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对比

胡凌杰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 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予以研究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在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方面,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疗费用以及肛门排气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归于微创手术的范畴,在子宫肌瘤剃除中,均具有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每种手术方式适用的症状不同,所以需要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选取符合患者的手术方式,以便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信息化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信息化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实践效果.方法 符合人选标准的个案4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新生儿筛查护理及风险管理,实验组采取信息化风险管理.观察每例护理时数、资料完好率、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资料完好率高、护理时数及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信息化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可节约人力资源,杜绝漏洞、达到有效风险管理;提升满意度.

    作者:邓雪芬;王桂英;骆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宫颈癌术中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癌术中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入院的无相关脏器合并症的宫颈癌Ib-2a期患者3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9例,对照组18例.研究组采取广泛性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在术中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单纯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术后一般情况及血液系统变化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宫颈癌术中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是可行的,是安全.

    作者:肖雨竹;宋伟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分析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观察组30例,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就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贾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保守手术、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有生育需求)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保守手术、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1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有生育需求的异位妊娠患者142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患者.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保守手术,对照组给与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受孕率.结果 研究组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90.14%,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为94.36%,对照组为87.32%,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受孕率为74.67%,对照组的受孕率为66.19%,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保守手术是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手术结合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取手术结合药物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资料10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手术结合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通过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采取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剔除子宫肌瘤后的受孕率及复发情况比较观察

    目的 比较观察不同方法剔除子宫肌瘤后的受孕率、及复发情况.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子宫肌瘤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均给予静脉麻醉,常规消毒铺巾.研究组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复发率,出血量、术后镇痛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随访观察,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镇痛使用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出血量、镇痛使用率、妊娠率等方面明显优于经腹手术,且腹壁无瘢痕组织,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玉芳;王亚靖;焦聪敏;苑照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护理方法

    目的 探究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妇产科所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龄孕妇14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龄孕妇中实施有效的全面的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从而保证母婴安全,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切口脂肪液化、发热等不良反应,2年后子宫肌瘤残留率.结果 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开腹剔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29/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研究组患者肌瘤残留2例(5.0%),对照组5例(1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肌瘤残留率低,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亚靖;安玉芳;焦聪敏;苑照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疤痕子宫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30例;2013年5.25日至2017年6.28日,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剖宫产分娩、观察组-实施阴道分娩,每组疤痕子宫孕妇各15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疤痕子宫孕妇分娩出血量(225.65±1.02)mL;分娩时间(186.56±1.13)min;新生儿阿氏评分(9.16±1.02)分;分娩成功率86.67%,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疤痕子宫孕妇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疤痕子宫孕妇应优先考虑经阴道分娩,并密切观察产程,促进产程顺利实施,值得研究.

    作者:范庆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分析康妇消炎栓与盆腔炎治疗仪联合应用于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分析康妇消炎栓与盆腔炎治疗仪联合应用于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的100例盆腔炎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组治疗,即研究组(n=50例,康妇消炎栓+盆腔炎治疗仪)与参照组(n=50例,康妇消炎栓).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情况、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显著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科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慢性疼痛症状,安全指数高,此法是值得在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的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张天华;赛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初产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其中75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75例产妇接受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74.67%,高于对照组的49.33%,(P<0.05);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与剖宫产率分别为6.67%、18.66%,均低于对照组的17.33%、33.34%,(P<0.05);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分别为(33.58±5.84)分、(34.16±6.3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86±6.15)分、(45.78±9.54)分,(P<0.05).结论 初产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使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产妇的焦虑与抑郁状态.

    作者:陈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Tei指数在胎儿心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孕妇胎儿心功能评价中应用Tei指数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60例孕妇纳入本次研究,将孕妇按照孕周的不同分成A组(孕周超过28周但少于42周)、B组(孕周超过42周且各项检查正常)及C组(孕周超过42周但检查异常),每组各有20例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所有孕妇胎儿左心室等容时间及射血时间等进行检测,并通过计算算出Tei指数.结果 A组孕妇胎儿的Tei指数明显低于B组和C组孕妇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孕妇胎儿Tei指数显著高于B组孕妇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指标有利于胎儿心功能评价的临床评价.

    作者:马璠;李晓霞;龙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08~2012年朝阳区出生缺陷发生及婚前保健情况现状分析

    本文将朝阳区婚检情况与产科医院本市户籍发生出生缺陷情况作一比较,从而更好地做好婚前保健一级预防工作,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45例妇科疾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应用B超检查,试验组采用宫腔镜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住院时间和病理符合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26%比对照组79.17%高,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病理符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风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无痛分娩与导乐分娩仪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与导乐分娩仪在分娩中使用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住院分娩128例产妇临床资料,均为单胎妊娠,其中64例为对照组,采取无痛分娩,64例为观察组,采取导乐仪分娩,通过VAS评分评估镇痛效果,观察两组第一、二及总产程时间,并对发生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第一、二及总产程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差,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分娩过程中采用导乐分娩仪可促进产妇的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发生,促进产科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良性卵巢肿瘤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进行本次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分析,按其诊治方案的异同性进行分组,分为40例观察组与40例参照组,观察组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参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案,统计观察及比对检验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身体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历时(min)、术中失血量(ml)、首次排气时间(h)及住院时间(d)均明显短于参照组,两数据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少、术后身体恢复状况佳,其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可在临床治疗该病时加以大力推广.

    作者:黄薇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盆底康复治疗方法用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盆底康复治疗方法用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50例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我院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制定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参数变化、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所有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肉肌电值升高,UI指数、24 h尿垫试验值均降低,研究组三种参数改善幅度更明显,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总有效率94.7%(71/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1%(53/75),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还能提高盆底肌肉肌电值,降低UI指数、24 h尿垫试验值,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高云;赵智才;李娜;周海景;赵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氨蝶呤肌肉、孕囊内联合注射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采取MTX肌肉、孕囊内联合注射治疗CSP,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CSP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9例,采取MTX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29例,在肌肉注射同时,给予孕囊内注射.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10%)略高于对照组(82.76%),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X肌肉、孕囊内联合注射治疗CSP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谢水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盆腹腔异位节育器取出13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至腹盆腔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1~2016年收治的13例应用腹腔镜下取出盆腹腔异位节育器患者病史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结论 IUD异位至腹盆腔13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取环.

    作者:赵晓霞;和亚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西藏那曲地区藏族妇女子宫肌瘤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西藏那曲地区藏族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在治疗状况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7年09月期间收治的共计50例患有子宫肌瘤的藏族妇女病患,其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成效、发病年龄.结果 西藏那曲地区的藏族妇女发生子宫肌瘤的年龄在18至66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5.7岁,其中18岁至40岁的病患共计10例、40岁至60岁的病患共计30例、60岁以上的病患共计10例.临床大多表现为:不育、盆腔包块、压迫症状、子宫出血,选用非手术或是经过手术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取得较好的成效.结论 众多没有明显症状且未进行药物治疗的病患处于发生发展期间,所以定期体检可以尽早发现疾病的相关症状.子宫肌瘤属于西藏那曲地区常见的一种肿瘤,通常选取手术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需要按照病患是否有生育需要、临床症状、年龄等需求进行制定治疗手段.

    作者:隆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