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衍基
目的 探究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各科室患者出院病案7895例,对病案归档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出院病案在24 h归档率、3 d内归档率以及3 d以上延迟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然后提出科学合理改进策略.结果病案于24 h总归档率22.72%、3 d内归档率92.08%、3 d以上归档率7.91%.结论病案延迟归档发生率较高,通过完善病案管理及奖惩制度,加强各科室之间工作交流,可有效提高病案及时归档率.
作者:梁一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产科剖宫产的76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温,研究组采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控温.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可有效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值得应用.
作者:郭婉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110例妇产科孕产妇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告知,观察组实施孕期健康教育.比较干预结果.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孕期自我保健知识认知、母乳喂养知识认知、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高于对照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分娩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娩焦虑情绪、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菊芬;洪瑞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干预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选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结合临床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能够进一步优化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咯血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构建出和谐的护患关系,保证医院各项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张丽;张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耳鼻喉科拟实施耳鼻喉内窥镜检查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结果 研究组患者检查后的语言态度、检查技巧、检查环境及健康指导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应用可有效提升患者检查的满意度状况.
作者:岑仕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状况.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以及护理手段后,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3 d,患者在围术期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安全度过了围术期.结论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施予细致的护理手段,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高治疗、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生燕;李永香;赵元桂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复杂多样,主要致病原因包括β-淀粉蛋白级联反应与Tau蛋白磷酸化,当神经元变性缺失后,则无法再生.目前,暂无治疗特效药,但早期防治可延缓病情进展.脑代谢激活剂、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等常被用于医治阿尔茨海默病,但仅是对症治疗,无法延缓或预防病情发展.为此,本文就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研究展开综述,以期日后预防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怀伟;廖祥萍;刘南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利用3M液体敷料的特性,探讨其用于妇科放疗体表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将20例接受妇科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和对照组(n=10).观察组在体表标记处喷上3M液体敷料,待液体敷料完全干燥后再喷洒3M液体敷料后待干.此操作重复2次,每天照常沐浴,此后每日观察标记区的清晰程度,若模糊再补上并喷涂敷料,观察至治疗结束,记录喷涂的次数和喷涂间隔的时间,同时每日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对照组标记后叮嘱患者对照射野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不予任何药物涂用,此后观察至标记线模糊,记录标记线保留时间,同时观察皮肤反应.结果 观察组平均耐久为5天(范围2~7天),平均需要标记的次数为6次(4~8次).对照组遇水会模糊、晕开现象,不能照常沐浴,只能搽浴,平均耐久性为3.5天(范围1~5天),平均需要标记的次数为8次(6~12次).观察组、对照组均没有不良的皮肤反应.结论 3M液体敷料对于皮肤油脂较少、局部毛发少的患者效果较好,可以大大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照常沐浴及冲洗.
作者:彭素姜;邹舒倩;詹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基层医院中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中患者子宫粘连情况与相应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二次剖宫产的48例瘢痕子宫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不同程度子宫粘连患者在术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8例患者29例腹壁黏连、10例腹膜黏连、9例内脏黏连.手术时间为(52.35±5.83)min,子宫下段厚度(4.83±1.91)mm,术中出血量(302.1±11.7)ml,出现1例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窒息、无术后感染、脏器损伤1例、2例麻醉效果差、患者伤口疼痛,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为10.42%.其余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患者中根据患者的子宫黏连程度适时采取争取的手术技巧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全面二胎政策放开后镇江地区重复流产率的变化以及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自愿行人工流产女性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3990例.根据二胎政策全面实施时间2016年1月1号,将纳入研究者分为二胎政策前组(n=1959)及二胎政策后组(n=2031),对其临床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二胎政策后重复流产率的变化.结果 二胎政策前后重复流产率分别为53.24%和56.03%,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段、婚姻、职业及避孕情况与重复流产有显著差异,其中固定职业、籍贯为本市者重复流产较前增加;2016年首次妊娠人工流产呈下降趋势.结论 重复流产与年龄、婚育状况、职业、籍贯、避孕情况等有密切关系.应对不同人群进行避孕知识的宣传及生殖健康教育,真正落实非计划妊娠女性有效可行的避孕措施,对流产女性提供流产后关爱.
作者:钟健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的100例妇产科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0例.甲组采取常规的普通细线进行缝合,乙组则采取生物性的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1)乙组患者恶露时间与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甲组患者的VAS评分是(5.3±1.1)分,明显高于乙组患者的(1.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患者切口总愈合率是76.0%,显著低于乙组患者的9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积极采取生物性可吸收线进行术口缝合,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提高切口愈合率,同时还能显著缩短患者恶露时间与住院的时间,促进其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田娅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分析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与预后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52例,按照随机单盲的原则将这5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6例患者进行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的26例患者采用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73.08%)明显优于对照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发展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病情反复或者转移,其中1例患者死亡,观察组患者中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徐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经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收治的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共100例,将其当成实验组,其中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者各5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并选择同期无甲状腺疾病的产妇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结果 在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三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儿畸形、围产儿低体重、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死胎等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方面,三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提供激素替代治疗,能获得和正常分娩产妇相似的妊娠结局,能合理控制妊娠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玉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妇科恶性肿瘤病人住院治疗期间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并分析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6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癌症病人支持性照顾需求问卷》为参照,探究妇科肿瘤病人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和干预措施.结果 入选患者在心理、健康信息、生理和日常生活、性等方面存在需求,共59个条目.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护理工作人员应承担起促进者、传播者、指导者、照顾者、支持者、帮助者的角色,尽大努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沈梦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NEBC)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NEBC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灰阶超声及彩色超神诊断.结果 10例NEBC中7例呈现典型恶性肿瘤表现,2例呈现良性表现(其中1例经弹性评分为恶性),1例表现为导管扩张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符合率为90.0%,误诊率为10.0%;超声表现:10例患者中9例发现肿块,肿块大小为0.68~2.74 cm,平均(1.84±0.42)cm,肿块位置:3例位于右侧乳房,其中外上象限2例,乳头上方1例.回声:9个肿瘤呈现低回声,1个为中等回声,7个肿瘤回声不均匀,3个回声均匀,8例边界欠清晰,2例边界不清晰.6个肿块内可见有钙化.勒血流信号:5个肿块见丰富或稍丰富血流信号,3个见中等血流信号,1个见少量血流信号,1个未见血流信号.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多呈现不均匀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多数表现为血流信号丰富,灰阶超声及彩色超声有助于NEBC的定性诊断.
作者:富沛勇;陈晓丹;蓝宁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性脑梗塞患者15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具有94.8%护理有效率,对照组具有79.5%护理有效率,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刘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在终末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度的归档病案1000份,通过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病案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0份,对照组选择传统病案管理法,实验组则选择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对终末质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实验组病案的终末质量甲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质量乙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终末病案质量管理中,应用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能让病案终末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丽;黄晓青;梁一霞;林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中职护理教育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中职护理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提高中职护理教育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我国中职院校护理教师提供更多教学经验,便有必要在综述行动导向教学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中职护理教育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现状,就提出具体的应用要点进行深入探究.
作者:何兴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当前对这种病的治疗尚且不明确.本文分析了腹腔镜消融和切除术,并提出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后论述了道格拉斯窝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王惠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并分析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围产期高危因素,进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还选取了同期收治的96例未发生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孕妇也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将两个研究对象分别对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调查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围产期高危因素.结果 孕周、胎位异常、胎盘异常、羊水异常、24h尿蛋白量、以及脐带异常等都是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高危因素会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所以应及时做好产前检查,以尽早发现和干预.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