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的疗效分析

冷春松

关键词:硒, 抑亢丸, 甲巯咪唑, 桥本甲状腺炎性, 甲亢
摘要:目的 探索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0日~2016年12月10日我院收治的100例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和抑亢丸+甲巯咪唑+硒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T4含量(1.54±0.14)ng/dl、FT3含量(3.54±0.78)pg/ml、TGAb含量(381.05±16.58)u/ml、TPOAb含量(203.56±16.78)u/ml、突眼度(16.45±1.05)m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亢丸+甲巯咪唑+硒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患者效果显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不同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亚临床甲减的效果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临床甲减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根据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观察组使用小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比较TT3、TT4水平比治疗前上升明显,TSH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TT3、TT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远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亚临床甲减患者使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又能避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春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不同浓度D+半乳糖致大鼠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D+半乳糖致大鼠卵巢早衰的结果.方法 选取9~12周龄SPF级大鼠58只,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9只大鼠,所有大鼠均予以35%半乳糖食物丸以及20%标准食物丸.在饲养的第80d,对大鼠体内半乳糖、E2、FSH、清蛋白水平以及总蛋白进行血检测,并对大鼠行促排卵检查对大鼠卵巢功能实施检查.利用光镜对大鼠卵巢以及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E2、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大鼠中利用35%半乳糖产生的代谢作用,发现建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可行性较高,可为卵巢早衰患者生育治疗问题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包秀芳;孙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3月妇科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乙组和甲组,每组实验样本为20例,乙组采用单纯的甲氨喋呤治疗,甲组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CG恢复时间和正常妊娠率.结果 相对于乙组的治疗效果,甲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乙组的HCG恢复时间,甲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HCG恢复时间短,正常妊娠率较高,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作者:安淑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神经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留置安全的持续质量管理

    目的 分析神经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留置安全的持续质量管理效果.方法 抽查至我院就诊的102例神经科患者(2015年3月16日~2016年3月16日),对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留置针治疗,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持续质量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84%与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对留置针留置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科患者来说,采取持续质量管理措施便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留置针留置的安全性,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宋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智能化流程在提升内科患者转运效率及安全的效果

    目的 探讨智能化流程在提升内科患者转运效率及安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内科2016年10月~12月共进行院内转运3860例次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2015年10月~12月实施内科转运的36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研究组采用智能化转运流程.结果 研究组的转运响应时间、转运时间及转运接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转运过程中的输液管脱落或阻塞及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化流程可提升内科患者院内转运效率及转运安全.

    作者:刘英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宫颈炎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使用保妇康栓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炎性患者,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两组分别使用口服阿奇霉素、阿奇霉素联合保妇康栓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观察组中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而在停药2个月之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上应用保妇康栓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宫颈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俊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补肾活血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28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补肾活血调经汤对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法.结果 采用不同的治疗疗法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用药后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调经汤可以有效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其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金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胸外科病房收治的实施肺癌根治术患者240例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FACT-L)测量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下:分化程度、焦虑及抑郁、家庭心理支持是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化程度、焦虑及抑郁、家庭心理支持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在改善其临床症状的同时,重视心理治疗及家庭支持实施.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小剂量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大剂量米非司酮来说,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鹏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药方剂对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治疗作用

    首先探讨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以及预防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对肛肠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其次,阐述肛肠疾病术后易发生便秘的缘由及造成便秘的机理;再者,观察各种中药方剂对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治疗的临床效果;后,总结通过运用中药方剂对临床上改善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效果得出结论:通过运用正确辩证施治的中药方剂能明显改善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发生情况,是预防和治疗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郭鑫;崔亚萍;马莉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孕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孕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孕妇资料,将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医治的43例患者设对照组,行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医治的43例患者设研究组,比较两组时间指标及哮喘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胸闷、气促等消失的时间(5.09±1.32)d、(2.91±1.00)d比对照组短,医治7日后的夜间及日间哮喘评分(1.19±0.34)分、(1.49±0.61)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添加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医治可改善哮喘、气促、胸闷等症状.

    作者:陆颖;邓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方案治疗的优越性评估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价值.方法 选取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根据其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克罗米芬治疗,实验组接受克罗米芬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2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2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雌激素(FSH、FINS、T、LH)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妊娠率、排卵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接受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可以促进其症状的缓解,提高其妊娠率以及排卵率,意义重大.

    作者:苏洪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妇科术后缓解腹胀腹痛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妇科术后缓解腹胀腹痛的效果.方法 将妇科术后腹胀腹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可有效缓解妇科术后腹胀腹痛.

    作者:刘薇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8例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炔诺酮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出血症状持续存在时间、药物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症状持续存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迅速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黄亚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雌激素或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雌激素或避孕药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20日~2016年4月30日,根据其具体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接受避孕药治疗,对照组接受雌激素治疗,对比2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雌激素或避孕药治疗均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与雌激素相比,避孕药治疗的疗效更优.

    作者:赖俊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再通成功率、受孕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通失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曾威;陈梅;林志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生化颗粒在药物流产终止早孕中的疗效和体会

    目的 探讨新生化颗粒在药物流产终止早孕中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体会.方法 将近年来行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新生化颗粒;观察两组的恢复情况,分析临床治疗体会.结果 两组的术后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完全流产率和清宫率,以及月经周期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正常率、宫腔异常回声率和生殖道感染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流产终止早孕中采用新生化颗粒辅助治疗,能减少术后出血和清宫率、提高完全流产率、促进月经周期恢复、降低术后生殖道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500例产妇产后抑郁症调查

    目的 调查连云港地区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通过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产后抑郁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产后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连云港地区的500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产妇年龄偏大、伴有产后并发症、妊娠期超重(≥20 kg)易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家庭的高度重视,及早预防危险因素,并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李欣嫄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并作分析.方法 自2014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收治疑诊是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并抽取资料完整的53例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并将得到的检查结果收集整理,与正常子宫肌肉层做分析比较.结果 经阴道超声造影结果可知,灌注时恶性子宫内膜病变主要表现为早增强,良性子宫内膜病变表现为晚增强、低增强及等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造影应用于临床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有着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王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综合化护理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综合化护理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子宫肌瘤病变情况进行超声检测,并且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具有较高的综合化护理难度,子宫肌瘤大小、位置、形态等因素会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综合化护理造成影响.结论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综合化护理相关因素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