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林市龙潭区妇女病普查3048例结果分析

杨春艳

关键词:吉林市, 妇女病普查, 已婚育龄妇女, 生殖健康, 乳腺检查仪, 慢性宫颈炎, 超声治疗仪, 优质服务, 细胞检查, 健康状况, 妇科检查, 对症治疗, 阴道镜, 分泌物, 阴式, 仪器, 涂片, 市区, 市郊, 农村
摘要:妇女病普查主要是针对吉林市龙潭区乌拉镇28个村(屯)已婚育龄妇女.乌拉街镇位于市郊,距市区70华里,是吉林市经济强镇,现有已婚育龄11834人.此次普检工作主要是了解目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以更好地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普查主要采用妇科检查、分泌物涂片、液基细胞检查、阴式B超、阴道镜、乳腺检查仪等仪器进行检查,对慢性宫颈炎采用海极星超声治疗仪等进行对症治疗.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醉酒后颅脑外伤的急诊处置与护理再探讨

    目的:提高醉酒后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护士接诊后,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各种抢救措施,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里需求.结果:本研究组80例患者,经医护人员准确、迅速、有效地实施抢救措施,急诊抢救成活率为95%.结论:抢救患者成功率与医护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抢救技能及患者与家属的积极配合密切相关.

    作者:方杰;程红;袁琴芳;华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胶南市中小学学生PPD试验结果分析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全球约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菌,每年新发病人数约1000万,死亡人数约300万.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二位,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作者:马福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输卵管妊娠符合保守治疗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氨甲喋呤药物及加用米非司酮药物杀胚,对两组阴道流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加用米非司酮组治愈26例,治愈率86.7%.阴道流血时间7-20天,腹痛消失时间5-14天,盆腔包块消失时间7-30天,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为10-21天.与氨甲喋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加用米非司酮可缩短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时间,降低保守治疗失败率.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自我保健胜于医药保健

    许多年来的医药费高涨,已使人民深感不安.有不少的青年夫妇为了家中长者患病,需终日拼搏以筹医药费,这真是一人生病,全家遭殃.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这种情况更加日益加重.

    作者:赵瑜飞;尤敏玲;周亚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烧伤残余创面恢复中浸浴疗法的护理

    浸浴疗法在烧伤残余创面的恢复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方法.在对烧伤患者实施浸浴疗法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方法会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对我科近两年九十余例临床护理资料的整理,探讨一下在烧伤残余创面恢复过程中,为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疗效,在护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庄晓庆;袁琴芳;王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药物联合应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药物联合应用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使用,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是临床常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配伍得当,会使疗效增强、并减少毒副反应;配伍不当,会导致疗效降低,产生毒副反应,甚至致人死亡.因此,必须引起各位医药同仁的高度重视.

    作者:黄荣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我院12例小管炎误诊总结

    目的:回顾分析我科1998年至2006年确诊12例小血管炎,探讨误诊原因,以提高确诊率.小血管炎是以全身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等.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确诊时已为晚期.

    作者:宁桂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催产素的临床应用

    催产素是一种神经激素,又称缩宫素,其重要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是当前临床上催产引产的首选药物.由于安全、药效快而确切,临床使用日益增加.

    作者:谢俊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和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现代社会中,愈来愈多的父母对孩子的预防接种提高了重视,认识到预防接种各种疫苗将对儿童以后少得后果较严重的某些传染病,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克军;王丽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解决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针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问题实施预见性护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各种并发症及护理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为骨科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护理水平.使患者实施为提高护理的水平使患者更好更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预防或减少了潜在的护理风险.

    作者:李新霞;姜雪琴;张丽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探讨

    为初步探讨社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性别、疾病、家庭、社会因素及其关系,为提出护理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对我社区居民150例老年人进行访谈及病史回顾,分析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老年痴呆患者发病率为14.7%.因此重视社区老年痴呆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建立有效的保健网络是防治社区老年性痴呆极为重要的措施.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抗菌素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综合性县级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素使用情况,对临床抗菌素使用进行监督指导.方法:随机抽取1791份近期出院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用抗菌素1580例,使用率达88.22%.内科为79.34%;外科为90.41%;妇产科为94.79%;五官科为98.08%;儿科为99.23%;感染科为75%;结论:抗菌素使用率过高,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使用的抗菌素种类太过集中,需加强抗菌素的使用管理,提高抗菌素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颜成杰;彭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充分试产降低剖宫产率

    目的:提倡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促进母乳喂养.方法:做好产前检查及孕产期危险因素筛查的管理,正确处理产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确保产妇顺利分娩.结果:通过二年的临床实践,在我站住院分娩的467例产妇就有432例自然分娩,35例因胎位不正及其它原因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通过孕期教育及产时的指导,减轻了产妇的疼痛,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促进了母乳喂养.

    作者: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肺吸虫病单纯胸腔积液1例报告

    1 背景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为我国常见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是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或斯氏狸殖吸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引起的疾病.

    作者:吕齐法;樊晓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发热预检在预防传染病中的实践与体会

    发热预检是医疗机构建立的一项传染病预防制度.我院常年通过在门诊部设立专门的发热预检处,配备专门的电子体温枪、普通体温计、一次性帽子、口罩、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和咨询导医护士,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开展发热病人预检,主要负责发热病人的体温监测和疑似病人的护送工作,不仅对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发挥了作用,还提高了患者对门诊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张学奎;周天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计划生育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常规是在无镇痛措施下进行.孕妇在术中容易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胸闷,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恶心呕吐;昏厥,抽搐或血压下降等症状,称为人工流产综合征.

    作者:王颜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索洛尔与美多心安对比治疗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与美多心安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及分子肝素治疗基础上应用比索洛尔治疗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为比较疗效,同期对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应用美多心安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比索洛尔组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美多心安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发生急性心肌梗1例. 结论: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较美多心安有明显疗效.

    作者:邰秀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术前访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体会

    目的: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方法: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一起为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这种术前访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比较满意,满意率为95%.结论: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工作集中化,不影响患者休息.增强手术室与病房护士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手术室与病房的联系.

    作者:彭雪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耐多药结核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是造成全球结核病疫情回潮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国结核病疫情控制不利的主要原因.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危害严重,对健康人群造成严重威胁,必须加以有效控制.

    作者:马福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症35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糖尿病患者已得到了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也是重要的并发症,但老年患者常见症状不典型,我们通过对35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米日班·买买提;陈永华;梅彬;刘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