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阳;刘丹娜
目的 研究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04例,实验组采取阴道B超;对照组采取腹部B超,各52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具有安全无痛等优点,并且相比较在诊断阳性率上会比腹部B超检查更佳.
作者:胡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女大学生性行为及妇科炎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在妇科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在校女大学生,对其妇科疾病与性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女大学生妇科疾病患者中,性行为发生率为62.00%,无性行为发生率为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且为独生子女的性行为发生率(42.00%、66.00%),要明显的高于农村且为非独生子女的患者(18.00%、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女大学生对于安全套、避孕药的应答率相对较高,但是对于紧急避孕等知识明显匮乏.结论 当前高校性教育并不开放,使得女大学生性知识掌握情况相对缺乏,导致学生婚前性行为数量逐渐增加,作为引发妇科疾病的关键因素,加强高校性教育,控制与性行为有关的妇科疾病发病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吴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内分泌是一种调节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系统,早期以内分泌的功能和腺体激素的提取为主要研究内容,随着外界压力对人体侵蚀程度的加深,内分泌失调症状逐渐显现并愈演愈烈,尤其是对女性造成严重的苦恼,由此确定了抑制激素过分多分泌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方向定为对内分泌失调的检验与疗效的探讨,试图分析内分泌失调对女性各方面的影响,并在妇科内分泌失调疾病中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测,揭示其与内分泌学的发展变化的联系.
作者:周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表现和致病原因,梳理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108例,回顾她们在临床上呈现的不同症状,分析引发疾病的原因,总结护理要点,探究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结论 妇科内分泌失调在临床上表现为易急躁、脾气大、常出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血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肥胖,乳腺增生、乳腺肿块,体毛增多,白发早生、人体早衰等.诱发该疾病的原因较多,包括生理因素、营养因素和情绪因素.在护理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并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
作者:潘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运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随机抽取3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刮宫术进行治疗.术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但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月经量、以及漏诊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对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确切,创伤小,可以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受孕能力,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患者接受双极电凝止血,乙组将给予缝合止血,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在术后出现月经量稀少、经期延长的有2例,但乙组有8例,P<0.05,两组在卵泡期各项指标的对比中显示P>0.05,但甲组恢复幅度较大,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电凝止血的效果较为良好,会患者的的伤害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古丽巴努木·伊斯马依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回访患者的基本情况,探讨患者的发病年龄、痛经史、手术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药物治疗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患者的复发情况与患者的发病年龄、痛经史、手术分期、手术方式和术后药物治疗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通过差异性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影响因素有很多种,为以后深入研究和术后预防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夏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餐后高血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口服阿卡波糖降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出现腹胀的患者4例,腹泻患者5例,予以相应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 对于餐后血糖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阿卡波糖降糖安全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亚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双管喉罩与标准型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麻醉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所用喉罩的不同将其分为双管组和标准组,比较两组患者充气前后的气道密封压、肺通气满意度,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双管组充气前后气道密封压和肺通气满意度均明显高于标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管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麻醉肺通气质量好,气道密封性好,不良反应少,实用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标准型喉罩.
作者:吴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分娩痛苦是人类忍受的痛苦的经历之一,给产妇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并且由于对于分娩痛苦的恐惧,使剖宫产的分娩率逐年上升.因此为了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针对无痛分娩的研究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硬膜外麻醉法被认为无痛分娩镇痛效果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本项研究中选用了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与有痛分娩进行比较,深入研究硬膜外麻醉在产科分娩中发挥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雪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深入分析输卵管妊娠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我院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2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来讲,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不仅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创伤小,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应用.
作者:戚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本院妇科收治的内分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总结诊断方法,并且根据治疗方式差别分组:研究组40例予以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参照组38例予以米非司酮治疗,同时观察、对照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一疗程后,研究组有效率97.50%,明显比参照组76.32%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参照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以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妇科内分泌,应用效果比米非司酮更显著,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有效防治不良反应.
作者:谢冰帆;陈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红核妇洁洗液与碘伏液在泌尿外科术后会阴部伤口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泌尿外科会阴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0.5%碘伏液进行伤口护理,用0.02%~0.03%低浓度碘伏液100~200 mL清洗会阴部;观察组(40例)给予1:10稀释红核妇洁洗液进行伤口护理,用稀释红核妇洁洗液100~200 mL清洗会阴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天切口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切口疼痛程度和切口愈合情况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核妇洁洗液和碘伏液对会阴部伤口具有同样的护理效果,此外,红核妇洁洗液还具有纯天然、无刺激、无致敏、无着色的特点,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霞;周晓琴;姜晓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优思明与黄体酮对比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确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黄体酮和优思明进行治疗,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A组和B组的治疗效果分析,实践证明,B组总有效率为91.1%,A组总有效率为71.1%,B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组.本次研究中对A组和B组的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对比,实践证明,B组所用时间少于A组.对A组和B组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比较,治疗后B组厚度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给予优思明治疗,其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华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产前胎儿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畸形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中晚期孕妇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查,以产妇引产结果或者胎儿出生后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比两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69.5%,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34.7%,通过比较,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胎儿畸形,不仅能够提高胎儿畸形的准确率,同时也能够降低出生缺陷,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孟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30日~2017年1月30日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71组/例.对照组予以本组患者会阴保护法助产,实验组予以本组患者无保护助产护理,比较2组初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初产妇产后会阴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概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无保护助产护理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铜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先兆流产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流产组(38例),即A组;先兆流产组(50例),即B组.另从同期宫内妊娠患者中选取62例为C组,分析3组血清孕酮值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血清孕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清孕酮值明显增高,且和C组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50例血清孕酮值30~75 nmoL/先兆流产者中共计46例可以正常继续妊娠(92.00%);38例血清孕酮值低于30 nmoL/L者均予以清宫术治疗.结论针对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治疗效果,可以通过血清孕酮予以判断,在动态监测孕酮值的基础上可以为临床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减少盲目保胎现象的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郑程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维生素E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2例,对照组仅单独使用优思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维生素E治疗,分析两组盆腔疼痛、痛经、性交痛、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痛经评分、性交痛评分和对照组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E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盆腔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王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无痛人流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1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人流,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人流术,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观察组患者孕囊排出时间(4.8±1.3)min和出血量(8.7±3.3)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4.2±102.5)min、(51.2±11.7)mL,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实施无痛人流手术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流产,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焦庆华;刘瑗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确诊后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结果 8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65例,10例为瘤样病变,恶性肿瘤5例.所有患者中,经过产前B超检查发现存在肿瘤的有60例,占75%.其中有68例患者实施卵巢囊肿剥除术,12例患者实施附件切除术,对于恶性肿瘤的5例患者在术后实施放疗.结论 临床上大多数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都是良性的,主要采取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实施治疗,在早期如果对患者进行诊断,并且采取相的治疗保健措施进行早期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的改善母婴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晓媛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