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目的 探讨产房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结局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80例产妇(2015年1月20日~2016年1月20日),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产科护理,对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耗时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短,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产后抑郁发生率、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7.14%、0.71%、2.14%,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产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便于剖宫产率的降低,缩短产程,改善产妇结局.
作者:侯登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产房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产房产妇120例,根据其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在产房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比2组产妇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产房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将护理差错的几率降低,提高护理的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陈玉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产后尿潴留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针刺治疗基础上,再予艾灸治疗,两组均治疗5天.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故值得推广.
作者:彭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浅谈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行阴道微生态检查并确定为细菌性阴道炎的无阴道炎病史且非妊娠期的育龄妇女7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调查分析细菌性阴道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阴道冲洗与否、每周性生活次数过多、未采用避孕套避孕、经期未对外阴进行冲洗、男性性生活之前不清洗外阴等,都为细菌性阴道炎主要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相关危险因素与日常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及不良的生活,息息相关,故日常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减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
作者:王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盆底康复治疗方法的应用对于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和对照组(盆底肌锻炼)各65例,观察两组产妇的盆底康复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得以显著改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盆底肌力为Ⅳ~Ⅴ级产妇所占比例显著更多,其生活质量评分[(90.2±3.4)分>(79.5±5.1)分]相对更高,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5±2.5)分<(50.4±3.9)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7.6±2.8)分<(48.9±3.9)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是更好的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
作者:魏玲;王军;张宗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患者平均分成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分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是92.98%,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是75.43%,实验组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文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启东市适龄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筛查结果,根据结果提出应对对策.方法 于2016年5月~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管辖区两癌筛查点为适龄女性进行两癌筛查,受试着均为自愿参与.统计检查结果,观察不同年龄组发病情况.结果 共筛查1730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两项筛查;宫颈筛查中HPV阳性率为11.45%,TCT异常率为5.32%,宫颈上皮瘤病变(CIN)共25例,2例确诊为早期浸润癌;乳腺癌BIRADS分级Ⅲ及以上共175例,确诊乳腺癌8例.经年龄组比较发现≤39组CIN患病率高,P=0.0012,40~49岁年龄组BIRADS≥Ⅲ级患病率高,P=0.0024.结论 CIN有年轻化倾向,40~49岁女性为BIRADS≥Ⅲ级主要患病者,应加重育龄女性两癌预防力度,重点筛查各年龄段高发疾病.
作者:万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家庭阴道康复器联合盆底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产后42天复查收治的200例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100例,联合组患者采用盆底治疗仪与家庭阴道康复器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盆底治疗仪康复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联合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POP情况,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阴道康复器联合盆底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可显著改善盆底肌力,有效改善盆底组织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一盆底治疗仪治疗,并且有效明显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莉辉;刘惠贤;余咏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性激素六项在原发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分为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其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测.结果 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孕组的PAL、E2以及PG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原发性不孕组的LH、PGN水平显著高于继发性不孕组(P<0.05).结论 性激素六项有助于提高临床对不孕症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原发与继发性不孕症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代富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在胎盘早剥治疗中使用硫酸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7年10月至2月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孕产妇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抽签法分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方式,研究组24例,采用硫酸镁,比较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8与对照组75.0%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秀儿差异(P<0.05).结论 在胎盘早剥的治疗中,硫酸镁治疗能够改善孕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马冰倩;王洋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方法 将本院的50例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有25例,对照组患者选取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选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血红蛋白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对于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减少止血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邵雨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近期收治先兆流产孕妇60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一时期6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给予实验组黄体酮治疗,对照组孕妇孕期接受正常治疗,并保证无使用孕激素制剂.对比两组孕妇围生儿的结局.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活产儿率、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身长、Apgar评分、胎儿窘迫及围生儿畸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单独使用黄体酮治疗和黄体酮联合其他药治疗,其围生儿结局无明显差异.结论 黄体酮能有效改善先兆流产孕妇围生儿的结局,且治疗方法科学、安全可靠.本实验研究结果为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益心达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单胎引产过程中促进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09月~2016年0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有引产指征待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用益心达宫颈扩张球囊引产,记录破膜时间及行宫颈Bishop评分,取出球囊后视需要行人工破膜和(或)缩宫素静脉滴注为观察组,50例直接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引产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促宫颈成熟情况、引产效果、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新生儿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促宫颈成熟效果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6例,促宫颈成熟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5例,促宫颈成熟有效率84%,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5,P=0.03).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与总产程、剖宫产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心达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促宫颈成熟,操作简单,引产效果明显,阴道分娩机会增加,不良反应小,可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延续护理带给患者的效果分析及影响.方法 随机采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10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我院特色的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维度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推广中更具有价值.
作者:陈燕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形成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的的机会,探讨预防剖宫产疤痕妊娠的发生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36例剖宫产疤痕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直接清宫8例,药流后彩超引导清宫4例,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11例,局部注射氨甲喋呤1例,介入治疗保守8例,其中3例清宫时大出血处理无效果,后行介入治疗,2例清宫时水囊压迫,宫腔镜治疗1例,剖腹清除病灶1例.结论 对疤痕妊娠患者宜早诊断,早治疗,因疤痕妊娠容易导致大出血及子宫破裂,危及患者生命,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徐发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施以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1月收治的7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别施以卡孕栓+缩宫素治疗以及缩宫素治疗;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出血量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同对照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比较,获得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施以卡孕栓+缩宫素治疗,同缩宫素比较可以获得较为一致的临床疗效,并且可以将出血量显著减少,从而优化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卜雅琴;邵华静;周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于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100多例患者的相关因素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找出正确的诊治办法.方法 对120例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出血后的情况和诊治的方法.结果 120例妊娠晚期阴道流血的孕妇中,前置胎盘有64例,前置胎盘中凶险性前置胎盘15例,前置血管破裂3例,胎盘早剥有38例,子宫瘢痕破裂5例,其他原因有13例,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9.37%,21.05%和0%.结论 在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患者适时给予正确的处理有利于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减少母婴危险的发生,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
作者:周近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汤阴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分为实验组(血糖控制满意)36例,对照组(血糖控制不满意)24例.实验组患者在入院时接受饮食、运动指导,必要情况下可采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患者未经系统治疗.两组均密切随访,持续追踪至妊娠终止.结果 对实验组妊娠期母子并发症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GDM患者实施干预治疗可降低母子并发症,对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
作者:叶晓梅;周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1月15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38例异位妊娠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超声进行检查;并对其确诊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38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其中流产型患者17例、百分比为44.74%,可见不规则包块,宫旁边界不清,会呈现出液性暗区以及不均质高回声;未流产破裂型患者为7例、百分比为18.42%,一侧附件区域可呈环状高回声结构,中央部位则呈无回声区;破裂型患者14例、百分比为36.84%,在宫腔边界可见混合性回声,并且盆腔内存在较多的液性暗区;经病理和手术证实,超声确诊为35例,百分比为92.11%;误诊、漏诊为3例、百分比7.89%.结论 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具有安全无创、经济方便、准确率高等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丽娜;杨辉;乔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取我院102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8月2日直至2016年3月11日,并将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实施常规不孕不育方式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实施尿促性腺激素联合人绒膜促性激素及人工周期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卵泡成熟率50.98%、成功妊娠率54.9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使用尿促性腺激素联合人绒膜促性激素及人工周期进行治疗,能促进患者较快妊娠,值得应用.
作者:郝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