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志利
目的 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06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9例妇科恶性肿瘤并发VTE患者作为VTE组,同期选择基础情况类似的未并发VTE的92例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非VTE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预后.结果 181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年龄51.8±13.7岁.两组间的基线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共有133例患者死亡(73.4%),两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月比18.1月,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血D-二聚体高,病情重,预后差.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找到佳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筛选,选择9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前使用数字发生器,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n=45)进行宫腔镜进行检查,对照组(n=45)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根据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评定两组患者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宫腔镜下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超声检查下的诊断率,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宫腔镜下检查后,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好,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在进行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准确鉴别内膜组织病变良恶性提供参考信息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念;于凌翔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 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我院从2016年12月~2018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10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对抽取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各54例与53例,对照组的5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护理对效果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与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不同护理效果对照,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满意度、病情复发率分别为96.35%、95.44%、3.47%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78.69%、74.21%、15.63%,数据之间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有效率与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荐和应用.
作者:胡丽娟;万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超声监护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缺陷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150例剖宫产瘢痕缺陷患者分为2组:药物治疗组和超声监控下宫腔镜手术组.对两组患者诊疗后,对比诊疗时间,比较患者月经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诊疗时间上,较药物治疗组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治疗组月经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较手术组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诊疗效果上,超声监控下手术组较药物治疗组显效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超声监控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缺陷手术中有明显的辅助引导作用,可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基础上,缩短诊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靳志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初产妇,按照1:1分配原理,将产妇划为两组各100例.即使用常规病房护理的产妇,为对照组;使用家庭式温馨病房护理的产妇,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结果 .结果试验组、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数据相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产妇总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即两组产妇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护理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即两组产妇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常规病房护理模式相比,家庭式温馨病房护理,能够显著增强产妇保健意识,保证母婴健康,维持产妇家庭、医院间的良好关系.
作者:薛亚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134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两组,各67例,观察组为常规基础上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护理服务差错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8%(3/67),未发生护理差错服务,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8.51%(6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45%(7/67)、护理差错率为5.97%(4/67),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9.55%(60/67).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在大程度上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同时有效的促进护患关系融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康卫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的积极意义.方法 选取入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8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舒芬太尼联合心理干预49例和单纯分娩镇痛组49例;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效果在不同时点疼痛度和顺产率.结果 试验组对比对照组疼痛度明显偏低(P<0.01);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提高(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顺产率为77.55%高于对照组65.3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100%、91.84%,试验组较对照组高.结论 经对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进我院98例产妇进行跟踪研究进行性心理导和思想鼓励的孕产妇麻醉后疼痛度明显好于单独麻醉组患者,值得借鉴和应用.
作者:卢丽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探讨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1%,对照组为72.13%,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10.20%(5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9%(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4.08%;对照组2.0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谷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比研究妇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急症剖宫产的44例产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择期剖宫产的44例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手术指征、手术并发症等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头盆不对称、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等手术指征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45%高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比较具有更多潜在的危险性,临床应给予重视,以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敬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糖尿病足为常见DM合并症,该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方案,能够避免患者出现糖尿病足.为了全面分析对于糖尿病高危足者开展循证护理的效果,本文分为四个方面,对上述命题加以探究,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璐;邓燕;杨静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过期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及终止妊娠时机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诊的122例产妇,其中61例过期产妇纳入对照组,61例延期产妇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和终止妊娠时机对胎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和羊水量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顺产,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影响无差异,不同终止妊娠时间对新生儿窒息影响无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 过期妊娠不同的分娩方式和不同的终止妊娠时机,对胎儿预后影响较大,临床上要加强胎心监护,及时终止妊娠,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死亡的发生几率.
作者:夏郁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讨论对异位妊娠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8年3月异位妊娠患者62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1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2组为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9.69%和32.2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使其快速康复出院,且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低,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英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护理工作安全问题指的是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工作不到位、不得当,导致患者出现生理或心理损伤,甚至死亡的现象,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对产科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确保患者安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有着积极意义.主要从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管理、护理人员以及患者自身3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要想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需要完善产科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健全监管机制;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加强风险管理,预防医疗事故.
作者:田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放射介入治疗对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9月2日~2018年3月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产后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全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令予以观察组患者放射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5%(51/54),显著高于对照组61.11%(33//54)(P<0.05).结论 在产后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放射介入治疗,止血效果理想,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左艳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探讨超声测量阴道试产中晚期子宫瘢痕前段厚度及子宫破裂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入100例中晚期子宫瘢痕妇女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并按照子宫瘢痕程度进行分组,各50例,Ⅰ度瘢痕为对照组,Ⅱ度、Ⅲ瘢痕为观察组,对两组阴道试产成功率、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以及妊娠年限成功率、有无阴道分娩史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78.0%高于对照组20.0%,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2.0%,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1年内妊娠成功率为22.2%,2~3年内妊娠成功率为77.6%,4~5年内成功率为86.7%.三组间差异显着(P<0.05),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5.7%.无阴道分娩史为37.9%,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妊娠中晚期子宫瘢痕下段肌层厚度,能预测孕妇子宫撕裂或子宫破裂的发生情况,对产妇预后结局起着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欧卫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高效合成孕激素炔诺酮治疗,给予研究组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能够促进患者子宫内膜恢复,且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研究将宫腔镜手术应用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过程中,终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所收治的2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对实施子宫肌瘤微创治疗—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宫腔镜手术,手术成功率高达100.00%(25/25);平均出血量:(14.5)mL;平均手术时间:(27.4±14.4)min;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00%(2/25).结论 将宫腔镜手术应用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值得在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谈微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份的急诊患者20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为60%,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其中对照组在手术之后出现低血压患者5例,低血糖患者2例,心律失常患者2例,术后出血患者3例,胸痛患者1例,而观察组仅出现1例胸痛患者.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通过围术期护理之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低,在临床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青;李秀丽;李领侠;阎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就诊的73例免疫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组为对照组(35例;应用地塞米松片治疗)、研究组(38例,应用地塞米松片+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指标水平变化、ASAB转阴率、1年受孕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过60d治疗后卵泡刺激素低于对照组,雌二醇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ASAB转阴率及1年怀孕率分别为94.74%、84.21%,高于对照组77.14%、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ASAB转阴率=4.770,PASAB转阴率=0.029;X2怀孕率=4.315,P怀孕率=0.038<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3%、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5,P<0.05).结论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免疫性不孕症,可以降低FSH、升高E2,提高ASAB转阴率及怀孕率,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广泛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区惠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引产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53例我院接收的有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妊娠晚期产妇,入院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将入选者根据引产药物不同分为缩宫素组(n=182)及米索前列醇组(n=171),观察分娩相关指标.结果 相比于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率及顺产率更高(P<0.05);给药后,相比于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的Bishop评分更高,总产程及临产时间更短(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引产中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的成功较高,且较为安全,但仍要密切监测宫缩及胎心率.
作者:韦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