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晶
目的 剖宫产术中氯胺酮和丙泊酚全麻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和丙泊酚全麻诱导,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镇静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氯胺酮和丙泊酚全麻诱导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广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3月妇科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乙组和甲组,每组实验样本为20例,乙组采用单纯的甲氨喋呤治疗,甲组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CG恢复时间和正常妊娠率.结果 相对于乙组的治疗效果,甲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乙组的HCG恢复时间,甲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HCG恢复时间短,正常妊娠率较高,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作者:安淑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IVF-ET失败不孕妇女心理压力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将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技术失败的妇女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IVF-ET成功的妊娠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生育困难清单(FPI)评价2组妇女的心理压力,采用生育生活质量问卷(FertiQoL)调查了解2组妇女的生育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社会压力、性压力、夫妻关系压力、父母身份需求、拒绝无子女的生活方式维度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妇女的情绪、夫妻关系、身心状况、就医环境忍耐力及治疗忍耐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IVF-ET成功妇女比较,IVF-ET失败不孕妇女社会压力、性压力、夫妻关系压力、父母身份需求、拒绝无子女的生活方式维度的心理压力均显著增加,生活质量更低.
作者:席军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孕产妇心理健康和保健指导的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针对不同孕产妇在围产期间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心理健康指导,并通过定期开设讲座论坛的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结果 经过心理健康与保健指导,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有所改善,不安焦躁恐惧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减少了围产期间因心理状态不佳而导致的其他并发症,从而使孕产妇的保健质量得到提升.结论 在孕产妇围产期采用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与保健指导,可以有效保障孕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作者:栾继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术前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患者90例,采用双盲法把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者在宫腔镜检查之前没有放置药物,为常规组,另外45例患者在行宫腔镜检查前在阴道内使用米索前列醇预处理宫颈,为药物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宫颈预处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比发现,药物组的宫颈预处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术前宫颈预处理的应用,可以提升宫颈软化程度和松弛度,有利于减轻术后患者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借鉴.
作者:赵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两种封管方法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给予预冲式导管冲洗液封管治疗的3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4年2月~2015年1月)作为观察组,另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给予生理盐水常规封管治疗的3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2组留置针置留时间、封管所需时间、封管所需成本及堵管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平均置管时间为(74.14±12.67)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封管所需时间为(0.23±0.06)min,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封管所需成本为(12.02±2.02)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发生率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采取预冲式导管冲洗液封管可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对皮肤及血管的刺激性,但材料成本较高,适用于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析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各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多西环素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多西环素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淋菌性宫颈炎临床治疗中,多西环素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的效果更加确切,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全面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瑞;邓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孕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孕妇资料,将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医治的43例患者设对照组,行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医治的43例患者设研究组,比较两组时间指标及哮喘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胸闷、气促等消失的时间(5.09±1.32)d、(2.91±1.00)d比对照组短,医治7日后的夜间及日间哮喘评分(1.19±0.34)分、(1.49±0.61)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添加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医治可改善哮喘、气促、胸闷等症状.
作者:陆颖;邓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106例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案.方法 本院2016年治疗106例创伤性气胸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措施,后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6例创伤性气胸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急救脱险率为100%,对照组患者脱险率为96%,脱险53例,死亡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伤性气胸患者急救前,应妥善处理患者的创伤伤口,并将液体药物注射入患者的静脉通道,同时时刻注意患者的身体反应,急救护理应维持患者正常的血液循环.
作者:刘秀秀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护理安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7.83%比对照组92.30%高.结论 子宫肌瘤护理实施护理质量改进,可改善临床护理质量,且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效性高.
作者:赖月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首先探讨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以及预防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对肛肠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其次,阐述肛肠疾病术后易发生便秘的缘由及造成便秘的机理;再者,观察各种中药方剂对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治疗的临床效果;后,总结通过运用中药方剂对临床上改善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效果得出结论:通过运用正确辩证施治的中药方剂能明显改善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发生情况,是预防和治疗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郭鑫;崔亚萍;马莉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顺产产妇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的产程所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而研究组则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实产程时间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疼痛情况比较,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产产妇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缓解疼痛,同时缩短产程时间,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孙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心理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4月10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黄冬荷;彭峰;钱顺芬;陈丽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无痛人流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科门诊接收的无痛人流手术妇女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妇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无痛人流术后恶心、呕吐(3.8%vs 16.3%),呼吸抑制(2.5%vs 10.0%),心率减缓(0.0%vs 7.5%),谵妄及躁动(1.3%vs8.8%),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无痛人流术妇女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率减缓,谵妄及躁动,中枢神经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韶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妇产科患者经常会出现腹痛症状,对在妇产科诊断中使用超声检查对腹痛症状辅助临床诊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64例腹痛妇产科腹痛患者作为病理研究的实验参与者.在患者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对这些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时要保证膀胱充盈,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结果 经过对64例妇产科腹痛患者的超声临床诊断结论分析表明,使用超声手段进行腹痛诊断,结合病理学研究,验证结果表明诊断正确的病例有60例,诊断正确率是93.75%.结论 超声诊断在临床妇产科的腹痛诊断中具有非常高在诊断价值,值得在妇产科临床诊断中广发应用及推行.
作者:韩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大剂量米非司酮来说,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鹏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90例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抽取的45例艾滋病患者选择应用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的状况.结果抽取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艾滋病患者护理前其HIV/AIDS QOL-4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交往、一般性感觉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研究组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中自我保护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选择应用护理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中推荐和应用.
作者:郑雪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内分泌失调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愈28例70.0%、有效5例12.5%、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治愈32例80.0%、有效8例20.0%、无效2例5.0%,总有效率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47,P<0.05).其中观察组1例2.5%出现轻微乏力,1例2.5%出现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4例10.0%出现轻微乏力,2例5.0%出现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56,P<0.05).结论 采用西医为基础,同时辅以中医治疗的方式,对调整内分泌患者具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严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经腹部超声检查后再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为92.86%,诊断黏膜下子宫肌瘤准确率为95.45%,均较经腹部超声检查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价值较高.
作者:赵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智能化流程在提升内科患者转运效率及安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内科2016年10月~12月共进行院内转运3860例次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2015年10月~12月实施内科转运的36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研究组采用智能化转运流程.结果 研究组的转运响应时间、转运时间及转运接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转运过程中的输液管脱落或阻塞及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化流程可提升内科患者院内转运效率及转运安全.
作者:刘英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