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8803
  • 国内刊号:11-9356/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妇产科学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23期文献
  • 产科子宫出血病理及产科因素探析

    目的 探析产科子宫出血病理及产科因素.方法 选择了医院产科收治的50例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总结患者产生子宫出血的原因.结果 研究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宫缩乏力,有26例患者为胎盘因素,有6例患者为子宫切口,9例患者为其他原因.结论 临床中,治疗人员需要充分明确患者子宫出血病理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大程度上降低对患者的影响,以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代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的病理分析

    目的 对于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并未明确诊断意义的病理进行的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了44例在我院进行疾病检查与诊断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的初步检查后,接受了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伯塞斯达检查法,即为TBS分类法),经过检查患者属于该疾病后,再行阴道镜活检.结果 经过对所有患者进行的病理分析可知出现炎症的患者有30例,在病理结果中,发生率为68.18%,之后为不典型增生,其中重度患者较多,以及宫颈癌疾病.结论 患者经过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该疾病后,还需要继续进行活检,以便尽早确定患者的病情,之后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方法,进行后续的疾病治疗.

    作者:苗新东;贾振军;郭雪洁;藏学良;刘彦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2015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00例,选择200例无妊娠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在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另外选取200例产妇为对照组,在产程中采用传统体位,并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其他要素.结果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有效实现了产程时间的缩短,提高了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同时在产程中的医疗干预明显减少;同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分娩过程中自由体位可以加快产程进展,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降低手术率.

    作者:郭鲜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患者)与实验组(4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实验组4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临床症状起到了有效的环节作用,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庆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对预防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预防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疾控中心接受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共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比较,各组47例,观察组婴儿出生后给予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200 IU),对照组婴儿出生后给予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100 IU);六个月给予乙肝疫苗注射(5 ug);比较两组新生儿脐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出生后不同时间段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结果 脐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13%,19.15%,(P<0.05).另外,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母婴传播乙型肝炎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联合乙肝疫苗(5ug)进行预防,可有效降低婴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感染率,促使婴儿健康成长发育.

    作者:朱海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经阴道超声介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卵泡穿刺介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效果.方法 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我院140例PCOS不孕患者.14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两种治疗方法:超声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窦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结果 术后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卵泡穿刺介入治疗能提高妊娠率和排卵率.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经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经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收治的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共100例,将其当成实验组,其中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者各5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并选择同期无甲状腺疾病的产妇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结果 在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三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儿畸形、围产儿低体重、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死胎等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方面,三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提供激素替代治疗,能获得和正常分娩产妇相似的妊娠结局,能合理控制妊娠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玉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循证法在环氧乙烷灭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循证法在环氧乙烷(EO)灭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循证法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灭菌物品洁净度的质量控制,安装环氧乙烷灭菌器,严格控制灭菌过程中的环氧乙烷气体温度、湿度与浓度以及正确选择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等,并对执行灭菌操作的每锅次实施生物监测、物理监测以及化学监测等,并对所有的无菌物品给予定期的无菌实验检查,对此次环氧乙烷的灭菌效果进行综合评判.结果 86锅次共计6184件物品灭菌达标率为100.0%.结论将循证法应用于环氧乙烷灭菌质量的控制中,效果满意.

    作者:李朝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

    目的 讨论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出血性休克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造成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生殖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局部因素以及胎盘因素等,经过临床积极抢救后,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其中3例患者采取经腹腔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患者采取经腹腔子宫全切术,全部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宫缩乏力、羊水栓塞、胎盘因素等是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根据产妇的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缓解,提升了产妇的生活质量,降低了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许姗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增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强化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对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2名妇科疾病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患者均为41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2组患者在研究1组基础上渗透内分泌健康知识.并在两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子宫出血发生几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 研究2组患者的子宫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1组,且研究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在治疗相关妇科疾病过程中增强患者的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对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此种护理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李秋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用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无1例患者二次进腹,无1例子宫切除,无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结论 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农植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产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及研究

    目的 研究妇产科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降低妇产发生早产的概率.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接受的51例发生早产的孕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汇总.结果 患者发生早产与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流产史、生育史以及产前所患疾病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见可导致患者发生早产的产前疾病为产前生殖期感染、贫血.结论 患者发生早产与年龄无关,与流产史、生育史以及产前所患疾病有关,其中常见可导致患者发生早产的产前疾病为产前生殖期感染、贫血.

    作者:周文;钱疆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胃肠动力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 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胃肠动力影响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90例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3组,即A组30例患者,给予患者进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B组30例患者给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C组30例,给予患者进行异氟醚吸静复合全身麻醉组.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含量在术毕都高于入室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手术后6小时C组恶心与呕吐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者进行不同麻醉方法,不会对患者围术期肛门首次排气与住院时间,其中硬膜外复合全麻及异丙酚全麻凭静脉全麻熟手的恶心与呕吐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姜伯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及改进探究

    目的 探究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各科室患者出院病案7895例,对病案归档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出院病案在24 h归档率、3 d内归档率以及3 d以上延迟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然后提出科学合理改进策略.结果病案于24 h总归档率22.72%、3 d内归档率92.08%、3 d以上归档率7.91%.结论病案延迟归档发生率较高,通过完善病案管理及奖惩制度,加强各科室之间工作交流,可有效提高病案及时归档率.

    作者:梁一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细节管理在传染病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传染病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5月转运的传染病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转运过程中全程做好细节管理.结果 39例传染病患者均顺利完成院内转运,参与转运的医护人员无1例出现传染,转运流程通畅,院内转运时间10~25 min,平均12.9 min,转运过程中患者未出现并发症,转运后问卷调查患者满意37例,满意度94.9%.结论 细节管理在传染病患者院内转运应用可确保转运安全,提升转运效率,提升传染病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英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药物结合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实施药物结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药物结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4%,其中明显好转19例,好转18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其中明显好转14例,好转15例,无效11例,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康复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各项机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桂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站采供血过程中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探讨

    本文主要探讨血站采供血过程中对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并进行分析,并认为加强血站采供血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员工对医源性感染的相关知识培训、建立员工档案、区分工作内容、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环境消毒以及医疗废物的处理等对策,可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血站建立相应的制度,主要是为了改善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为医疗机构提供方便、及时、安全的服务.

    作者:刘付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论妇洁抑菌凝露对卵巢早衰或内分泌失调的调理

    目的 研究妇洁抑菌凝露对卵巢早衰或内分泌失调的调理作用.方法 选择了某医院收治的卵巢早衰和内分泌失调的患者各3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卵巢早衰组和内分泌失调组.给予患者使用妇洁抑菌凝露进行调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调理效果.结果 妇洁抑菌凝露对卵巢早衰或内分泌失调患者进行调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月经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 妇洁抑菌凝露对卵巢早衰或内分泌失调患者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作者:郭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宫腔镜诊断治疗异常子宫出血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宫腔镜的诊断和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前,进行阴道彩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对比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的阳性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超声检查阳性率65.38%,宫腔镜检查阳性率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功能性出血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2.86%、80%.结论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胆道疾病老年患者防跌倒措施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 本次研究中主要探析胆道疾病老年患者的防跌措施以及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以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接收的510例胆道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510例研究对象均使用防跌倒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分析护理人员接受护理后的跌倒情况以及预防跌倒干预措施的使用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的510例胆道疾病老年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只有一例患者出现跌倒症状.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所提供的结果来看,对胆道老年患者而言,采取有效的防跌倒措施干预是能明显减少老年患者的跌倒率的.

    作者:王少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全面二胎政策后重复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全面二胎政策放开后镇江地区重复流产率的变化以及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自愿行人工流产女性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3990例.根据二胎政策全面实施时间2016年1月1号,将纳入研究者分为二胎政策前组(n=1959)及二胎政策后组(n=2031),对其临床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二胎政策后重复流产率的变化.结果 二胎政策前后重复流产率分别为53.24%和56.03%,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段、婚姻、职业及避孕情况与重复流产有显著差异,其中固定职业、籍贯为本市者重复流产较前增加;2016年首次妊娠人工流产呈下降趋势.结论 重复流产与年龄、婚育状况、职业、籍贯、避孕情况等有密切关系.应对不同人群进行避孕知识的宣传及生殖健康教育,真正落实非计划妊娠女性有效可行的避孕措施,对流产女性提供流产后关爱.

    作者:钟健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在终末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在终末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度的归档病案1000份,通过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病案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0份,对照组选择传统病案管理法,实验组则选择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对终末质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实验组病案的终末质量甲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质量乙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终末病案质量管理中,应用临床路径病案管理法能让病案终末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丽;黄晓青;梁一霞;林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图什市人间布鲁菌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新疆阿图什市布鲁氏病流行特征,为做好阿图什的布鲁氏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新疆阿图什市疾控中心布鲁菌病监测数据、分析布鲁菌病人群、地区、年龄的分布特征.结果 新疆阿图什市布鲁菌病平均患病率为3.30/10万;年龄发病特征,主要集中在20~65岁,其中30~45岁的发病率尤为突出,60岁以后布鲁菌病发病率逐渐下降;维吾尔族布鲁菌病检测阳性率高,为10.17%,其次为柯尔克孜族(8.04%)、汉族(4.92%),蒙古族发病较低,为1.20%.不同族别布鲁菌病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31,P<0.01).职业分布特征以屠宰兽医阳性率高,为8.93%.结论 新疆阿图什市30~45岁是布鲁菌病的高发人群;20~65岁的养殖人员是预防控制布鲁菌病的重点人群.

    作者:孙菊华;张桂萍;张红;帕提古丽·要里大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3M液体敷料在妇科放疗体表标记的应用

    目的 利用3M液体敷料的特性,探讨其用于妇科放疗体表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将20例接受妇科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和对照组(n=10).观察组在体表标记处喷上3M液体敷料,待液体敷料完全干燥后再喷洒3M液体敷料后待干.此操作重复2次,每天照常沐浴,此后每日观察标记区的清晰程度,若模糊再补上并喷涂敷料,观察至治疗结束,记录喷涂的次数和喷涂间隔的时间,同时每日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对照组标记后叮嘱患者对照射野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不予任何药物涂用,此后观察至标记线模糊,记录标记线保留时间,同时观察皮肤反应.结果 观察组平均耐久为5天(范围2~7天),平均需要标记的次数为6次(4~8次).对照组遇水会模糊、晕开现象,不能照常沐浴,只能搽浴,平均耐久性为3.5天(范围1~5天),平均需要标记的次数为8次(6~12次).观察组、对照组均没有不良的皮肤反应.结论 3M液体敷料对于皮肤油脂较少、局部毛发少的患者效果较好,可以大大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照常沐浴及冲洗.

    作者:彭素姜;邹舒倩;詹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109例腹部B超监视下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B超监视下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知情选择下接受手动负压吸引人流手术的109例患者,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09例患者实施手术后的手术时长、术中的出血量、吸出组织量、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选择B超监视下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患者所用的手术时长仅(93.64±12.56)S,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2±3.12)ml,术中吸出组织量平均为(14.27±7.29)ml,并且不良反应率较低,明显优于传统人流术.结论 B超监视下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高、实际手术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汉莲;刘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探讨基层医院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手术技巧

    目的 探究基层医院中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中患者子宫粘连情况与相应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二次剖宫产的48例瘢痕子宫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不同程度子宫粘连患者在术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8例患者29例腹壁黏连、10例腹膜黏连、9例内脏黏连.手术时间为(52.35±5.83)min,子宫下段厚度(4.83±1.91)mm,术中出血量(302.1±11.7)ml,出现1例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窒息、无术后感染、脏器损伤1例、2例麻醉效果差、患者伤口疼痛,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为10.42%.其余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患者中根据患者的子宫黏连程度适时采取争取的手术技巧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为例,分析了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肌电生物反馈设备将人体肌电信号叠加输出,转换成患者可以直接接收的可视性反馈资料,患者可以结合反馈资料对相应骨骼肌进行放松训练或者对身体瘫痪肌群进行相应运动功能的训练.分析表明:结合中国传统康复疗法中的肌力增强锻炼方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显著缓解肌肉痉挛,从而进一步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苏会萍;吴江玲;胡忠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一年来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性的治疗,对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的方法,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饭前和饭后两个小时内血糖值的变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记录下来.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饭后即饭前两小时血糖值较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患者饭后两小时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可以显著的增加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的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康笑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与年龄,分50例冠心病患者为早发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早发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显然小于对照组,而吸烟、饮酒、遗传史发生率显然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吸烟、饮酒、遗传史,TC,TG等危险因素是形成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早发冠心病的形成与多种危险因素存在联系,所以,应对其加强综合干预,对高危险因素作针对性干预.对其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能够起到通脉止痛、行气活血之功效,减少了患者疼痛感,有利于预后.

    作者:杨明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 探究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的100例妇产科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0例.甲组采取常规的普通细线进行缝合,乙组则采取生物性的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1)乙组患者恶露时间与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甲组患者的VAS评分是(5.3±1.1)分,明显高于乙组患者的(1.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患者切口总愈合率是76.0%,显著低于乙组患者的9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科手术患者积极采取生物性可吸收线进行术口缝合,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提高切口愈合率,同时还能显著缩短患者恶露时间与住院的时间,促进其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田娅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试分析联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联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内分泌失调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法,观察组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痊愈的有32例,有效的有19例,总有效率为98%,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对妇科内分泌失调疾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薄乃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所选69例研究对象,均是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并诊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应用氨氯地平治疗的3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的另外35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以后,研究组血压、血糖、IL-6、IL-8、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

    作者:侯元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卵巢癌的治疗策略研究

    超过65岁的卵巢癌患者被归为老年卵巢癌范畴,由于卵巢癌初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等到患者确诊时一般到了晚期,且年龄已经较大,因而当前老年卵巢癌所占比重逐渐增高.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机能减退,对于治疗的耐受度较差,因而治疗难度相对增加,同时治疗效果也无法有效保证.本研究具体分析对于老年卵巢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徐艳婷;许昭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及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对不同孕周终止妊娠时机和不同分娩方式下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对新生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孕周≤33周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的死亡发生率均要高于孕周在33~36周和>36周的患者;且经阴道分娩的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均要高于剖宫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而言,对其给予适当的促胎儿肺组织成熟治疗之后,终止妊娠时机以孕周>33周为适宜,分娩方式首选剖宫产.

    作者:李才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针药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

    目的 对卵巢早衰患者实施针药结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妇产科进行卵巢早衰治疗的患者4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24例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将其分为针药组,其余,24例采用西药治疗,将其分为西药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针药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西药组的83.3%,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卵巢早衰患者实施治疗时,与西药相比,针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应得到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乳宁颗粒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乳宁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选取我院日间门诊乳腺增生患者211名,采用口服乳宁颗粒的方法,生产厂家是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成份为:柴胡、当归,香附(醋制),丹参,白芍(炒),王不留行,赤芍,白术(炒)茯苓,青皮,陈皮,薄荷等,治疗乳腺增生病10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设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对照组105例.服药期间停其它药物,禁食辛辣,油腻性食物.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6%.(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为82.3±10.23分;对照组症状积分为125.1±19.35分(P<0.05).结论 采用乳宁颗粒乳腺增生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崔秋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科阴道B超在监测药物人流后宫腔残留的效果

    目的 探讨妇科阴道B超在监测药物人流后宫腔残留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收治40例早孕药物流产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GE logicE9型彩色多普勒仪经阴道探查,分析患者宫腔内声像特征,检测宫内残留物及组织的血流信号.结果 宫腔内异常团块状回声35例;2例患者宫腔内膜线清晰,内膜厚5 mm,子宫无明显增大,声像图提示正常,仅发现少量宫腔积液;3例患者子宫内膜欠清晰,未发现明显团块;36例患者残留物基底部与局部宫壁相连接处检测到血流信号,4例无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显示率90.0%,CDFI血流频谱包络线不清晰,毛刺状.血流声音紊乱,RI为0.34~0.52;残留组织病理检测主要为绒毛及蜕膜组织、炎性细胞、血凝块、蜕膜组织.结论 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可准确显示宫腔内残留物大小、位置及形态,可测量残留物组织血流信号,对临床诊断及刮宫术准备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勤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NEBC)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NEBC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灰阶超声及彩色超神诊断.结果 10例NEBC中7例呈现典型恶性肿瘤表现,2例呈现良性表现(其中1例经弹性评分为恶性),1例表现为导管扩张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符合率为90.0%,误诊率为10.0%;超声表现:10例患者中9例发现肿块,肿块大小为0.68~2.74 cm,平均(1.84±0.42)cm,肿块位置:3例位于右侧乳房,其中外上象限2例,乳头上方1例.回声:9个肿瘤呈现低回声,1个为中等回声,7个肿瘤回声不均匀,3个回声均匀,8例边界欠清晰,2例边界不清晰.6个肿块内可见有钙化.勒血流信号:5个肿块见丰富或稍丰富血流信号,3个见中等血流信号,1个见少量血流信号,1个未见血流信号.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多呈现不均匀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多数表现为血流信号丰富,灰阶超声及彩色超声有助于NEBC的定性诊断.

    作者:富沛勇;陈晓丹;蓝宁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初产顺产妇中自由体位分娩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 本次对初产顺产妇中自由体位分娩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初产妇80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实验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分娩减痛法.结果 实验组:40例,阴道自然分娩37例92.50%,剖宫产3例7.50%;对照组:40例,阴道自然分娩30例29例72.50%,剖宫产11例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初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和分娩减痛法有利于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低其疼痛感,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浅析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服务利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服务利用行为现状,以及影响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当前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抽样的方式选择2016年度来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中的2360例适龄妇女,对其开展问卷调查获取服务利用的具体情况.结果 终服务使用受到年龄,家庭经济以及医疗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宫颈癌筛查此项服务的利用情况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服务虽然得到推广,但是未实现更高层面的利用,该种现象受到家庭经济以及医疗保障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潘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12月手术完成后存在污染的持针钳、止血钳3000件,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随机选择2013年1月~12月手术完成后存在污染的持针钳、止血钳3000件,将其作为实验组,采用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对管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器械清洗效果、器械包灭菌不合格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应用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能让手术器械的使用质量显著提高,让院内感染显著减少,而且还能让物力和人力得以充分利用,让医院的成本支出显著减少.

    作者:易笑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女内分泌失调症状与调理方法

    目的 本文就妇女内分泌失调症状与调理方法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 选取我科在2014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妇女内分泌失调患者,对其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并予以综合调理方法.结果 调理后,患者的治愈率为92.67%(139/150),总有效率为98.00%(147/150).结论 为妇女内分泌失调患者实施综合调理方法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慧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77.50%,实验组疗效确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辩论的方法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高,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杨晓静;杨林林;张秀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生物波电子检测技术在乳腺增生病因性诊治过程中精准应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生物波电子检测技术在乳腺增生病因性诊治过程中精准应用效果,通过生物波电子检测技术,精准检测乳腺增生的致病因素,从主要致病因素着手,从根本上解决乳腺增生治疗问题,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方法采用德国Med-Tzonik公司生产的MORA-Century生物共振诊断治疗系统,以及该公司提供的试剂瓶对我院收治的200例乳腺增生患者进行病因检查.结果200例乳腺增生患者中有167例83.50%由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变化,雌激素增多导致;33例16.50%患者由其他妇科疾病引发,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变化,雌激素增多是诱发乳腺增生的主要因素.结论生物波电子检测技术在乳腺增生病因性诊治过程中精准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精准检测乳腺增生的致病因素.

    作者:张天伟;陈柳英;李洪娟;于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加量大分割放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析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加量大分割放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早期保乳术放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应用大分割放疗,放疗剂量为46.5Gy/16f/25d,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方式,剂量为40Gy/15f/22d,对比各组间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生存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患者在保乳术后应用瘤床加量大分割放疗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既改善了临床症状,也具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但从整体上看还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衍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至我院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三阴乳腺癌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为TC组与TE组.TC组行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TE组行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1天作为一个周期,并在接受两个周期的化疗后给予患者疗效评定,依据评定结果决定是手术治疗或继续化疗.结果 TC组的有效率为70.31%;TE组的有效率为73.44%.常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恶心、骨髓抑制以及周围神经毒性等,患者均可耐受,未出现化疗相关死亡的情况.结论 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在治疗三阴乳腺癌时,临床效果均良好,患者均可对不良反应耐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狄红丽;秦景云;范建;王蕾;时志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及保健

    目的 探讨分析中年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以及提出合理有效的保健措施.方法 以某医院收治的中年妇科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还加上预防保健的工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5%,疾病康复的时间为(22.1±1.7)天,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疾病康复的时间为(12.9±2.4)天,两组对比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年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为妇科炎症、小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以及妇科肿瘤等等,预防保健工作能够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能让患者快速康复,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杨同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情志疗法结合饮食干预在宫外孕患者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宫外孕患者实施中医情志疗法及饮食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宫外孕患者分组研究,研究组中医情志疗法及饮食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疗法及饮食干预可改善宫外孕患者心理状态,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何丽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以往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治疗并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44例,再抽取同期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治疗但没有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44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次数、白细胞计数水平、住院治疗时间等几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体重低、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白细胞计数水平高、气管插管次数多,是导致小儿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肺炎因素.

    作者:栗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反向静脉穿刺在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应用

    目的评价手背静脉反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2名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反向的静脉穿刺输液方法,对照组于同样的部位使用正向的静脉穿刺输液方法.对比2组输液成功率与疼痛率.结果观察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率与对照组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背末端反向穿刺输液法成功率更高,疼痛率更低,影响手的活动度更低,操作更简便,值得临床中推广,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与质量.

    作者:代静静;奴尔古力.苏力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阴道B超联合宫颈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B超联合宫颈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60例临床资料,均分别进行阴道B超及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取材病理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阴道B超联合宫颈镜(76.7%)、阴道B超51.7%及宫腔60.0%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阴道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出血总体符合率显著高于阴道B超及宫腔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B超联合宫颈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可有效提升子宫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们接收且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60例,49例术中出血,回顾性分析临床出血原因、治疗方法,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49例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有:31例子宫收缩乏力、2例子宫畸形、5例子宫切口撕裂、10例胎盘因素、1例凝血功能异常;临床对患者予以静注缩宫素、宫腔填纱、B-lynch缝扎术、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切除、缝合切口裂伤等疗法治疗,有效率高达95.92%.结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危险因素较多,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所占比例相对高,临床对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预防措施,可确保术中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方徐生;张春旭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施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施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67%较参照组的80.0%高;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参照组的短.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盆腔炎患施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国丽;郑天生;刘素枝;陈桂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脱氢表雄酮(DHEA)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卵巢功能的改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DHEA)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卵巢功能及不孕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56例我院收治的诱发排卵失败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口脱氢表雄酮3个月后尝试诱发排卵治疗.比较患者口服脱氢表雄酮前后患者体内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患者月经周期第3天卵泡刺激素(FS H)、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明显下降,窦卵泡计数(AFC)明显上升,显示患者的卵巢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经3个周期治疗后排卵率达78.3%,累计临床妊娠率达46.4%,流产率为15.4%,其余22例患者均足月产下一活胎,无畸形出生.结论 脱氢表雄酮可有效改善卵巢功能及助孕结局,为卵泡发育提供更好的环境而发挥作用.

    作者:田洁;姜国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对不孕不育患者采取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不孕不育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予以试验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9.05%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一年妊娠时间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法治疗不孕不育患者,能使其病症情况得到改善,对患者术后妊娠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李光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剖宫产时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应用米索与宫体缝扎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米索与宫体缝扎联合治疗剖宫产时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2例剖宫产术子宫收缩乏力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用缩宫素治疗,后者采用米索联合宫体缝扎治疗,各组41例.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率和出血率方面,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时子宫收缩乏力患者,采用宫体缝扎联合米索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后输血率和出血率,疗效比较显著,故值得推广.

    作者:高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以往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治疗并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44例,再抽取同期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治疗但没有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44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次数、白细胞计数水平、住院治疗时间等几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体重低、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白细胞计数水平高、气管插管次数多,是导致小儿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肺炎因素.

    作者:栗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在糖尿病中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糖尿病患者50例,另外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糖尿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糖尿病组左、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颈总动脉内径高于健康组;糖尿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检出斑块数多于健康组.糖尿病组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混合回声斑块占比与健康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颈动脉斑块异常情况,指导临床做好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以及临床处理,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尹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围产期高危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并分析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围产期高危因素,进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还选取了同期收治的96例未发生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孕妇也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将两个研究对象分别对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调查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围产期高危因素.结果 孕周、胎位异常、胎盘异常、羊水异常、24h尿蛋白量、以及脐带异常等都是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高危因素会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所以应及时做好产前检查,以尽早发现和干预.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浅析妇产科阴道炎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析阴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明确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对于我院180例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记录结果,并对此进行分析.结果 对于不同患病程度的病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所有病人经过针对性的治疗,病情都有所减轻,复发率降低,治疗成效显著.结论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炎症,致病率较高,受女性特殊生理构造成影响,容易上行感染,因此,对于不同患病基础病人,需要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案,以便让病人能够减少合并感染几率,得到康复.

    作者:亓海英;徐勤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比较观察

    目的 比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行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甲组50例施以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乙组50例施以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2组应用效果作比对.结果 术后,甲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比乙组18.00%低;2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疗法更有效,可在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基础上,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作者:孙娟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腰椎间盘脱出症行康复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对比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并比较康复治疗在腰间盘脱出症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方法 以本院2015年7月~2016年2月所接收的48例腰间盘脱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人数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康复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近期治疗效果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从近期治疗来看,在治疗疗效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从远期治疗效果来看,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0月之后,在治疗后复发率方面,研究组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知,将康复治疗应用在腰椎盘脱出症当中除了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降低该症状的复发.

    作者:徐坤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浅析宫腔镜在基层医院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基层医院妇科疾病的诊断及疗效.方法 对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我科行宫腔镜检查及电切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症或习惯性流产、宫腔内异物、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纵膈和子宫内膜癌多种疾病诊治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发挥重要的价值.结论 宫腔镜治疗妇科疾病领域里具有直观性,微创性,独到性,准确性的特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凌燕;黄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妇科急腹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近五年内收治入院的急腹症患者120例,将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方面的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创伤性小,恢复快,同时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昭君;徐艳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内分泌综合治疗7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73例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6例)与内分泌综合治疗(观察组,3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77.78%,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时,可采用内分泌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周晓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

    目的 探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在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2月产科剖宫产的76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温,研究组采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控温.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可有效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值得应用.

    作者:郭婉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B超在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B超在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B超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结果 30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B超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93.3%,其中浆膜下肌瘤6例20.0%,肌壁间肌瘤10例33.3%,多发性子宫肌瘤3例10.0%,黏膜下肌瘤7例23.3%,B超显示子宫内壁光点回声不均匀,表现为子宫增大、表面不平和及子宫形态不规则.误诊2例6.7%,1例误诊为子宫肌腺瘤,1例误诊为卵巢肿瘤.结论 B超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无创、无严重不良反应、无辐射等优点,值得应用.

    作者:方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孕期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

    目的 探究孕期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治疗的宫颈功能不全的孕妇60例,需要保持足够的卧床休息时间,并且采取相应的保胎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孕期宫颈环扎术,注意病人此时应处于妊娠10~15周之内.结果 全部60例病人的手术过程都已经顺利完成,期间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进行孕期宫颈环扎术之后可以使妊娠结果发生明显改变,孕期宫颈环扎术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宫颈的长度以及在进行手术之后是否引发阴道炎病症.

    作者:郝昆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产房助产工作中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检索查证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25例孕妇为观察组,并实施分层管理模式;选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收治的25例孕妇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士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导乐陪伴(护理)满意度、会阴侧切率、伤口愈合率或伤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产后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总满意度100%(25/25)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总满意度92.00%(23/2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和会阴侧切率2(8.00%)、16(64.00%)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1(4.00%)、7(28.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伤口愈合率24(96.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25(1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产褥期感染率0(0.00%)与观察组患者0(0.00%)无差异.结论 产房助产士分层管理在助产工作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和伤口愈合率,同时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和会阴侧切率,值得临床将分层管理应用于产房质量控制中,以确保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高春媛;彭久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DSA在急性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应用

    目的 探讨DSA在急性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介入治疗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下肢动脉急性血栓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DSA下行导管栓术+溶栓术,部分患者行球囊扩张或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结果 19例患者术后当即复通率为57.9%,术后48 h内复通率84.2%,2例患者二次介入治疗,整体复通率为94.7%;随访1、6、12个月随访,通畅率分别为100.0%、94.4%、88.9%.结论 DSA在急性动脉血栓介入治疗定位准确、疗效理想,值得应用.

    作者:刘国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雌激素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究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雌激素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妇科就诊的宫腔粘连患者,共38例,按药物使用剂量的多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均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一次3 mg,对照组1次10 mg,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月经情况的改善率和总有效率都为94.73%,复发率为10.52%,对照组月经情况的改善率为63.15%、总有效率57.89%和复发率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宫腔粘连时,在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大剂量的雌激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修复子宫内膜、恢复宫腔形态,对于术后宫腔的再粘连有显著效果,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金焕;李如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治疗的子宫重度脱垂患者资料75例,所有患者均行盆底重建与子宫全切除术联合治疗和护理干预,评估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PCDI-20评分(15.19±4.28)分,PFIQ-7(11.23±3.59)分、PISQ(79.05±8.72)分,生理机能(78.69±4.26)分,精神状态(76.55±4.09)分,社会功能(79.64±4.82)分;并发症率11.98%,满意率85.33%.结论 以盆底重建结合子宫全切除术能有效治疗子宫脱垂,加之护理干预以增强预后康复效果.

    作者:邝少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给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针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院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结果 实施对策前护理质量评分为(91.03±3.42)分,实施后为(97.43±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策实施前的护理满意度为85%,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加强安全隐患的预防,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等对于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胃癌手术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7年7月前来我院接受胃癌手术的5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研究组(26例)患者以快速康复外科为理念开展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运用于胃癌手术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患的痛苦,值得日后推广使用.

    作者:许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耳鼻喉科拟实施耳鼻喉内窥镜检查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结果 研究组患者检查后的语言态度、检查技巧、检查环境及健康指导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应用可有效提升患者检查的满意度状况.

    作者:岑仕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宣教在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护理宣教在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行剖腹产的7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指导,观察组行护理宣教,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88.54±4.75)分、完全母乳喂养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3±4.60)分、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剖腹产产妇实施护理宣教,有助于增强产妇对新生儿喂养知识的掌握,促进母乳喂养,值得推广.

    作者:周焕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科护理服务的患者体验与改进措施

    目的 通过调查患者的体验与感受来改进妇科护理服务时的方法与质量,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随机发放匿名调查问卷调查自2012年以来进行过妇科护理服务的200例女性的用户满意度,设置四种项目类别和三种满意度来了解用户心理及需求,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用户对隐私维护程度为满意,检查环境及检查宣教有待提高.结论 关于妇科护理项目,用户为在意隐私维护和检查环境,但提高宣教力度和加强心理沟通也是提高用户满意度的两大方式,应努力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打造个性化服务,继而提高用户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容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疏导在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在产科中的应用.方法 此次以随机数字将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用常规临床治疗+心理疏导.结果 观察组产妇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疏导用于产科中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徐琳;杨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骨折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骨折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室收治的130例老年骨折病患均分为2组各65例,分别施行不同护理模式,对比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与观察组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中重度焦虑患者数量(1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组(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折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排解患者焦虑情绪,且降低并发症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邢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干预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干预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选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结合临床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能够进一步优化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咯血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构建出和谐的护患关系,保证医院各项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张丽;张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探讨助产护理用于高龄产妇分娩中的效果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在高龄产妇分娩中运用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用助产护理,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护理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生产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能够在各方面提高对产妇的护理效果,对产妇的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吴菲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与疗效.结果35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后,血糖控制得到有效控制的有32例,占91.4%;其中,血糖恢复的占20例,病情改善12例,无效为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11.4%,分别包括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以及胎膜早破;患者产后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状况为5例,其中包括巨大儿、新生儿窘迫症、病理性黄疸以及低体重儿童等,占14.4%.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提升其血糖的控制率,且伴有较少的并发症,使得妊娠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陆平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式的讨论

    目的 对妇产科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14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两组妊娠结局、临床效果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痫发生例数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开展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成效,减少术后出血,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患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纳入研究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收治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5.56%,显著要比对照组的7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安全性高.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秦玉娟;郑小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风湿免疫科自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对比,前者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RS评分对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免疫风湿科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莫燕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本次实验将探究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实际应用请.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并对比护理结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能力和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上均表现较好,且护理用时记录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治疗能够提高护理有效性,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寿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口腔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游离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口腔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游离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方法 选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实施的口腔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每组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28±7.75)h,明显是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8.52±6.13)h.且观察组并发症(包括:血管危象,切口感染,坏死,低血糖状况)发生率5.26%(2/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口腔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施行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治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冬荷;余秋雯;何连爱;王贺先;曾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伴盆腔淋巴清扫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伴盆腔淋巴清扫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总结2015年11月~2016年7月于我科接收的124例择期进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伴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124例经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伴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身体恢复良好,未见有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伴盆腔淋巴清扫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疾病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罗少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ICU患者的血糖调控与护理研究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血糖调控方法以及护理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糖调控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餐后2h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血糖调控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指标,降低患者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方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不良情绪及产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改善不良情绪的作用及对产后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来自于本院接收的1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娩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产后的出血量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分娩前下降明显,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初产妇的不良情绪,在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满意度方面具有优势,可进行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DSA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血栓DSA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护理.方法 将我院介入治疗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下肢动脉急性血栓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DSA溶栓治疗,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6例患者均经DSA下碎栓及溶栓治疗,术后10例即刻完全复通,5例回病房后经尿激酶微量滴注48 h内复通,1例尿激酶滴注48 h后,DSA复查伴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后复通.结论加强术中配合及写作,完善术后体征监控、穿刺点及导管护理、患肢护理、抗凝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及患肢功能锻炼,对促进患者血管复通,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德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划分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合理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由分析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优质合理,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可推广于临床使用.

    作者:任刚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状况.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以及护理手段后,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3 d,患者在围术期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安全度过了围术期.结论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施予细致的护理手段,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高治疗、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生燕;李永香;赵元桂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院耳鼻喉科2017年1月~6月收治的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患者28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时间平均为(6.9±0.8)d.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促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吕肖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术前护理干预对初次无痛人流患者手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初次无痛人流患者手术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58例接受无痛人流的初孕患者,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并分别对这两组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和和不良反应.结果 发现对照组术中与术后出现呼吸抑制、无意识呻吟分别有7人、13人;护理组术中与术后出现呼吸抑制、无意识呻吟分别有2人、8人.两组呼吸抑制对比x2值为3.05,P<0.05;无意识呻吟对比x2值为1.51,P<0.05.出院前对照组手术后出现焦虑及抑郁的有14例(48%),护理组出现有5例(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对初次无痛人流患者手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和消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

    作者:王振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疤痕妊娠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疤痕妊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4例疤痕妊娠患者进行观察,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分娩方式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对照组各32例,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疤痕妊娠患缺乏典型症状,部分患者有腹痛、阴道出血、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等症状.64例患者中手术治疗34例,药物保守治疗30例.经过规范治疗及护理后,护理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疤痕妊娠是一种危险的异位妊娠,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尽早明确诊断,选择合理的终止妊娠方案,配合优质护理可以优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一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并行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6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早期下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VAS评分及总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石莹;董芳芳;王雪竹;何文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及常规护理模式在腹股沟疝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及常规护理模式在腹股沟疝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每组患者各40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比两组腹股沟疝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程度等.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腹股沟疝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值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2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性脑梗塞患者15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具有94.8%护理有效率,对照组具有79.5%护理有效率,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刘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时间支持性照顾需求与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妇科恶性肿瘤病人住院治疗期间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并分析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6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癌症病人支持性照顾需求问卷》为参照,探究妇科肿瘤病人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和干预措施.结果 入选患者在心理、健康信息、生理和日常生活、性等方面存在需求,共59个条目.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护理工作人员应承担起促进者、传播者、指导者、照顾者、支持者、帮助者的角色,尽大努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沈梦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中职护理教育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中职护理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提高中职护理教育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我国中职院校护理教师提供更多教学经验,便有必要在综述行动导向教学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中职护理教育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现状,就提出具体的应用要点进行深入探究.

    作者:何兴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总结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以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综合护理的观察组以及接受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朱晓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产妇186例,全部行剖腹产手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在产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方面的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焦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过程中,可以帮助产妇速断产乳时间,降低产妇术后焦虑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忠红;王淑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原老年肺心病及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有效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分析对高原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手段.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高原老年肺心病患者39例,对全部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抗生素的选用以及体液酸碱度的维持等.结果 运用上述措施后,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且住院费时较短.结论 及时而有效的护理措可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永香;陈生燕;赵元桂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术前心理护理在乳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术前心理护理对乳腺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接收的15例进行手术的乳腺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前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SDS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与焦虑等情绪,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应用.

    作者:姜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探析

    目的 探析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79例,均通过鼻饲提供营养支持,鼻饲过程中实施常规观察的38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状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5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中,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110例妇产科孕产妇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告知,观察组实施孕期健康教育.比较干预结果.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孕期自我保健知识认知、母乳喂养知识认知、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高于对照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分娩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娩焦虑情绪、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菊芬;洪瑞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和回归正常生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回归正常生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显著增强乳腺癌患者的信心,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改善自身行为方式,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杜凤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整体护理对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对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实施整体护理,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改善新生儿结局,对产妇康复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原地区肝包虫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安全措施分析

    目的 研究高原地区肝包虫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安全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肝包虫病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高原地区肝包虫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没有发生死亡病例,痊愈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统计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结论 在患者手术前施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能有效保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元桂;陈生燕;李永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护理体会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护理措施以及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110例患者经积极护理后其对护理服务度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5.3±3.2)分和(4.4±1.5)d;护理后,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和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郑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探讨护患沟通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患者入院后,通常由于角色突然转变而难以适应,其中妇科患者尤其明显.有效沟通可营造优质就医环境,帮助病人适应角色,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对于妇科护理工作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针对妇科护理工作方面护患沟通的语言、非语言、健康教育及操作等有效技巧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建敏;黄一华;陈二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非布司他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非布司他治疗和别嘌醇治疗,各31例患者,连续治疗24周后,观察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对比两组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尿酸达标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达标率为96.77%,对照组为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影响肝功能的前提下,为了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建议临床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

    作者:黄玉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

    目的 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有效性.方法 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7年5月于我院治疗接受治疗的32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式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两组,单用组单纯实施甲氨蝶呤药物治疗;联用组接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94.1%,单用组治疗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用组治疗后血β-HCG值明显低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式可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疗效佳.

    作者:孙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内分泌代谢紊乱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内分泌代谢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PCOS内分泌代谢紊乱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仅采用达英-35,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血清睾酮、INS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较参照组患者的80.0%高;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血清睾酮、INS指标较参照组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内分泌代谢紊乱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二甲双胍、胰岛素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及其对新生儿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二甲双胍、胰岛素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及其对新生儿影响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2月~2017年2月),对照组进行胰岛素治疗,实验阻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 经过对应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分别为(4.92±0.52)mmol/L与(6.25±0.86)m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巨大儿的概率为12.0%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胰岛素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新生儿影响良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董娟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抵抗、激素影响分析

    目的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抵抗、激素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结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治疗3月后,对两组整体疗效、胰岛素抵抗和激素影响进行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胰岛素抵抗和各类性激素两组病患也比治疗前状况更佳,而且实验组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治疗中均没不良反应产生.结论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上,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显著的提高疗效,让病患胰岛素抵抗和性激素分泌状况得以改善的同时并没负作用.

    作者:邓卓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将入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就诊时间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采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4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达那唑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推荐采纳.

    作者:夏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为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为桂枝茯苓胶囊.为进一步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本文就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以及单独用药、联合其他药物用药、联合其他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述.结果发现桂枝茯苓胶囊单独用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并不显著,但是联合促性腺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或者三苯氧胺等药物以及联合其他微创手术方法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复发率较低,能够有效减少西药的使用剂量以及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梁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治疗中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治疗中效果.方法 从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71.11%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状态、微炎症状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病情得明显的改善,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与预后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与预后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52例,按照随机单盲的原则将这5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6例患者进行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的26例患者采用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73.08%)明显优于对照组(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发展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病情反复或者转移,其中1例患者死亡,观察组患者中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紫杉类联合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徐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双唑泰栓与咪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双唑泰栓和咪康唑栓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132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晚双唑泰栓一粒,对照组咪康唑栓一粒,使用前要用碘伏擦拭阴道.比较治疗一周后的效果以及之后的复发率情况.结果7小时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小时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复发率低.结论双唑泰栓能有效的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应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黄梅;张凌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药与妈富隆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中药汤剂结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5年3月~2017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12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诊断性刮宫术之后,单纯口服妈富隆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半年后随访,对比功血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远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诊断性刮宫术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汤剂配合妈富隆片进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顾尚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阴道炎老年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甲硝唑栓与雌激素软膏治疗有效性.方法 选在我院治疗的阴道炎老年患者10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单治组与联合组,每一组51例,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相较于单治组,数值明显要大于单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阴道炎老年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甲硝唑栓与雌激素软膏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张瑞芝;郑月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5月这一时间段接收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产妇21例纳入本次研究,设为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予以处理,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22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产妇设为研究组,用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妊娠,比较组间效果.结果 研究组引产时间相比较对照组更短;且产时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软产道损伤发生率、胎盘胎膜残留率相比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产妇中,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效果,安全性较高,不易导致产妇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兰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经阴道分娩足月初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1.0 ug/kg,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1.0 ug/kg+右美托咪定1.0 ug/kg.观察两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的镇静和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的镇静和镇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于对照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取得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能降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但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感染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感染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分析于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4例感染性荨麻疹患者资料,按照采取治疗药物不同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头孢曲松医治,治疗组行阿奇霉素医治,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体征改变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概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头孢曲松比较,感染性荨麻疹行阿奇霉素医治取得的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勇;王晓霞;李洁华;皮肖冰;董东;何小亮;凌磊;覃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对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将76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前者给予硝苯地平口服治疗,后者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硫酸镁治疗妊高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陈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间苯三酚在绝经后妇女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对间苯三酚在绝经后妇女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绝经后妇女来我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65例,于宫腔镜术前10~15 min静推间苯三酚80 mg;米索组63例,术前12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4 mg.结果①间苯三酚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0.0%,米索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41.25%,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中宫颈软化程度比较两组宫颈扩张难易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在绝经后妇女腹腔镜手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安全性高、效果好的优势,适用于高血压、青光眼等内科合并症的绝经妇女,值得推广.

    作者:牛欣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激素、Hb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激素、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对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与Hb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H、LH与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有效调整血清激素水平,提高Hb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泽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在非破例型宫角妊娠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非破裂型宫角妊娠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例非破裂型宫角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观察腹腔镜下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情况.结果 腹腔镜下的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6min;出血量为100~150ml,平均出血量为110ml.结论 腹腔镜应用于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的诊治,其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可大程度保留宫腔形态和术后生育能力,减少术后粘连,降低不孕症发生率.

    作者:顾卫华;王赛莉;陈俊敏;田斌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当前对这种病的治疗尚且不明确.本文分析了腹腔镜消融和切除术,并提出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后论述了道格拉斯窝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王惠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研究进展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复杂多样,主要致病原因包括β-淀粉蛋白级联反应与Tau蛋白磷酸化,当神经元变性缺失后,则无法再生.目前,暂无治疗特效药,但早期防治可延缓病情进展.脑代谢激活剂、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胆碱酯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等常被用于医治阿尔茨海默病,但仅是对症治疗,无法延缓或预防病情发展.为此,本文就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研究展开综述,以期日后预防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怀伟;廖祥萍;刘南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荆芥连翘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荆芥连翘汤是近代日本汉方流派贯一堂医学的经验方,近30年来在我国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及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疾病,其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但仍有很多中医工作者对此方知之甚少,本文就近30年来关于荆芥连翘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良方能得以进一步被深入研究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瑞凝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