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冰倩;王洋洋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产后尿潴留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针刺治疗基础上,再予艾灸治疗,两组均治疗5天.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故值得推广.
作者:彭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切除及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宫腔镜手术,观察组进行宫腔镜下切除及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随访6个月,对比患者临床疗效,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下切除及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同时提高血红蛋白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孙晶;田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取我院102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8月2日直至2016年3月11日,并将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实施常规不孕不育方式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实施尿促性腺激素联合人绒膜促性激素及人工周期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卵泡成熟率50.98%、成功妊娠率54.9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使用尿促性腺激素联合人绒膜促性激素及人工周期进行治疗,能促进患者较快妊娠,值得应用.
作者:郝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实验选取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共60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应用腹腔镜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行宫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和术后妊娠率均更高(P<0.05),该组患者临床效果更好.结论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接受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方案,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患者输卵管再通情况及妊娠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饶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雷火灸摆阵疗法治疗的护理效果,希望能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和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择2015年06月份到2016年12月份在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一对一分组,常规组41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例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要高,将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的数据存在巨大的差异,差异之间的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P<0.05).结论 在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雷火灸摆阵疗法治疗中行综合护理,可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崔艳霞;陈爱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妊娠期感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妇女临床治疗策略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内接受治疗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妊娠期患者42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11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达克宁栓和碳酸经钠溶液阴道擦洗联合治疗的方式,对两组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5%和97.6%(P>0.05),复发率分别为15.2%和2.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9%和4.8%,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达克宁栓联合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对于妊娠期妇女常见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复发率地,具有推广的意义.
作者:王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产房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产房产妇120例,根据其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在产房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比2组产妇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房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将护理差错的几率降低,提高护理的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陈玉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安宫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160例早孕妇女,将其随机分为安宫颗粒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安宫颗粒组采用安宫颗粒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安宫颗粒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常规组(81.25%),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孕妇女采用安宫颗粒开展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疗过程方便简单,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浅谈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行阴道微生态检查并确定为细菌性阴道炎的无阴道炎病史且非妊娠期的育龄妇女7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调查分析细菌性阴道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阴道冲洗与否、每周性生活次数过多、未采用避孕套避孕、经期未对外阴进行冲洗、男性性生活之前不清洗外阴等,都为细菌性阴道炎主要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相关危险因素与日常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及不良的生活,息息相关,故日常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减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
作者:王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妈富隆与补佳乐应用于青春期功血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的规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行补佳乐治疗,观察组给予妈富隆治疗,比对两组患者出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突破性出血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突破性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较少,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妈富隆治疗方式应用于青春期功血临床治疗中,与补佳乐治疗相比,效果更为突出,可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方法 将本院的50例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有25例,对照组患者选取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选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血红蛋白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对于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减少止血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邵雨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整理,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妇产科患者术后常见的为呼吸系统感染,并且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结论 引发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很多,且随年龄增大而感染率升高,临床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马倩;贺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延续护理带给患者的效果分析及影响.方法 随机采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我院特色的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维度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推广中更具有价值.
作者:陈燕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分娩的过程中采用无创助产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无创分娩助产技术帮助产妇进行分娩,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分娩技术.结果 产妇在分娩后,实验组产妇中无疼痛感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感的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产妇,两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没有撕裂伤的发生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Ⅰ度裂伤和Ⅱ度裂伤的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无创分娩助产技术比较符合临床上的自然分娩的基本原理,使产妇产后的痛苦有效的得到减轻,并且使会阴的侧切率不断的降低,对产妇的会阴部保证了完整度,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于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100多例患者的相关因素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找出正确的诊治办法.方法 对120例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出血后的情况和诊治的方法.结果 120例妊娠晚期阴道流血的孕妇中,前置胎盘有64例,前置胎盘中凶险性前置胎盘15例,前置血管破裂3例,胎盘早剥有38例,子宫瘢痕破裂5例,其他原因有13例,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9.37%,21.05%和0%.结论 在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患者适时给予正确的处理有利于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减少母婴危险的发生,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
作者:周近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4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的观察,评价其疗效,初步探讨其机制.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结论 持续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糖代谢异常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的发病原因.
作者:张淑萍;范吉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性激素指标明显更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启东市适龄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筛查结果,根据结果提出应对对策.方法 于2016年5月~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管辖区两癌筛查点为适龄女性进行两癌筛查,受试着均为自愿参与.统计检查结果,观察不同年龄组发病情况.结果 共筛查1730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两项筛查;宫颈筛查中HPV阳性率为11.45%,TCT异常率为5.32%,宫颈上皮瘤病变(CIN)共25例,2例确诊为早期浸润癌;乳腺癌BIRADS分级Ⅲ及以上共175例,确诊乳腺癌8例.经年龄组比较发现≤39组CIN患病率高,P=0.0012,40~49岁年龄组BIRADS≥Ⅲ级患病率高,P=0.0024.结论 CIN有年轻化倾向,40~49岁女性为BIRADS≥Ⅲ级主要患病者,应加重育龄女性两癌预防力度,重点筛查各年龄段高发疾病.
作者:万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盆底康复治疗方法的应用对于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和对照组(盆底肌锻炼)各65例,观察两组产妇的盆底康复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得以显著改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盆底肌力为Ⅳ~Ⅴ级产妇所占比例显著更多,其生活质量评分[(90.2±3.4)分>(79.5±5.1)分]相对更高,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5±2.5)分<(50.4±3.9)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7.6±2.8)分<(48.9±3.9)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是更好的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
作者:魏玲;王军;张宗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性激素六项在原发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分为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其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测.结果 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孕组的PAL、E2以及PG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原发性不孕组的LH、PGN水平显著高于继发性不孕组(P<0.05).结论 性激素六项有助于提高临床对不孕症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原发与继发性不孕症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代富晓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