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兰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经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收治的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共100例,将其当成实验组,其中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者各5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并选择同期无甲状腺疾病的产妇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结果 在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三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儿畸形、围产儿低体重、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死胎等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方面,三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提供激素替代治疗,能获得和正常分娩产妇相似的妊娠结局,能合理控制妊娠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玉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妇科阴道B超在监测药物人流后宫腔残留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收治40例早孕药物流产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GE logicE9型彩色多普勒仪经阴道探查,分析患者宫腔内声像特征,检测宫内残留物及组织的血流信号.结果 宫腔内异常团块状回声35例;2例患者宫腔内膜线清晰,内膜厚5 mm,子宫无明显增大,声像图提示正常,仅发现少量宫腔积液;3例患者子宫内膜欠清晰,未发现明显团块;36例患者残留物基底部与局部宫壁相连接处检测到血流信号,4例无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显示率90.0%,CDFI血流频谱包络线不清晰,毛刺状.血流声音紊乱,RI为0.34~0.52;残留组织病理检测主要为绒毛及蜕膜组织、炎性细胞、血凝块、蜕膜组织.结论 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可准确显示宫腔内残留物大小、位置及形态,可测量残留物组织血流信号,对临床诊断及刮宫术准备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勤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B超监视下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知情选择下接受手动负压吸引人流手术的109例患者,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09例患者实施手术后的手术时长、术中的出血量、吸出组织量、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选择B超监视下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患者所用的手术时长仅(93.64±12.56)S,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2±3.12)ml,术中吸出组织量平均为(14.27±7.29)ml,并且不良反应率较低,明显优于传统人流术.结论 B超监视下手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高、实际手术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汉莲;刘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与年龄,分50例冠心病患者为早发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早发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显然小于对照组,而吸烟、饮酒、遗传史发生率显然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吸烟、饮酒、遗传史,TC,TG等危险因素是形成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早发冠心病的形成与多种危险因素存在联系,所以,应对其加强综合干预,对高危险因素作针对性干预.对其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能够起到通脉止痛、行气活血之功效,减少了患者疼痛感,有利于预后.
作者:杨明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治疗中效果.方法 从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71.11%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状态、微炎症状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病情得明显的改善,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经阴道分娩足月初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1.0 ug/kg,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1.0 ug/kg+右美托咪定1.0 ug/kg.观察两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的镇静和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的镇静和镇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于对照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取得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能降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但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析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79例,均通过鼻饲提供营养支持,鼻饲过程中实施常规观察的38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护理干预的39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状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5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中,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实施药物结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药物结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4%,其中明显好转19例,好转18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其中明显好转14例,好转15例,无效11例,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康复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各项机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桂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传染病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5月转运的传染病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转运过程中全程做好细节管理.结果 39例传染病患者均顺利完成院内转运,参与转运的医护人员无1例出现传染,转运流程通畅,院内转运时间10~25 min,平均12.9 min,转运过程中患者未出现并发症,转运后问卷调查患者满意37例,满意度94.9%.结论 细节管理在传染病患者院内转运应用可确保转运安全,提升转运效率,提升传染病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英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划分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合理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由分析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优质合理,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可推广于临床使用.
作者:任刚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并行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6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早期下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VAS评分及总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石莹;董芳芳;王雪竹;何文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血糖调控方法以及护理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糖调控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餐后2h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血糖调控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指标,降低患者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方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77.50%,实验组疗效确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辩论的方法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高,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杨晓静;杨林林;张秀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本文主要探讨血站采供血过程中对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并进行分析,并认为加强血站采供血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员工对医源性感染的相关知识培训、建立员工档案、区分工作内容、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环境消毒以及医疗废物的处理等对策,可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血站建立相应的制度,主要是为了改善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为医疗机构提供方便、及时、安全的服务.
作者:刘付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各科室患者出院病案7895例,对病案归档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出院病案在24 h归档率、3 d内归档率以及3 d以上延迟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然后提出科学合理改进策略.结果病案于24 h总归档率22.72%、3 d内归档率92.08%、3 d以上归档率7.91%.结论病案延迟归档发生率较高,通过完善病案管理及奖惩制度,加强各科室之间工作交流,可有效提高病案及时归档率.
作者:梁一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本文就妇女内分泌失调症状与调理方法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 选取我科在2014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妇女内分泌失调患者,对其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并予以综合调理方法.结果 调理后,患者的治愈率为92.67%(139/150),总有效率为98.00%(147/150).结论 为妇女内分泌失调患者实施综合调理方法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慧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利用3M液体敷料的特性,探讨其用于妇科放疗体表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将20例接受妇科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和对照组(n=10).观察组在体表标记处喷上3M液体敷料,待液体敷料完全干燥后再喷洒3M液体敷料后待干.此操作重复2次,每天照常沐浴,此后每日观察标记区的清晰程度,若模糊再补上并喷涂敷料,观察至治疗结束,记录喷涂的次数和喷涂间隔的时间,同时每日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对照组标记后叮嘱患者对照射野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不予任何药物涂用,此后观察至标记线模糊,记录标记线保留时间,同时观察皮肤反应.结果 观察组平均耐久为5天(范围2~7天),平均需要标记的次数为6次(4~8次).对照组遇水会模糊、晕开现象,不能照常沐浴,只能搽浴,平均耐久性为3.5天(范围1~5天),平均需要标记的次数为8次(6~12次).观察组、对照组均没有不良的皮肤反应.结论 3M液体敷料对于皮肤油脂较少、局部毛发少的患者效果较好,可以大大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照常沐浴及冲洗.
作者:彭素姜;邹舒倩;詹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110例妇产科孕产妇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告知,观察组实施孕期健康教育.比较干预结果.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孕期自我保健知识认知、母乳喂养知识认知、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高于对照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分娩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娩焦虑情绪、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菊芬;洪瑞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对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实施整体护理,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改善新生儿结局,对产妇康复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循证法在环氧乙烷(EO)灭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循证法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灭菌物品洁净度的质量控制,安装环氧乙烷灭菌器,严格控制灭菌过程中的环氧乙烷气体温度、湿度与浓度以及正确选择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等,并对执行灭菌操作的每锅次实施生物监测、物理监测以及化学监测等,并对所有的无菌物品给予定期的无菌实验检查,对此次环氧乙烷的灭菌效果进行综合评判.结果 86锅次共计6184件物品灭菌达标率为100.0%.结论将循证法应用于环氧乙烷灭菌质量的控制中,效果满意.
作者:李朝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