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骨折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邢蕊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骨折, 焦虑情绪, 并发症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骨折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室收治的130例老年骨折病患均分为2组各65例,分别施行不同护理模式,对比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与观察组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中重度焦虑患者数量(1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组(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折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排解患者焦虑情绪,且降低并发症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借鉴应用.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在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B超在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B超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结果 30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B超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93.3%,其中浆膜下肌瘤6例20.0%,肌壁间肌瘤10例33.3%,多发性子宫肌瘤3例10.0%,黏膜下肌瘤7例23.3%,B超显示子宫内壁光点回声不均匀,表现为子宫增大、表面不平和及子宫形态不规则.误诊2例6.7%,1例误诊为子宫肌腺瘤,1例误诊为卵巢肿瘤.结论 B超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无创、无严重不良反应、无辐射等优点,值得应用.

    作者:方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细节管理在传染病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传染病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5月转运的传染病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转运过程中全程做好细节管理.结果 39例传染病患者均顺利完成院内转运,参与转运的医护人员无1例出现传染,转运流程通畅,院内转运时间10~25 min,平均12.9 min,转运过程中患者未出现并发症,转运后问卷调查患者满意37例,满意度94.9%.结论 细节管理在传染病患者院内转运应用可确保转运安全,提升转运效率,提升传染病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英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产妇186例,全部行剖腹产手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在产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方面的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焦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过程中,可以帮助产妇速断产乳时间,降低产妇术后焦虑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忠红;王淑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患者)与实验组(4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实验组4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临床症状起到了有效的环节作用,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庆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中职护理教育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中职护理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提高中职护理教育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我国中职院校护理教师提供更多教学经验,便有必要在综述行动导向教学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中职护理教育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现状,就提出具体的应用要点进行深入探究.

    作者:何兴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及改进探究

    目的 探究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各科室患者出院病案7895例,对病案归档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出院病案在24 h归档率、3 d内归档率以及3 d以上延迟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然后提出科学合理改进策略.结果病案于24 h总归档率22.72%、3 d内归档率92.08%、3 d以上归档率7.91%.结论病案延迟归档发生率较高,通过完善病案管理及奖惩制度,加强各科室之间工作交流,可有效提高病案及时归档率.

    作者:梁一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风湿免疫科自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对比,前者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RS评分对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免疫风湿科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莫燕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DSA在急性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应用

    目的 探讨DSA在急性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介入治疗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下肢动脉急性血栓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DSA下行导管栓术+溶栓术,部分患者行球囊扩张或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结果 19例患者术后当即复通率为57.9%,术后48 h内复通率84.2%,2例患者二次介入治疗,整体复通率为94.7%;随访1、6、12个月随访,通畅率分别为100.0%、94.4%、88.9%.结论 DSA在急性动脉血栓介入治疗定位准确、疗效理想,值得应用.

    作者:刘国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以往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治疗并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44例,再抽取同期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治疗但没有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44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次数、白细胞计数水平、住院治疗时间等几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体重低、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白细胞计数水平高、气管插管次数多,是导致小儿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肺炎因素.

    作者:栗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和回归正常生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回归正常生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显著增强乳腺癌患者的信心,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改善自身行为方式,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杜凤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术前心理护理在乳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术前心理护理对乳腺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接收的15例进行手术的乳腺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前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SDS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与焦虑等情绪,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应用.

    作者:姜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胃肠动力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 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胃肠动力影响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90例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3组,即A组30例患者,给予患者进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B组30例患者给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C组30例,给予患者进行异氟醚吸静复合全身麻醉组.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含量在术毕都高于入室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手术后6小时C组恶心与呕吐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者进行不同麻醉方法,不会对患者围术期肛门首次排气与住院时间,其中硬膜外复合全麻及异丙酚全麻凭静脉全麻熟手的恶心与呕吐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姜伯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及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对不同孕周终止妊娠时机和不同分娩方式下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对新生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孕周≤33周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的死亡发生率均要高于孕周在33~36周和>36周的患者;且经阴道分娩的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均要高于剖宫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而言,对其给予适当的促胎儿肺组织成熟治疗之后,终止妊娠时机以孕周>33周为适宜,分娩方式首选剖宫产.

    作者:李才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式的讨论

    目的 对妇产科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14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两组妊娠结局、临床效果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痫发生例数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开展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成效,减少术后出血,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探讨护患沟通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患者入院后,通常由于角色突然转变而难以适应,其中妇科患者尤其明显.有效沟通可营造优质就医环境,帮助病人适应角色,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对于妇科护理工作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针对妇科护理工作方面护患沟通的语言、非语言、健康教育及操作等有效技巧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建敏;黄一华;陈二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初产顺产妇中自由体位分娩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 本次对初产顺产妇中自由体位分娩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初产妇80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实验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分娩减痛法.结果 实验组:40例,阴道自然分娩37例92.50%,剖宫产3例7.50%;对照组:40例,阴道自然分娩30例29例72.50%,剖宫产11例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初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和分娩减痛法有利于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低其疼痛感,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3M液体敷料在妇科放疗体表标记的应用

    目的 利用3M液体敷料的特性,探讨其用于妇科放疗体表标记的可行性.方法 将20例接受妇科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和对照组(n=10).观察组在体表标记处喷上3M液体敷料,待液体敷料完全干燥后再喷洒3M液体敷料后待干.此操作重复2次,每天照常沐浴,此后每日观察标记区的清晰程度,若模糊再补上并喷涂敷料,观察至治疗结束,记录喷涂的次数和喷涂间隔的时间,同时每日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对照组标记后叮嘱患者对照射野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不予任何药物涂用,此后观察至标记线模糊,记录标记线保留时间,同时观察皮肤反应.结果 观察组平均耐久为5天(范围2~7天),平均需要标记的次数为6次(4~8次).对照组遇水会模糊、晕开现象,不能照常沐浴,只能搽浴,平均耐久性为3.5天(范围1~5天),平均需要标记的次数为8次(6~12次).观察组、对照组均没有不良的皮肤反应.结论 3M液体敷料对于皮肤油脂较少、局部毛发少的患者效果较好,可以大大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照常沐浴及冲洗.

    作者:彭素姜;邹舒倩;詹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激素、Hb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激素、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对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与Hb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H、LH与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有效调整血清激素水平,提高Hb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泽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在糖尿病中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糖尿病患者50例,另外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糖尿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糖尿病组左、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颈总动脉内径高于健康组;糖尿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检出斑块数多于健康组.糖尿病组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混合回声斑块占比与健康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颈动脉斑块异常情况,指导临床做好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以及临床处理,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尹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2015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00例,选择200例无妊娠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在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另外选取200例产妇为对照组,在产程中采用传统体位,并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其他要素.结果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有效实现了产程时间的缩短,提高了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同时在产程中的医疗干预明显减少;同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分娩过程中自由体位可以加快产程进展,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降低手术率.

    作者:郭鲜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