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痛经的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神经病理改变初步探讨

王俊文;张凤花;付强;杨丹鹤;丛丽莉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 内膜-肌层交界区,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纤维植入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蠕动异常是否导致神经损伤或异常增殖.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病房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其中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子宫标本25例为观察组,同期行子宫切除的CINⅢ及子宫肌瘤标本25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标本宫底及宫体EMI取材,石蜡切片HE染色确诊后免疫组化检测宫底及宫体EMI中NGF表达,了解神经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宫底及宫体EMI中PGP 9.5表达,了解神经密度改变.并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宫底及宫体EMI中NGF的表达强度与PGP9.5密度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宫底EMI中NGF表达强度与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7.11±1.08),(16.36±1.76)条/mm2,高于宫体(4.80±0.74),(11.04±2.18)条/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宫底EMI中NGF表达强度与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1.67,(11.04±2.18)条/mm2与宫体部1.33,(6.87±1.42)条/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宫底及宫体NGF的表达强度与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高于对照组相应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宫底及宫体EMI处NGF表达强度与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呈正相关(分别为r=0.760,P<0.05;r=0.763,P<0.05).结论?EMI神经异常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采用手术或药物减少EMI可能治疗子宫腺肌病.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四逆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本次主要对加味四逆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治疗的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并已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60例给予加味四逆散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通过加味四逆散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彩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母乳喂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为婴幼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含有6个月内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的营养物质,保证婴儿健康的生长发育.母乳喂养是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的科学的喂养方法,对母婴健康、家庭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关于母乳喂养的优点、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较多,本文对国内外新文献研究报道进行综述,重点在于为提升母乳喂养率干预手段提供系统化的参考.

    作者:潘桂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诊疗研究

    目的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后疤痕处妊娠逐渐被重视起来.先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的高危因素以及目前的诊疗手段.方法 筛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院产科收入的确诊为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患者20例,设为观察组,以及伴有剖宫产病史,但未出现疤痕处妊娠的产妇2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所有患者在首次剖宫产出现产程延长、胎儿窘迫、产科合并症和其他产科相关指标,同时记录观察组不同时期出现流产、产后大出血以及子宫破裂的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合并症和其他产科相关指标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观察组早期、中期之间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晚期出现产后大出血以及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产程延长、胎儿窘迫是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的高危因素之一,(2)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诊断后应该立即进行治疗.

    作者:金永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进展

    阴道是连接子宫与阴户的管道,主要由肌层、外膜、粘膜组成,属于肌性管道,是内生殖器与外生殖器连接的重要通道.阴道内部微生物菌群种类丰富,数量多,共同构成一个微生物系统,正常情况下,阴道内的微生物菌群数量较为稳定,菌群间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与制约的平衡状态.女性处于妊娠期时,体内雌激素含量提高,同时阴道内糖原合成增加,从而导致其阴道免疫弱化,阴道内微生态平衡易被破坏,菌群失调导致生殖道感染的出现,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终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

    作者:农金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究过期妊娠的佳治疗方式及疗效

    目的 针对过期妊娠的佳治疗方式以及实际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过期妊娠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根据产妇具体特点对选择针对性终止妊娠方式.结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中患者36例行阴道手术治疗,患者7例行剖宫产术治疗.新生儿中出现新生儿窒息5例,无新生儿死亡病例,整体疗效较为显著.结论 对过期妊娠患者在治疗中行高压氧辅助治疗,可实现对产妇胎盘功能的有效改善,对于保障产妇及胎儿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宋志超;槐梅;徐萍;祝江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按照产程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阴道分娩率为68.3%,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为8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8.6±1.3)分,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为(7.0±1.5)分,观察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提升阴道分娩率,减轻产妇疼痛.

    作者:杜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硫酸镁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中,硫酸镁具有较好的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祝江渤;徐萍;宋志超;槐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孕激素疗效探究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孕激素治疗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120例参与研究,全部患者根据治疗剂量的不同分为四组,比较各组疗效.结果?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阴道出血评分以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比较差异不差异;四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B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四种不同剂量对于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但是低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钱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所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不采取药物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疾病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与术后6个月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静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放化疗方案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本文是对不同放化疗方案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采取放疗联合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放疗联合同期顺铂每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取得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患者在治疗后两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采取放疗联合同期顺铂每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放疗联合辅助化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同期化疗放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在今后的临床中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加以选择.

    作者:张玉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疤痕妊娠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行经腹部彩超检查,研究组行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的误诊率和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对包块型疤痕妊娠和孕囊型疤痕妊娠的误诊率均较对照组为低,符合率实验组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阴道彩超临床诊断子宫疤痕妊娠的方法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雪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试题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绝经期妇女取环术难度研究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的难度和原因.方法 遵照自愿原则选取2011年4月~2016年8月我院妇科接收的绝经期妇女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详细记录每位绝经期妇女的年龄、妊娠次数等基本相关信息并比较其接受取环术的临床实际情况.结果 经研究对比发现,在该批绝经期妇女进行取环术的过程中,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久且宫颈萎缩程度越严重的妇女行取环术的难度越大;未定时定期进行体检且放环时间已达20年以上者取环术难度高于定期进行体检且放环时间<20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来看,绝经期妇女行取环术的难度主要由其年龄、绝经和放环时间以及是否定时定期进行体检等因素来决定.

    作者:禚召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8例都开腹子宫全切术避免损伤分析

    目的 分析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8例都开腹子宫全切术避免损伤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有58例因黏连严重改开腹手术.对所有患者的手术平均用时、出血量、肠管损伤、输尿管损伤、肠梗阻等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58例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开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治疗后,平均手术用时相对较短,出血量较少,无患者出现肠管损伤、输尿管损伤、肠梗阻等.结论 对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盆腔粘连松解术和开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临床使用与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张术花;牛余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良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后定位诊刮术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止血效果.结果 术后1~3d,观察组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存在残留息肉,观察组无残留息肉.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子宫出血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汪界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孕前体质指数与不同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的认识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进行产检的孕妇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重进行记录,并对妊娠期糖尿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前体质指数在24及以上的孕妇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体质指数在18.5以下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体质指数在24及以上的孕妇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孕前体质指数在18.5~23.9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前体质指数在18.5以下及体质指数在18.5~23.9的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体重增加15 kg以上的孕妇与体重增加15 kg以下的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而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糖尿病发生并无影响.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将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5例产妇分为心理护理组(n=57)和常规护理组(n=58).心理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常规护理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治疗,对比两组产妇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心理护理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例(3.51%),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的7例(12.07%)(P<0.05);心理护理组产妇产后的抑郁评分状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产前和产后的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的抑郁发生率,改善产妇的产后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防治措施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为(94.58±23.47)mL,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为(187.92±41.08)mL,总产程时间为(11.28±2.07)小时;对照组产妇的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为(159.36±34.68)mL,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为(267.29±58.31)mL,总产程时间为(13.84±4.39)小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2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在其围产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吕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7例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0%,较对照组的76.47%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足月妊娠引产应用欣普贝生、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欣普贝生、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促进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产科足月妊娠待产并满足引产条件的单活胎初产妇共3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孕妇183例使用欣普贝生,对照1组孕妇126例使用缩宫素,对照2组孕妇70例使用米索前列醇,观察三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临产时间、24小时分娩率与引产成功率与对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普贝生相较于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促进宫颈成熟和引产药物.

    作者:聂乐凯;陈文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