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
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灸、中药面膜、面部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由于其操作便捷、经济、副作用较少而更易于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我科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1例面部黑变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徐菁;闫小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影响剖宫产率难以下降的因素,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对来宾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3437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三年总的平均剖宫产率为28.41%,剖宫产指征的前六位依次为瘢痕子宫859例,占24.99%,头盆不称528例,占15.36%、胎儿宫内窘迫337例,占9.81%、胎位异常(臂位、横位)336例,占9.78% 、产程异常268例,占7.80%、妊高征176例,占5.12%.结论 降低瘢痕子宫及加强产时监护,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廖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实施及分娩效果.方法 选择至我院分娩的产妇共260例,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分为两组,分别选择不同的体位进行分娩,将两组的分娩效果与产程耗时进行对比.结果 自然分娩率:实验组为86.15%,常规组为5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耗时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自由体位进行分娩,便于将产程耗时尽量缩短,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采纳.
作者:刘云霞;甄银芝;扈学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妊娠结局及胎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多烯磷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瘙痒及黄疸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分娩孕周明显长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对ICP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母婴并发症,优化母婴结局.
作者:陈素云;朱相干;徐跃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子宫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阻力指数(RI)、血流搏动指数(PI)等指标和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子宫动脉S/D、RI、PI等指标,采集血清检测血管新生相关细胞因子等指标,取样胎盘组织检测抗凋亡分子、氧化应激分子、抑制分子、蛋白酶等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和S/D、RI、PI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S/D、RI、PI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VEGFR-1、Kisspeptin-10等抗血管新生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S/D、RI、PI呈正相关性.研究组VEGF、PIGF等促血管新生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S/D、RI、PI呈负相关性.研究组患者CTSB、MMP3等蛋白酶分子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S/D、RI、PI呈负相关性;研究组患者RECK、TIMP1等抑制分子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S/D、RI、PI呈正相关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子宫动脉S/D、RI、PI等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孕妇,且通过S/D、RI、PI可评估患者细胞侵袭、血管新生等情况,对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洪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组织中HPV16的基因整合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7年5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具有完整病例资料患者的病理组织36例,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标本中HPV整合信息,分析整合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HPV16在所有宫颈癌中的整合率达80.56%,HPV16的整合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HPV16的整合率在宫颈鳞癌、间质浸润深度≥1/2和淋巴血管间隙受累的病例中升高.结论 HPV16整合率随宫颈癌临床分期加重而升高,在宫颈间质浸润深度≥1/2和淋巴血管间隙受累的宫颈癌中更易发生.
作者:王丽;王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接诊治疗的11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55例实验组(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55例参照组(实施宫缩素),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24h出血量.结果 实实验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27%,参照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产后2h(115.0±45.1)mL、24h(195.2±38.2)mL出血量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产后2h(212.5±41.7)mL、24h(295.2±28.2)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作者:贾晶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微波打孔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巴氏腺囊肿或脓肿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接收的92例巴氏腺囊肿或脓肿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微波打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10.87%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造口及切开引流的手术方法,采取微波打孔方法治疗巴氏腺囊肿或脓肿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及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治疗,研究组给予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孕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且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可行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令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盆底康复锻炼在产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产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康复训练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临床上内分泌疾病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疾病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研究了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疾病治疗中效果,以2016年3月~8月份之间某院治疗的50例内分泌疾病患病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2组,研究中实验组施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措施;对照组则采用一般通用治疗手段及方法,后对比两组内分泌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发现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较佳,可以广泛用于临床.
作者:黎缘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住院新生儿死亡的原因、特点,为提高围产重症医学的救治水平和新生儿存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与新生儿死亡的关系,总结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及特点.结果 120例死亡的新生儿中,感染性疾病占30.83%,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和重度窒息等;胎龄较小、低体重初生儿的死亡风险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因素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孕妇的营养水平,减少新生儿感染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任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性激素替代疗法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的97例更年期妇女临床资料,对照组48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性激素代替疗法,比较两组的血清激素水平和心理状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比对照组低,雌二醇的激素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且对照组的患者抑郁、偏执和躯体化等心理状况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比较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 更年期妇女实施性激素疗法可有效改善激素水平,降低抑郁、偏执和躯体化等症状,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杨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针对产科罕见胎儿体位异常死亡病例的临床病例记录资料和治疗处置干预过程展开探讨分析.方法 以我院产科2014年11月23日初始接诊收治的一例来院分娩的胎儿体位异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记录资料展开全面系统的回顾分析,总结归纳患者的检查诊断过程,临床产科处置干预过程,以及实际获取的临床结果.结果 本例产妇借由接受产科手术治疗干预,成功娩出一枚死亡男婴,术后借由接受腹部切口抗感染治疗干预,成功实现治愈康复目标.结论 做好针对产科胎儿体位异常产妇的早期诊断确诊工作,选取适当方法针对患者展开手术治疗干预,并做好患者在术后临床阶段的辅助性治疗干预,具备极其深远的临床实践影响价值.
作者:王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重度妊高症患者产后护理的临床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度妊高症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5.00%、30.00%vs20.00%、65.00),P<0.05.结论 给予重度妊高症患者产后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
作者:王美霞;王小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士与家属协作提升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健康信念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肛肠科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结直肠造口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士与家属协作,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信念得分及生活质量(QLQ-C30)得分.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健康信念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呼吸、睡眠、二便、饮食、躯体感受、心理状态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与家属协作可显著提升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健康信念及生活质量.
作者:梁翠琼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B超在宫外孕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宫外孕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B超诊断确诊宫外孕28例,未破裂型9例,早期流产型9例,陈旧型2例,破裂型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B超诊断准确率90.00%,漏诊率6.67%,误诊率3.33%.结论 B超作为宫外孕早期诊断中的诊断工具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通过B超检查方式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宫外孕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广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心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海珍;庄婷;马芬梅;贾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试管婴儿技术移植后中患者的心里情况,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策略,研究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试管婴儿移植后治疗的孕妇200例,将之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注重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调节.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采用心理状态调整护理策略的孕妇在胎儿的足月生产率上表现良好,提高了试管婴儿足月生产的几率,高于平均数值,在妊娠终止方面,进行心理状态调整的患者出现妊娠终止的情况低于平均值.结论 在试管婴儿技术移植后的应用中,孕妇的心理状态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孕妇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妊娠的结局.对试管婴儿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整的相关护理可以促进试管婴儿技术的终成功.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就提高妇科护士对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满意度的PDCA研究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孕妇或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52)和研究组(n=52),其中参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而研究组的患者则采取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参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4.61%,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15%,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患者实施PDCA循环法,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整体的护理质量并提高,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