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索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皮克;梁卉;欧阳坚;周敏;闻婧;杨英;罗艳香

关键词: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 培养途径
摘要:现行形势下,医学检验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加大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本文就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作了相关分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患者30例,B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3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B组;A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短于或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显著,在掌握好适应症的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明小银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我院2011~2013年收治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患者40例、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4~2016年收治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患者4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优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轻度窒息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产后大出血率,发生DIC率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患者予早期预防发现,及时处理并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母婴结局,提高产科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杜燕平;吴秀娥;孙美好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芒柄花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芒柄花黄素(FMN)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FMN高、中、低剂量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双侧脑室注射和D-半乳糖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导AD模型.给予FMN连续灌胃治疗后取材,观察小鼠海马镜下超微结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海马组织炎症介质TNF-α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FMN高、中剂量组脑海马形态明显改善,海马组织炎症介质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N能改善AD小鼠海马超微结构,降低海马组织炎症介质TNF-α水平.

    作者:费洪新;沈博;陈玉琦;潘思文;明玥;张英博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2型糖尿病血糖与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与炎症因子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内分泌科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T2DM 9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空腹血糖(FPG)及TNF-α、IL-1、IL-6、IL-10水平.结果 FPG水平>11.0 mmol/l的T2DM患者TNF-α、IL-1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血糖7.0-11.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FPG水平与TNF-α、IL-1、IL-10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的FPG水平越高,TNF-α、IL-1及IL-10水平越高,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

    作者:梁懿玑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HPV感染患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及组织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HPV感染患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及组织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10例HPV感染患者,取取患者非月经期液基细胞学标准进行采集和处理,取材前24h患者无同房情况,使用特质毛刷在宫颈外口等部位顺时针旋转5周,将脱落的细胞转移至标本保存液,使用该液体进行各项检查,展开宫颈液基细胞学、阴道镜活检、HPV-DNA检测.结果 HPV阳性患者细胞学LSIL以上阳性数72例,阳性率65.5%,组织学CINⅠ阳性数75例,阳性率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的出现与HPV感染存在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将积液细胞学检查与HPV检测和阴道镜下活检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宫颈癌病变诊断率有显著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张荣斌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病人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析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应用宫腔镜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妇科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0例,均行宫腔镜检查,在宫腔镜电切术中取病灶进行病理诊断.观察宫腔镜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 宫腔镜技术诊断内膜增生、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内膜病变、炎症和其他的准确率分别为88.24%、88.89%、85.71%、50%、60%和100%,且患者应用宫腔镜技术治疗后,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技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准确率较高,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可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运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家庭医生签约对妇女流产后宫内节育环避孕依从性的影响

    流产的发生率高,重复流产率高.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会带来很大影响.提高妇女对流产尤其是重复流产危害的认识,是提高妇女持续避孕的动力和关键.对危害的认知是知,持续避孕是行,只有做到知行统一,才能降低重复流产率,从而降低流产给妇女生殖健康带来的伤害.宫内节育环、口服避孕药是高效的避孕方法.本研究在社康中心,用家庭医生签约的服务方式,加强对人流妇女的健康指导,推进知行行为统一,提高宫内节育器持续使用率,起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治疗的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大量输血治疗时使用不同血浆与红细胞之间的比例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中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入及予以大量输血治疗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归纳到此文研究中,依据血浆与红细胞之间的比例不同分组,将接受低血浆与红细胞之间比例的40例患者归于实验1组,将接受中血浆与红细胞之间比例的40例患者归于实验2组,将接受高血浆与红细胞之间比例的40例患者归于实验3组,研究3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2组和实验3组患者治疗24小时之后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比实验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血浆与红细胞之间比例及高血浆与红细胞之间比例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比低血浆与红细胞之间比例更优.

    作者:王琳雅;辛承蔡;帕丽达·着了得拜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剖宫产术中缩宫素应用及给药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缩宫素不同用法的效果研究剖宫产术中缩宫素的应用及给药方式.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60例剖宫产术产妇分组.静滴组胎儿娩出后先给予10U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给予20U缩宫素+500ml生理盐水快速静脉滴注,滴速为0.3U/min,静推+静滴组胎儿娩出后先给予10U缩宫素子宫肌层注射,并给予5U缩宫素快速静脉推注、20U缩宫素+500ml生理盐水快速静脉滴注,滴速为0.3U/min.就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内出血情况、术中术后追加其他缩宫药物的次数和用药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用药前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无显著差异,用药后静推+静滴组舒张压、收缩压升高幅度和心率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静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推+静滴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内出血情况、术中术后追加其他缩宫药物的次数和静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缩宫素单纯静脉滴注可达到促进宫缩和减少出血作用,静脉滴注联合快速静脉推注可增加心血管反应,影响血流动力学平稳,需谨慎应用.

    作者:唐子琴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一起由酸价、过氧化值超标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家庭成员购买并食用某油咸菜中毒的原因.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及患者临床症状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结果 在采集的开封样品中,检出开封食用过的某油咸菜中酸价超出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32.3倍,过氧化值超出食用油国家标准1.8倍;未开封的某油咸菜中酸价超出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31.04倍,过氧化值超出食用油国家标准1.92倍.结论 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结合就餐史、临床表现,此次事件是一起家庭食用某油咸菜导致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吴丹;周柏林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应用于四肢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3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雷洪琼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普外科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普外科无切口感染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出护理对策.结果 普外科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较长、肥胖、备皮到手术的时间、Ⅱ型切口以及多人病房有关.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痊愈的85.0%(34/4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0%(2/40),患者预后效果良好.结论 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预防可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立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外孕手术中腹腔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共收录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录的32例腹腔镜引导下宫外孕手术资料.于1个月后回访,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并发症等详细调查.结果 32例均在腹腔镜下进行诊断,确定符合手术标准之后安排操作,术中探查均为输卵管妊娠;32例腹腔镜手术中,短时间为30min,长70min;出血量统计,腹腔内出血20~1200mL,平均240ml±45mL;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0h内均可下床活动,排气正常,平均逐渐时间3.5±1.5d;术后7d血HCG均恢复正常.结论 腹腔镜用于宫外孕治疗,具有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且住院时间段,疗效明显,值得推广此方法.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的研究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进行相关讨论.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并选取了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黄体生成素、雄激素、胰岛素、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肥胖组患者出现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的机率更高.结论 内分泌失调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其中,肥胖型患者的紊乱情况更为突出,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需要采取必要的方式进行治疗,改善病情.

    作者:何雪花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所选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所收治,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物理因子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5%(33/40)、97.5%(39/40);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能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患者临床症状和膝关节功能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冯顺燕;周惠嫦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损伤及防护现状调查

    目的 探讨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损伤并进行防护现状调查.方法 选取本院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现场调查与问卷调查方式明确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损伤及其防护现状.结果 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主要职业暴露损伤为手术患者合并乙肝疾病、合并艾滋病疾病与针刀意外损伤,其职业暴露损伤主要原因为防不胜防、防范意识不足、操作不当及工作疲乏.医护人员对患者体液、血液与排泄物等感染源的认知率为94.9%,对患者与医护人员双重保护的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1.1%,对血源性与非血源性感染疾病的双重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3.7%,对多种隔离措施的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6.2%,对潜在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2.4%.结论 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仍有较高的职业暴露损伤风险,其形成原因较复杂,虽然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有较好的认知程度,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其防护培训,以全面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周玉梅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改良操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 提高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 680例使用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儿入院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入住1-33床的患儿300例,实验组为入住34-68床患儿380例.对照组采用BD公司培训的操作流程,右手持针翼刺入血管后,操作者用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右手持针座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撤针芯,固定,接输液器.观察组采用改良后操作流程,旋转松动,把针翼和Y接口转向右边,Y接口在上面,针翼在下面,刺入血管后,单手操作,右手食指后推针翼,拇指前推Y接口送导管,撤针芯约0.5cm,右手持针座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左手一直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座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撤针芯,固定,接输液器.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天数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后的防针刺伤型留置针的穿刺手法穿刺成功率高,延长了留置天数,有利于减少职业暴露.

    作者:孔慕贤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调强放疗技术剂量学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调强放疗技术剂量学的特点,探讨其保护骨盆骨髓的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随机选取了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30例初治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分别设计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和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进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通过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进行治疗,并且对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治疗之后,观察组的CI指数(0.86±0.11)和HI指数(0.09±0.02)均高于对照组的指数.并且观察组的危及器官受量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的治疗方式在不降低传统危及器官剂量限制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明显帮助患者降低骨盆骨受量,进一步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丽环;杨士杰;刘孟奇;王立永;杨文杰;王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30例野生菌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通过对野生菌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探讨并分析其对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择野生菌中毒患者30例,均为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给患者以紧急抢救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在经过紧急抢救和护理后,中29例患者急救成功,好转出院,1例患者错过了佳救治时机而死亡.结论 针对野生菌中毒患者,经过紧急抢救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时地挽救了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开展价值意义.

    作者:田茂珍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在对孕妇产后出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从我院选取100例产妇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而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出血量、止血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量、止血时间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孕妇产后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既可以降低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止血时间,同时也可对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提升,临床价值较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