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使得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降低,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地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卞桂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

    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激素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ALP、GGT、T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P、AL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生化指标能及时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肝功能生化指标可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弘利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社区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接诊的7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心理状况、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有助于消除胃溃疡患者不良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卢艳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阴道分娩经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经产妇44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的经产妇4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既往史.结果 观察组年龄>36岁、妊娠次数>2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妊高症、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胎盘粘连、胎盘滞留、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产妇产后出血与产妇年龄、妊娠次数、不良孕产史、凝血功能障碍等密切相关,临床应根据产妇实际情况予以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风险.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微波联合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微波联合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0月诊治的宫颈糜烂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消糜栓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微波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2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联合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减少糜烂面积,从而促进患者创面组织再生,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洪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分子靶向药物对治疗肺癌患者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及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分子靶向药物对治疗肺癌患者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并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110例肺癌患者分作甲组与乙组,各55例.甲组配合常规护理,乙组配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皮肤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II级皮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组I级、III级皮疹发生率依次为54.55%、29.09%,均分别高于乙组的34.55%、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分子靶向药物对治疗肺癌患者所致皮肤不良反应,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陈海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手术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产妇麻醉方法将其分为硬膜外麻醉组与全麻组,每组40例,全麻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糖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血糖指标及出生后5minApgar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胎儿出生时时点血糖指标明显高于麻醉前,胎盘娩出5min时点产妇血糖指标明显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产妇切皮时、胎儿出生时、胎儿娩出后2h、娩出后6h时点血糖指标明显高于麻醉前,胎盘娩出5min时点产妇血糖指标明显低于麻醉前.两组比较发现,硬膜外麻醉组产妇切皮时、胎儿娩出后2h、娩出后6h三大时点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手术行硬膜外麻醉对其围手术期血糖指标影响明显小于全身麻醉法,可推广应用.

    作者:薛彦坤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个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8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指标数据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HAMA与HAMD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甲氨蝶呤用于治疗异位妊娠引起肝功能异常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采用不同甲氨蝶呤方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而引起肝功能的异常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口服联合治疗,参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肝功能异常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成功率为94%,参照组患者进行双次甲氨蝶呤治疗成功率为80%,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6%,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病症时,其联合米非司酮用药可以减少肝功能异常,提高治疗成功率,适用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输卵管积液的MRI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输卵管积液的MRI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为输卵管积液患者,共计40例(60个病灶),2016年5月~2017年5月是此次研究时间阶段,对所有患者均行MRI诊断,分析MRI诊断中输卵管积液的形态、信号和MRI诊断检出率.结果 MRI诊断的检出率为96.67%(58/60),其中,检查发现输卵管积液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或高信号,行增强扫描后发现囊壁强化但囊内液体无强化.结论 MRI能够对输卵管积液的内部特征和邻近组织关系进行有效反映,能够鉴别输卵管积液影像特征性.

    作者:徐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米菲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单独治疗,研究组给予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子宫体积为(95.22±26.14)cm3,肌瘤体积为(35.12±13.06)cm3,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经期时长为(7.65±1.52)d,月经量为(197.25±28.36)mL,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肌瘤可显著缩小患者子宫与肌瘤体积,且患者治疗后的各种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孙香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

    脉络膜上腔出血(suprachoriodal haemorrhage,SCH)是眼科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各类内眼手术中都有可能发生,较为少见,但一经出现预后极差甚至完全丧失视力.术中发生的出血称为暴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如果是发生在术后,则为迟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1].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高眼压、多次手术史、高度近视、抗凝治疗、动脉硬化等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术中眼压波动引起的睫状长动脉及睫状短动脉破裂是其发生的直接原因[2].

    作者:王康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认知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抑郁、焦虑心理以及机体免疫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认知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抑郁、焦虑心理以及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宫颈癌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结果 护理后,分析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护理可显著降低宫颈癌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免疫力,有助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旭 刊期: 2017年第32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