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华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缓解自然分娩产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8月~12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后3d的疼痛状况.结果 研究组(i、ii、iii、iv级:14、17、7、5例)产妇产后疼痛程序显著轻于对照组(i、ii、iii、iv级:7、15、11、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改善自然分娩产妇主观疼痛感受,降低客观疼痛刺激,实现缓解自然分娩后疼痛的效果.
作者:刘志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HPV检测及其分型在宫颈疾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的46例宫颈疾病患者,均给予HPV分型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5例宫颈炎患者,9例HPV呈阳性,阳性率为36%.5例CINⅠ患者,2例HPV呈阳性,阳性率为40%.4例CINⅡ患者,2例HPV呈阳性,阳性率为50%.7例CINⅢ患者,4例HPV呈阳性,阳性率为57.1%.5例宫颈癌患者,4例HPV呈阳性,阳性率为80%.就HPV呈阳性的患者而言,针对宫颈炎,7例单重感染,2例多重感染,针对CINⅠ,1例单重感染,1例多重感染,针对CINⅡ,1例单重感染,1例多重感染,针对CINⅢ,2例单重感染,2例多重感染,针对宫颈癌,3例单重感染,1例多重感染.结论 HPV分型检测可辅助诊断及筛查宫颈病变,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雪冰;温道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D+半乳糖致大鼠卵巢早衰的结果.方法 选取9~12周龄SPF级大鼠58只,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9只大鼠,所有大鼠均予以35%半乳糖食物丸以及20%标准食物丸.在饲养的第80d,对大鼠体内半乳糖、E2、FSH、清蛋白水平以及总蛋白进行血检测,并对大鼠行促排卵检查对大鼠卵巢功能实施检查.利用光镜对大鼠卵巢以及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E2、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大鼠中利用35%半乳糖产生的代谢作用,发现建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可行性较高,可为卵巢早衰患者生育治疗问题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包秀芳;孙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理论阐述督脉隔姜灸疗法,分析操作步骤,总结该疗法在预防升白治疗中的作用机理.观察督脉隔姜灸预防性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结果表明督脉隔姜灸可以有效预防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甲硝唑+乳酸杆菌及雌三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C三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仅给予甲硝唑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乳酸杆菌进行治疗,C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急用雌三醇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使用不同的用药方式进行干预和治疗后,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通过将三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将甲硝唑、乳酸杆菌及雌三醇联合应用于老年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尹伟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分析.方法 将我院妇科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94例P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120例绝经期体检无子宫内膜癌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PEC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因素方差分析显示,BMI指数、文化程度、孕次、产次、高血压、宫颈息肉、子宫慢性内膜炎、子宫肌腺症、子宫异常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口服避孕药及激素治疗是PEC发病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子宫慢性内膜炎、子宫异常出血及激素治疗是PEC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子宫慢性内膜炎、子宫异常出血及激素治疗是PEC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重视对伴有高危因素的绝经妇女的筛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提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雪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及原因.方法2013年1月~2017年3月行PFNA手术106例,随访3~36月.结果内固定切割3例,主钉退出1例,髋内翻1例,内植物远端骨折1例.结论PFNA的合理选择需要结合骨折类型、全身状况等,术中复位、操作技术及术后合理锻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项东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分析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患者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观察组给予患者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对比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明显要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治疗阴道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淑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乳宁颗粒治疗肝郁血淤型乳痛症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治疗乳痛症的机制,探索治疗乳痛症更有价值的疗法.方法 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将60例乳痛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传统外治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乳宁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乳房疼痛(分级、性质)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房疼痛及疼痛性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乳房疼痛改善(显效+有效)病例数为26例,改善率为86.7%,对照组乳房疼痛改善病例数为22例,改善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性质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乳贴联合中药口服治疗乳痛症在乳房疼痛、乳房肿块、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比单用中药外贴具有优势.
作者:史晓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再通成功率、受孕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通失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曾威;陈梅;林志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高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围生儿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自愿参与以及资料完整的2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产妇的年龄分为两组,年龄35~35岁以上的为研究组,年龄35岁以下的为对照组.跟踪随访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并且详细记录保存,研究结束后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两组患者分娩方法比较: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阴道生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阴道生产率,两组患者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合并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妊娠产妇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围生儿的影响明显高于非高龄妊娠产妇,高龄妊娠产妇的合并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非高龄妊娠产妇高,临床需要重视.
作者:万常岸;张祥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50%硫酸镁外敷治疗小儿附睾炎的舒适度及配合依从性对比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小儿外科2014~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小儿附睾炎34例作为对照组,2015~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小儿附睾炎36例作为研究组,2组均采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芒硝外敷处理,研究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处理.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vs92.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小儿湿敷舒适度及配合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硫酸镁外敷与芒硝对比疗效更好,小儿舒适度及配合依从性更理想.
作者:庞燕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笔者选取分析了我院产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6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轮班制一对多分娩护理,实验组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实验组产妇剖宫产和产钳助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措施,有助于其分娩结局的改善.
作者:赵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灵杆菌多糖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取我院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8月11日~2016年12月20日,并将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灵杆菌多糖联合抗生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症状消失时间(5.01±1.23)天、住院费用(5245.11±102.05)元以及住院时间(10.16±1.01)d优于对照组.结论 灵杆菌多糖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效果,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柳丽娜;邓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首先探讨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以及预防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对肛肠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其次,阐述肛肠疾病术后易发生便秘的缘由及造成便秘的机理;再者,观察各种中药方剂对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治疗的临床效果;后,总结通过运用中药方剂对临床上改善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效果得出结论:通过运用正确辩证施治的中药方剂能明显改善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发生情况,是预防和治疗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郭鑫;崔亚萍;马莉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小儿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早期活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小儿化脓性阑尾炎69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收治的小儿化脓性阑尾炎7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结果 观察组小儿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切口感染及止痛药物应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胃功能的早期恢复,缩短流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发热率、切口感染率及止痛药物应用率.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收取我院56例老年住院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1日~2016年2月25日,并将老年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结果 观察组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后静脉炎7.14%、导管堵塞3.57%、穿刺失败发生率10.7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老年住院病人实施静脉留置针治疗过程中进行全面护理,其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建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术中超声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妇科于2015年0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术并术中超声检查患者3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术中应用腹腔镜超声,对残存的病灶进行探查,运用单极电钩定位,精准切除患者的病灶,而后对比分析术中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或术前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对比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或术前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39例患者中,经探查发现有20例患者存在残存病灶,均通过单极电钩定位,剥除成功,有患者10例的诊断与术前诊断不同,经术中病灶探查,对术前诊断予以更正.结论 腹腔镜术中超声可帮助医师对病灶进行有效的清除,对术前阴道超声或腹部超声检查的不足进行了弥补.术中对病灶部位进一步确定,为手术探查指导,减低术后复发率与残存率,促进疗效提升.作用意义重大.
作者:程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在初产妇之中应用自由体位与分娩球的助产护理有效性.方法 选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54例,依据护理方式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每一组患者2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助产,联合组联合应用自由体位与分娩球的助产护理,观察两组助产的效果.结果 联合组顺产人数与常规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初产妇之中应用自由体位与分娩球的助产护理,可以缩短产妇三个产程的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应用.
作者:何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4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药物作用的产后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和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显著减少了2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了血红蛋白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6.85%和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24 h内自行消退.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量,减少血红蛋白丢失量,不良反应少,综合效果优于缩宫素,具有安全、高效等优势.
作者:张雪燕;李凤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