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黄亚南

关键词:米非司酮, 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8例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炔诺酮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出血症状持续存在时间、药物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症状持续存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迅速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5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阴道试产分娩28例,剖宫产分娩30例.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等指标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使用不同的分娩方式后,阴道试产分娩组患者在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阴道试产分娩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明显优于剖宫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首次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而言,在进行再次妊娠时,再次妊娠并不是剖宫产的必要指征,在对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和分析后,可以使用阴道试产分娩方式进行分娩.

    作者:高海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探讨不同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亚临床甲减的效果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临床甲减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根据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观察组使用小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比较TT3、TT4水平比治疗前上升明显,TSH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TT3、TT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远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亚临床甲减患者使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又能避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春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围生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高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围生儿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自愿参与以及资料完整的2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产妇的年龄分为两组,年龄35~35岁以上的为研究组,年龄35岁以下的为对照组.跟踪随访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并且详细记录保存,研究结束后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两组患者分娩方法比较: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阴道生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阴道生产率,两组患者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合并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妊娠产妇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围生儿的影响明显高于非高龄妊娠产妇,高龄妊娠产妇的合并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非高龄妊娠产妇高,临床需要重视.

    作者:万常岸;张祥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影响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究影响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将我院11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8.18%(54/55),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105.8±8.6)分;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8.18%(54/55),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105.8±8.6)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理想.结论 对肿瘤患者在护理中结合使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工作的依从性,并且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病情,让患者的能够更快更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瑞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与传统剥除术的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下与传统剥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剥除术组(简称腹腔镜组)与传统剥除术组(简称传统组),研究对象各28例,统计分析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日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住院期间观察指标以及随访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肌瘤是否残留等指标.结果 除手术用时较长,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日数均减少,随访期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肌瘤无残留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与传统剥除术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凤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小儿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早期活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早期活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小儿化脓性阑尾炎69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收治的小儿化脓性阑尾炎7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结果 观察组小儿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切口感染及止痛药物应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胃功能的早期恢复,缩短流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发热率、切口感染率及止痛药物应用率.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通过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左半肝切除术后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文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IVF-ET失败不孕妇女心理压力及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IVF-ET失败不孕妇女心理压力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将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技术失败的妇女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IVF-ET成功的妊娠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生育困难清单(FPI)评价2组妇女的心理压力,采用生育生活质量问卷(FertiQoL)调查了解2组妇女的生育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社会压力、性压力、夫妻关系压力、父母身份需求、拒绝无子女的生活方式维度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妇女的情绪、夫妻关系、身心状况、就医环境忍耐力及治疗忍耐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IVF-ET成功妇女比较,IVF-ET失败不孕妇女社会压力、性压力、夫妻关系压力、父母身份需求、拒绝无子女的生活方式维度的心理压力均显著增加,生活质量更低.

    作者:席军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内分泌失调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愈28例70.0%、有效5例12.5%、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治愈32例80.0%、有效8例20.0%、无效2例5.0%,总有效率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47,P<0.05).其中观察组1例2.5%出现轻微乏力,1例2.5%出现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4例10.0%出现轻微乏力,2例5.0%出现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56,P<0.05).结论 采用西医为基础,同时辅以中医治疗的方式,对调整内分泌患者具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严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初产妇之中应用自由体位与分娩球的助产护理有效性.方法 选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54例,依据护理方式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每一组患者2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助产,联合组联合应用自由体位与分娩球的助产护理,观察两组助产的效果.结果 联合组顺产人数与常规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初产妇之中应用自由体位与分娩球的助产护理,可以缩短产妇三个产程的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应用.

    作者:何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4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药物作用的产后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和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显著减少了2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了血红蛋白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6.85%和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24 h内自行消退.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量,减少血红蛋白丢失量,不良反应少,综合效果优于缩宫素,具有安全、高效等优势.

    作者:张雪燕;李凤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84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中医内治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中医内治法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整理我校附院康复医学科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168例(对照组84例),门诊53例,住院115例.治疗方法为中医药内治疗法,据患者入出院情况进行不定期随访后,以日本矫形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标准为参考,计算疗效率.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84例,优率:28.57%,有效率:52.88%:差率:14.29%,无效率:5.95%,JOA评分改善率:6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内治法在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冉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应用细节优化护理改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抑郁情绪

    目的 观察细节优化护理在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抑郁情绪等情况改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4年4月~2017年3月为时间段,对我院此期间收治的172例初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参照组86例(2014.4~2016.1)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86例(2016.2~2017.3)给予细节优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经护理后对各指标数据统计显示,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产后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应用于产后初产妇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且可降低负性情绪情况的发生,有助于产妇产后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吴梅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全身麻醉复合椎管内麻醉在宫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应用

    目的 研究宫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用全身麻醉复合椎管内麻醉方案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和2016年2年本院接收且行宫腹腔镜治疗的7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子法,将70例病患随机等分成A、B两组.A组应用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方案,B组应用全麻方案.分析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A组的苏醒时间为(12.1±2.3)min,明显比B组的(25.3±3.4)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明显比B组的4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阿曲库铵与瑞芬用药量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宫腹腔镜治疗的不孕症病患积极应用全身麻醉复合椎管内麻醉方案,可显著缩短其苏醒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刘洪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对顺产产妇产程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顺产产妇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的产程所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而研究组则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实产程时间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疼痛情况比较,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产产妇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缓解疼痛,同时缩短产程时间,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孙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督脉隔姜灸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65例疗效观察

    理论阐述督脉隔姜灸疗法,分析操作步骤,总结该疗法在预防升白治疗中的作用机理.观察督脉隔姜灸预防性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结果表明督脉隔姜灸可以有效预防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小剂量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大剂量米非司酮来说,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鹏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A组(40例,行环乳晕切口切除术)和B组(40例,行传统放射切口切除术),比较2组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了比较,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乳晕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具有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外形美观等优点,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方法使用推广.

    作者:包洪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缓解自然分娩产后疼痛的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缓解自然分娩产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8月~12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后3d的疼痛状况.结果 研究组(i、ii、iii、iv级:14、17、7、5例)产妇产后疼痛程序显著轻于对照组(i、ii、iii、iv级:7、15、11、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改善自然分娩产妇主观疼痛感受,降低客观疼痛刺激,实现缓解自然分娩后疼痛的效果.

    作者:刘志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运用到剖宫产手术以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剖宫产手术以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72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予以宫腔镜手术实施治疗,对照组36例予以常规的清宫术实施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所有临床指数、治疗成效等.结果 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所有临床指数、治疗成效都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运用到给剖宫产手术以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十分显著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丁宝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